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36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使用木板对凹凸的顶壁支撑时,与凹处之间具有空隙,使得支撑接触面小,以及支撑拱形洞穴的顶壁时木板的中部悬空而两端受力,木板中部很容易出现弯曲或折断的问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内部两侧上下滑动连接有两个升降柱,每个所述升降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壳,每个所述支撑壳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螺旋丝杆,每个所述螺旋丝杆的顶端均上下滑动连接有与螺旋丝杆螺纹连接的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承重装。撑柱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承重装。撑柱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承重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修建
,具体是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内部建设高速铁路时多为底部下穿,而在山较多的地区建设高速铁路时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建设隧道,无论是在城市内部的底部下穿,还是山较多的地区建设隧道在前期的施工时都需要使用支护结构来支撑凿洞或隧道的顶部。
[0003]传统的支护结构类似于脚手架,采用钢管与木板进行搭建,将木板紧贴凿洞或隧道的内壁,再将钢管抵在木板下方,利用钢管做为支撑,但是在穿凿之后洞内的顶壁会出现一些凹凸或者是当穿凿的洞形状为拱形时,采用木板和钢管进行支护时,木板不能根据所接触的内壁进行调节。
[0004]当木板接触凹凸不平的内壁时,木板只能接触到凸起的一面,而与凹处之间具有空隙,使得支撑接触面小,而在对拱形内壁支撑时,由于模板直板,不能很好的与拱面贴合,就会使木板的中部悬空而两端受力,在对内壁进行支撑时,如果支撑力处于木板的中部,那么木板中部很容易出现弯曲或折断。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使用木板对凹凸的顶壁支撑时,与凹处之间具有空隙,使得支撑接触面小,以及支撑拱形洞穴的顶壁时木板的中部悬空而两端受力,木板中部很容易出现弯曲或折断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内部两侧上下滑动连接有两个升降柱,每个所述升降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壳,每个所述支撑壳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螺旋丝杆,每个所述螺旋丝杆的顶端均上下滑动连接有与螺旋丝杆螺纹连接的支撑柱,每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承重装置;所述的承重装置具体为:每个所述支撑壳远离升降柱中心的支撑柱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板,每个所述支撑壳靠近升降柱中心的支撑柱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承重板,每个所述支撑壳顶端其余支撑柱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承重板,每个所述第一承重板与第三承重板靠近升降柱中心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每个所述连接板近升降柱中心的一端均左右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每个所述第二承重板与第三承重板远离升降柱中心的一端均左右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每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第二滑动板之间相互铰接,每个所述第一承重板、第二承重板和第三承重板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承重柱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每个所述传动丝杆的上方分别与两个升降柱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每个所述升降柱的内部下方均设有传动仓,所述承重柱的内部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两个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同一个链条,每个所述从动链轮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带有槽轨的导向杆,每个所述传动仓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与导向杆同轴且带有凸键的主动齿轮,每个所述主动齿轮的凸键均在相应导向杆的槽轨内滑动,每个所述传动仓内部靠近承重柱中心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均伸入支撑壳内,每个所述支撑壳内均转动连接有多个与螺旋丝杆同轴的传动轴,多个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带轮,每个所述带轮的外侧均安装有同一个带条,所述支撑壳内靠近承重柱中心的传动轴底端与传动杆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均伸出支撑壳,每个所述传动轴伸出支撑壳的部分均带有槽轨,每个所述的螺旋丝杆均内部中空且底端带有凹槽,每个所述螺旋丝杆的内部底端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卡槽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带有凸键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传动轴同轴且在相应传动轴的槽轨内滑动,所述第一齿轮的顶端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器。
[0012]优选的,每个所述螺旋丝杆的内部顶端均转动连接有与传动轴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齿轮,每个所述螺旋丝杆的内部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第二齿轮之间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三齿轮,每个所述第三齿轮均与第二齿轮啮合且在固定环内转动,多个所述第三齿轮中有一个第三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导向丝杆其余第三齿轮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导向轴,所述的导向丝杆的底端一段没有螺旋齿,多个所述导向轴外侧均上下滑动连接有与导向丝杆螺纹连接的转动器。
