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734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第一轨道侧每隔预定距离设置有第一信息采集点,在其近旁预定距离设置第三信息采集点,第一车轮侧安装有第一传感器,第二轨道侧每隔预定距离设置有第二信息采集点,第二车轮侧安装有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靠近第一信息采集点和第三信息采集点时,获得采集信号,第二传感器靠近第二信息采集点时,获得采集信号,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信息计算得知偏差,控制第一车轮或第二车轮减速纠偏。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使用计程轮和编码器,不存在因编码器和计程轮打滑、弹跳、磨损等误动作导致的计算误差,结构更加简单,控制更加精确,误动率极大降低。误动率极大降低。误动率极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跨度起重机的
,尤其涉及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跨度起重机由于其跨度大,刚度相对低,传动机构的制造安装精度难以保证特别是运行频繁的起重机其积累误差较大以及单侧负重等因素,因此在大部分桥式起重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跑偏或啃轨现象,即从机电及轨道上找不出明显问题而起重机总是偏向一侧运行,所以车轮轮缘与轨道侧面磨损严重。当这种偏差出现达到一定程度时,起重机运行阻力和内应力均会发生改变造成运行电机或者金属件损坏,降低运行装置和金属件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发生恶性事故。
[0003]目前通常的措施是根据起重机的结构特点,加装计程轮和编码器实现运行行程的监测。其工作原理是计程轮和大车运行轨道或车轮通过摩擦接触做纯滚动,计程轮带动编码器旋转,输出旋转方向和脉冲计数信号,使用PLC编程控制。通过计算编码器计程轮的旋转方向和脉冲获得起重机在轨道上的位置,当行驶中一侧位置超过安全偏差即将因超偏而啃轨时,使快转一侧电机减速达到纠偏效果。使用编码器测量车轮行程,两侧数据不一致时,PLC控制前行一侧减速后与另一侧趋于同步,理想状态下是有效的。但是:编码器计程轮打滑、弹跳、磨损等工况不可避免,实践中经常误动作,很多不实际使用。
[0004]专利201510020100.5公开了一种通过电磁传感器进行校正的方案:“[0033]…
以固定距离间隔布置于刚腿轨道中间的刚腿轨道磁感应传感器、以固定距离间隔布置于柔腿轨道中间的柔腿轨道磁感应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该固定间隔是15米”。“[0041]…
对应走行轮组低速端绝对值编码器发生“打滑”现象,纠偏程序需做处理,等待通过下一个磁感应传感器后,再执行纠偏程序,
…”

[0005]但是,实际应用中上述方法不能在运行中自动校正。由于大车工况是经常在各种位置启、停,必然产生加、减速,并且经常以不同速度运行,而软件识别磁感应信号进行分析的只能是时间。由于速度不同,无法判断距离偏差是多少。因此,编码器在使用中的“打滑”及磨损等现象用上述方法校正是不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车轮、第二车轮,在固有的平行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起重机大车的第一车轮位于第一轨道上,第二车轮位于第二轨道上;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轨道侧每隔预定距离设置有第一信息采集点,所述第一信息采集点旁距离s
k
处设有第三信息采集点,所述第一车轮侧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轨道侧每隔预定距
离设置有第二信息采集点,所述第二车轮侧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靠近第一信息采集点时,获得采集信号;所述第一传感器经过第一信息采集点和第三信息采集点两个信息采集点时,会感应到经过这两个采点的时间差t
k
,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后记录下时间差t
k
,并计算出第一车轮的速度所述第二传感器靠近第二信息采集点时,获得采集信号,与第一传感器经过第一信息采集点的信号比较,会有一个时间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板、触摸屏,主控板由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信号,并进行计算后对第一车轮或第二车轮进行减速纠偏。
[000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第三信息采集点,且与第一传感器距离s
k
处设有第三传感器,第一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依次经过第一信息采集点时会感应到经过两个采点的时间差t
k
,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后记录下时间差t
k
,并计算出第一车轮的速度
[0009]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第一信息采集点信号的同时与第二传感器采集到对应第二信息采集点的信号进行比较;第一传感器采集到第一信息采集点信号的时间与第二传感器采集到对应第二信息采集点信号的时间会有时间差,信息传给控制装置后,由单片机软件计算出偏差距离。
[00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均为霍尔传感器。
[001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采集点、第二信息采集点和第三信息采集点均为磁铁。
[0012]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采集点和第二信息采集点一一对应,相应的第一信息采集点和第二信息采集点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或接近垂直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
[0013]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起重机大车在轨道上运行,第一传感器靠近第一信息采集点时,获得采集信号,采集的时刻记为t
i
,其中,i为第一信息采集点的序号,第二传感器靠近第二信息采集点时,获得采集信号,采集的时刻记为t
j
,其中,j为第二信息采集点的序号,则相应的第一信息采集点和第二信息采集点之间轨道方向的距离差为S=(t
i

t
j
)*v
k
,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之间不同步偏差S

=S


S,其中,S

为预先存储的第一信息采集点和第二信息采集点之间轨道方向的距离差,当S

超过偏差阈值时,控制系统对第一车轮或第二车轮进行减速纠偏。
[001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偏差阈值为1

L至3.5

L,其中L为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的轨距。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优点:
[0017]本专利技术在轨道上设置多个信息采集点,依据测得的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之间轨道方向的距离差与预先存储的第一信息采集点和第二信息采集点之间的轨道方向的距离差进行比较,获得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之间的不同步偏差值,然后根据该不同步偏差值对车轮纠偏。本专利技术采用非接触式采集信息,传感器与采集点之间均通过电磁感应触发,避免使用计程轮和编码器,不存在因编码器计程轮打滑、弹跳、磨损等误动作导致的计算误差,结构更加简单,控制更加精确,误动率极大降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剖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流程图。
[0022]图中标记名称:第一轨道1、第一信息采集点11、第三信息采集点12、第二轨道2、第二信息采集点21、第一车轮3、第二车轮4、第一传感器31、第二传感器41、第三传感器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4]需要注意的是,专利技术中所引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第一车轮(3)、第二车轮(4),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轨道(1)侧每隔预定距离设置有第一信息采集点(11),所述第一信息采集点(11)旁距离s
k
处设有第三信息采集点(12),所述第一车轮(3)侧安装有第一传感器(31);所述第二轨道(2)侧每隔预定距离设置有第二信息采集点(21),所述第二车轮(4)侧安装有第二传感器(41);所述第一传感器(31)靠近第一信息采集点(11)时,获得采集信号;所述第一传感器(31)经过第一信息采集点(11)和第三信息采集点(12)两个信息采集点时,会感应到经过这两个采点的时间差t
k
,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后记录下时间差t
k
,并计算出第一车轮(3)的速度所述第二传感器(41)靠近第二信息采集点(21)时,获得采集信号,与第一传感器(31)经过第一信息采集点(11)的信号比较,会有一个时间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板、触摸屏,主控板由单片机及外围电路组成,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传感器(31)和第二传感器(41)信号,并进行计算后对第一车轮(3)或第二车轮(4)进行减速纠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可以不设第三信息采集点(12),且与第一传感器(31)距离s
k
处设有第三传感器(32),第一传感器(31)和第三传感器(32)依次经过第一信息采集点(11)时会感应到经过两个采点的时间差t
k
,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后记录下时间差t
k
,并计算出第一车轮(3)的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大车纠偏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其中第一传感器(31)采集到第一信息采集点(11)信号的同时与第二传感器(41)采集到对应第二信息采集点(21)的信号进行比较;第一传感器(31)采集到第一信息采集点(11)信号的时间与第二传感器(41)采集到对应第二信息采集点(21)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外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