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精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74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5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精益架,它涉及物料架技术领域。支撑柱包含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第四支撑柱的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第三支撑柱与第四支撑柱之间均通过连接柱垂直连接,连接柱包含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第四连接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安置在隧道烘箱的出口处,当产品烘烤完成后直接流转至散热板上,然后通过散热板上方的轴流风机实现吹风散热的过程,不需要另外将产品端移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散热,整体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精益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精益架。

技术介绍

[0002]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产品从每一道工序按一定的节拍时间进行生产,有的产品在后道的点胶完成后需要放入到隧道烘箱中进行烘烤,使得产品上的密封胶实现密封固化,烘烤完成后需要将产品进行冷却后才能测试相关产品参数,现有的隧道烘箱出口处一般会设置一张桌子用来盛放已经烘干后的产品,当产品从隧道烘箱出来后一般会由指定的作业员将产品一盒盒端入到指定的桌面进行安放,然后使其自然冷却或借用外部的吹风装置进行辅助冷却,这样的操作方式浪费了较大的人力与过程生产时间,作业员需要把每次出隧道烘箱的产品都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搬运冷却,时不时需要观察隧道烘箱出口处是否有产品流出然后进行处理,不符合节拍生产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精益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安置在隧道烘箱的出口处,当产品烘烤完成后直接流转至散热板上,然后通过散热板上方的轴流风机实现吹风散热的过程,当散热一定时间后可以将产品预先放置在固定板上,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周转,不需要另外将产品端移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散热,整体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撑柱1、连接柱2、散热板3、限位板4、横板5、固定板6、轴流风机7,支撑柱1包含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的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柱11与第二支撑柱12之间、第三支撑柱13与第四支撑柱14之间均通过连接柱2垂直连接,连接柱2包含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柱21位于第二连接柱22的下方,第二连接柱22位于第三连接柱23的下方,第三连接柱23位于第四连接柱24的下方,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均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柱11与第三支撑柱13的顶部之间与第二支撑柱12与第四支撑柱14的顶部之间均通过横板5垂直相连接,限位板4平行设置在第二连接柱22与第三连接柱23的上下之间且两端与支撑柱1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上均设置有固定板6,第一支撑柱11与第三支撑柱13之间、第二支撑柱12与第四支撑柱14之间垂直连接有四块限位板4,限位板4包含第一限位板41、第二限位板42、第三限位板43、第四限位板44,第一限位板41高于第一连接柱21的水平方向,第二限位板42高于第二连接柱22的水平方向,第三限位板43高于第三连接柱23的水平方向,第四限位板44高于第四连接柱24的水平方向,第三连接柱23底部的固定板6上安装有若干个轴流风机7,轴流风机7的风口垂直朝向底部的散热板3。
[0005]所述的散热板3上等间距安装有滑动杆31,滑动杆31上均匀安装有滑轮32,滑动杆31的两端设置有挂板33,滑动杆31通过挂板33与散热板3固定连接。
[0006]所述的散热板3的长度方形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34。
[0007]所述的支撑柱1、连接柱2、散热板3、限位板4、横板5之间的连接通过角块8连接固定。
[0008]所述的支撑柱1的底部安装有万向轮15,万向轮15上安装有碟刹16。
[0009]所述的第四连接柱24上设置有两个抓手25。
[001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该装置安装在隧道烘箱的出口处,根据隧道烘箱出口的高度进行调节散热板3的位置高度,使其与出口高度处于平行位置,方便产品流转,当产品从隧道烘箱出口处出来时在滑动杆31上的滑轮32作用下实现流转,然后通过轴流风机7吹风的过程中实现冷却降温,降温完成后将产品可以放置在上部或下部的固定板6上,使用非常方便,通过底部的万向轮15可将整个装置进行位置移动并通过碟刹16进行位置固定。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可以直接安置在隧道烘箱的出口处,当产品烘烤完成后直接流转至散热板上,然后通过散热板上方的轴流风机实现吹风散热的过程,当散热一定时间后可以将产品预先放置在固定板上,然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周转,不需要另外将产品端移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散热,整体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对应图1中A

A的剖视图;图3是对应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支撑柱1、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万向轮15、碟刹16、连接柱2、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抓手25、散热板3、滑动杆31、滑轮32、挂板33、限位块34、限位板4、第一限位板41、第二限位板42、第三限位板43、第四限位板44、横板5、固定板6、轴流风机7、角块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看图1

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撑柱1、连接柱2、散热板3、限位板4、横板5、固定板6、轴流风机7,支撑柱1包含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的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柱11与第二支撑柱12之间、第三支撑柱13与第四支撑柱14之间均通过连接柱2垂直连接,连接柱2包含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
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柱21位于第二连接柱22的下方,第二连接柱22位于第三连接柱23的下方,第三连接柱23位于第四连接柱24的下方,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均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柱11与第三支撑柱13的顶部之间与第二支撑柱12与第四支撑柱14的顶部之间均通过横板5垂直相连接,限位板4平行设置在第二连接柱22与第三连接柱23的上下之间且两端与支撑柱1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上均设置有固定板6,第一支撑柱11与第三支撑柱13之间、第二支撑柱12与第四支撑柱14之间垂直连接有四块限位板4,限位板4包含第一限位板41、第二限位板42、第三限位板4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精益架,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支撑柱(1)、连接柱(2)、散热板(3)、限位板(4)、横板(5)、固定板(6)、轴流风机(7),支撑柱(1)包含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四支撑柱(14)的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支撑柱(11)与第二支撑柱(12)之间、第三支撑柱(13)与第四支撑柱(14)之间均通过连接柱(2)垂直连接,连接柱(2)包含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外形结构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连接柱(21)位于第二连接柱(22)的下方,第二连接柱(22)位于第三连接柱(23)的下方,第三连接柱(23)位于第四连接柱(24)的下方,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均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柱(11)与第三支撑柱(13)的顶部之间与第二支撑柱(12)与第四支撑柱(14)的顶部之间均通过横板(5)垂直相连接,限位板(4)平行设置在第二连接柱(22)与第三连接柱(23)的上下之间且两端与支撑柱(1)垂直连接,第一连接柱(21)、第二连接柱(22)、第三连接柱(23)、第四连接柱(24)上均设置有固定板(6),第一支撑柱(11)与第三支撑柱(1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娴荀丽丹吴琪卞春花屈会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