[0013]优选的,每个所述螺旋丝杆的内部底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转动爪,每个所述转动爪靠近螺旋丝杆中心处均球铰接有滚珠,每个所述转动爪的底端均左右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底端均转动连接有上下滑动的支撑轴,多个所述支撑轴均伸出螺旋丝杆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底端带有滑槽的连接环,所述支撑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滑动连接在连接环底端的滑槽内。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旋丝杆和支撑柱,当承重板紧贴顶壁时,利用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时,电动伸缩杆会伸展,电动伸缩杆伸展使连接环带动支撑轴上移,电动伸缩杆上移使滑块上移带动转动爪转动,转动爪转动之后解除对第一齿轮的限位,转动之后卡槽内的弹簧会将第一齿轮弹出,第一齿轮带动转动器上移,第一齿轮在卡槽内时,转动器与导向丝杆连接的一段没有螺纹齿,当转动器上移后,转动器与导向丝杆的螺纹齿连接,传动轴的顶端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并在固定环内做圆周运动,第三齿轮转动开始带动转动器上升,导向轴为转动器起到导向作用,转动器上升带动第一齿轮上升,从而使第一齿轮在螺旋丝杆内部空转,而螺旋丝杆停止转动,使支撑柱固定,同时又不影响其他螺旋丝杆转动,使其他螺旋丝杆继续上升,直到其余承重板紧贴洞穴内壁,当其中一块承重板固定时,通过连接板的转动,以及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的滑动,可以根据两块承重板之间高度的不同自行调节角度,完成对不同凹凸顶壁以及拱形顶壁时的自我调节;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使用木板对凹凸或者拱形洞穴的内壁支撑时,接触面小,支撑效果差以及
木板很容易出现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承重柱剖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承重装置立体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壳剖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承重装置剖视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齿轮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螺旋丝杆内部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螺旋丝杆立体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螺旋丝杆剖视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重柱(2),所述承重柱(2)的内部两侧上下滑动连接有两个升降柱(3),每个所述升降柱(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壳(5),每个所述支撑壳(5)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螺旋丝杆(6),每个所述螺旋丝杆(6)的顶端均上下滑动连接有与螺旋丝杆(6)螺纹连接的支撑柱(7),每个所述支撑柱(7)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承重装置;所述的承重装置具体为:每个所述支撑壳(5)远离升降柱(3)中心的支撑柱(7)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板(34),每个所述支撑壳(5)靠近升降柱(3)中心的支撑柱(7)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承重板(35),每个所述支撑壳(5)顶端其余支撑柱(7)的顶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承重板(36),每个所述第一承重板(34)与第三承重板(36)靠近升降柱(3)中心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7),每个所述连接板(37)近升降柱(3)中心的一端均左右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38),每个所述第二承重板(35)与第三承重板(36)远离升降柱(3)中心的一端均左右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39),每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动板(38)与第二滑动板(39)之间相互铰接,每个所述第一承重板(34)、第二承重板(35)和第三承重板(3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4),每个所述传动丝杆(4)的上方分别与两个升降柱(3)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修建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升降柱(3)的内部下方均设有传动仓(8),所述承重柱(2)的内部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链轮(10),所述主动链轮(10)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从动链轮(11),所述主动链轮(10)与两个从动链轮(11)之间安装有同一个链条(12),每个所述从动链轮(11)均同轴固定连接有带有槽轨的导向杆(13),每个所述传动仓(8)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与导向杆(13)同轴且带有凸键的主动齿轮(14),每个所述主动齿轮(14)的凸键均在相应导向杆(13)的槽轨内滑动,每个所述传动仓(8)内部靠近承重柱(2)中心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与主动齿轮(14)啮合的从动齿轮(15),每个所述从动齿轮(15)均同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6)。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茂权肖明清陈敏文段国华唐再兴晋学辉赵丽雅颜志伟王辉何世钦崔光耀
申请(专利权)人:海峡福建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北方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