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国蕾专利>正文

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64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软性保护套,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包括钢板,所述钢板上包裹有软性保护套,所述软性保护套包裹在钢板上的面积为钢板整体的二分之一,所述软性保护套的截面形状呈U形,所述软性保护套内侧面呈光滑状,所述软性保护套与钢板的表面紧密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软性保护套对钢板进行防护,防止第一次浇筑是污染钢板的上半体,使得第二次施工后混凝土能很好的与钢板止水带形成密贴,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现的因钢板污染进行清洁导致的钢板松动而影响防水效果的问题,并且由于软性保护套采用软性材质制作,在使用完成后可以进行收卷进行储存或转运。运。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浇筑
,具体为防止钢板止水带上半体污染的软性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在箱型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板,顶板的混凝土是分开浇捣的,下次再浇捣墙板混凝土时,就有一条施工冷缝,当这条缝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就容易产生渗水。这样就需要对这条缝进行技术处理,处理的方法很多,其中比较通行的方法是设置钢板止水带。现有安装技术为钢板止水带主要用于现浇结构施工缝处,主要安装在底板、侧墙、顶板施工缝中,外漏一半居中布置。钢板止水带在实际应用中运用的非常广泛,但是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未实施有效的防污染措施。
[0003]由于现浇结构的不是一次性浇筑,另外由于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的因素,需要在第一次浇筑部位与第二次浇筑部位设置钢板止水带。首次浇筑高度在钢板止水带高度的1/2处,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会污染上半部分,后期很难清理,导致施工缝位置第二次浇筑混凝土不能很好的与钢板止水带形成密贴。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会污染上半部分,后期很难清理,导致施工缝位置第二次浇筑混凝土不能很好的与钢板止水带形成密贴,同时在后期的清理过程中还会造成钢板止水带的松动,影响钢板止水带后期的防水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软性保护套,包括钢板,所述钢板上包裹有软性保护套,所述软性保护套包裹在钢板上的面积为钢板整体的二分之一,所述软性保护套的截面形状呈U形,所述软性保护套内侧面呈光滑状,所述软性保护套与钢板的表面紧密贴合;
[0006]其中,软性保护套包括第一保护面和第二保护面,所述第一保护面和所述第二保护面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保护面和所述第二保护面两者的内侧面与连接部的内侧面之间夹角小于90
°

[0007]优选的,所述钢板包括上半体和下半体,所述上半体和所述下半体的尺寸相同。
[0008]优选的,所述软性保护套包裹在上半体上。
[0009]优选的,接近所述上半体顶部处设置有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以上半体和下半体的分界处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在下半体上。
[0010]优选的,所述软性保护套还包括折弯筋,所述折弯筋位于靠近连接部的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软性保护套的折弯筋处和所述上半体与折弯段两者的交汇处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面和第二保护面两者与连接部连接处均进行硬化加强处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由于软性保护套采用软性材质制作,在使用完成后可以进行收卷进行储存或转运。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软性保护套对钢板进行防护,防止第一次浇筑污染钢板的上半体,使得第二次施工后混凝土能很好的与钢板止水带形成密贴,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出现的因钢板污染进行清洁导致的钢板松动而影响防水效果的问题。
[0016](3)软性保护套通过设置光滑面增加摩擦力以及夹角向内收拢,使得软性保护套在钢板上的稳固性得到保障,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实施例一软性保护套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实施例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实施例二软性保护套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实施例二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钢板;101、上半体;102、下半体;103、折弯段;2、软性保护套;201、第一保护面;202、第二保护面;203、连接部;204、折弯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包括钢板1,钢板1上包裹有软性保护套2,软性保护套2包裹在钢板1上的面积为钢板1整体的二分之一,软性保护套2的截面形状呈U形,软性保护套2内侧面呈光滑状,软性保护套2与钢板1的表面紧密贴合;
[0026]其中,软性保护套2包括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之间通过连接部203相连接,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两者的内侧面与连接部203的内侧面之间夹角小于90
°

[0027]钢板1包括上半体101和下半体102,上半体101和下半体102的尺寸相同。
[0028]软性保护套2包裹在上半体101上。
[0029]接近上半体101顶部处设置有折弯段103,折弯段103以上半体101和下半体102的分界处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在下半体102上。
[0030]软性保护套2还包括折弯筋204,折弯筋204位于靠近连接部203的一端。
[0031]软性保护套2的折弯筋204处和上半体101与折弯段103两者的交汇处相适配。
[0032]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两者与连接部203连接处均进行硬化加强处理。
[0033]实施例一
[0034]请参阅图1

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包括钢板1,钢板1上包裹有软性保护套2,软性保护套2包裹在钢板1上的面积为钢板1整体的二分之一,钢板1包括上半体101和下半体102,上半体101和下半体102的尺寸相同。软性保护套2包裹在上半体101上。
[0035]软性保护套2的截面形状呈U形,软性保护套2内侧面呈光滑状,软性保护套2与钢板1的表面紧密贴合;其中,软性保护套2包括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之间通过连接部203相连接,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两者与连接部203连接处均进行硬化加强处理。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两者的内侧面与连接部203的内侧面之间夹角小于90
°

[0036]在该软性保护套在一字型钢板止水带上使用时,首先,保持钢板1表面的洁净度,之后将软性保护套2铺设套在钢板1上,之后由于软性保护套2的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包括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上包裹有软性保护套(2),所述软性保护套(2)包裹在钢板(1)上的面积为钢板(1)整体的二分之一,所述软性保护套(2)的截面形状呈U形,所述软性保护套(2)内侧面呈光滑状,所述软性保护套(2)与钢板(1)的表面紧密贴合;其中,软性保护套(2)包括第一保护面(201)和第二保护面(202),所述第一保护面(201)和所述第二保护面(202)之间通过连接部(203)相连接,所述第一保护面(201)和所述第二保护面(202)两者的内侧面与连接部(203)的内侧面之间夹角小于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包括上半体(101)和下半体(102),所述上半体(101)和所述下半体(102)的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板止水带防污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蕾
申请(专利权)人:郑国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