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56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该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包括马甲本体、马甲侧袋储存气体的钢瓶、手臂处应急开关、气囊等,所述马甲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护颈环,所述马甲本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后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马甲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解决了在坠落过程中,从悬挂点到安全带佩戴者的身体最低点(头或脚)的最大距离范围内可能出现身体与架体或建筑外结构面的二次碰撞,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伤害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


[0001]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

技术介绍

[0002]高空作业通常指的是高处作业,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3608

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高处作业为:“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3.2)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0003]目前,在高空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安全带对人体进行保护,但是,在坠落过程中,从悬挂点到安全带佩戴者的身体最低点(头或脚)的最大距离范围内可能出现身体与架体或建筑外结构面的二次碰撞,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伤害。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减少在发生意外时,可以对工作人员进一步进行保护,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伤害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
[0006]本技术提供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包括马甲本体和手臂部位,所述马甲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护颈环,所述马甲本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后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马甲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组件。
[0007]为了达到在出现高空坠落的情况时,工作人员按压手臂处的气囊应急开关,气囊应急开关触发后,背心侧袋储存气体的钢瓶被撞针刺破,钢瓶同时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充气,气囊快速膨胀,形成完整的保护气囊体系,对工作人员就进行防护,防止工作人员受到伤害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第一连接管、第二气囊和马甲内衬,所述马甲本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前表面设置有马甲内衬。
[0008]为了达到在气体进入第一气囊内部后,可以通过第一连通管进入第二气囊内部,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内部的空气进行释放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的前表面连通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第一气囊的一端连通有第三气囊。
[0009]为了达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出气管对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内部的气体进行释放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的前表面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气囊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
[0010]为了达到打开阀门,进而可以使得气体通过出气管进行释放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马甲本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弹性
护板,所述出气管的内部设置有阀门。
[0011]为了达到钢瓶内部的气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通过固定管进去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的前表面连通有侧管,所述侧管远离第一气囊的一端连通有固定管。
[0012]为了达到便于工作人员对使用完毕的钢瓶进行更换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马甲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侧袋,所述侧袋的内部设置有钢瓶。
[0013]为了达到在出现高空坠落情况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打开应急开关,使得钢瓶内部的气体进行流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钢瓶的顶部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内部设置有应急开关。
[0014]为了达到气体可以通过第三气囊进入顶管内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第三气囊的顶部连通有顶管,所述顶管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0015]为了达到气体可以通过顶管进入护颈气囊内部,进而使得护颈气囊膨胀,从而可以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保护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优选的,所述第三气囊的前表面连通有第二连接管,所述护颈环的内部设置有护颈气囊,所述马甲本体的外侧设置有安全带本体。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该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通过设置防护组件、软管和应急开关,使用者在处于高空坠落的情况时,可以转动位于手腕处的应急开关,应急开关打开,进而压缩空气罐内部的气体可以进入软管内部,然后通过软管进入固定管内部,最后通过侧管进入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内部,进入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第三气囊内部,再通过顶管进入护颈气囊内部,从而使得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护颈气囊开始膨胀,由于马甲本体、马甲内衬和护颈环均为拥有较好弹性的材质,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护颈气囊可以顺利膨胀,进而可以对使用者的上半身和颈部进行保护,防止因为碰撞到建筑外结构等造成伤害,解决了在坠落过程中,从悬挂点到安全带佩戴者的身体最低点(头或脚)的最大距离范围内可能出现身体与架体或建筑外结构面的二次碰撞,可能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一定伤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所示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护颈环与第三气囊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钢瓶与第三气囊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安全带本体与马甲本体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马甲本体;2、护颈环;3、连接块;4、弹性带;5、魔术贴;6、防护组件;
61、第一气囊;62、第一连接管;63、第二气囊;64、马甲内衬;7、侧袋;8、弹性护板;9、出气管;10、阀门;11、第一连通管;12、第二连通管;13、第三气囊;14、侧管;15、固定管;16、钢瓶;17、应急开关;18、软管;19、第二连接管;20、顶管;21、护颈气囊;22、手臂部位;23、安全带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和第三气囊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所示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护颈环与第三气囊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钢瓶与第三气囊的结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安全带本体与马甲本体的结构连接示意图。一种高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马甲本体(1)和手臂部位(22),所述马甲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护颈环(2),所述马甲本体(1)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带(4),所述弹性带(4)的后表面设置有魔术贴(5),所述马甲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第一气囊(61)、第一连接管(62)、第二气囊(63)和马甲内衬(64),所述马甲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气囊(61),所述第一气囊(6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连接管(62),所述第一连接管(62)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气囊(63),所述第一气囊(61)前表面设置有马甲内衬(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61)的前表面连通有第一连通管(11),所述第一连通管(11)远离第一气囊(61)的一端连通有第三气囊(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用防坠气囊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63)的前表面连通有第二连通管(12),所述第一气囊(61)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9)。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明荣李健曾兴钟良罗苗高翔胡志雄王黎立施彬贺成松姜伟罗萍肖林鹤宋洪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第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