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结构包括立柱、檀条组件、两个横梁杆、多个竖梁杆、两个前斜撑杆、两个后斜撑杆。立柱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一组安装孔,每一个组安装孔包括多个安装孔。檀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立柱的一端。檀条组件位于两个横梁杆之间。每一个竖梁杆交叉连接横梁杆和檀条组件。所述两个前斜撑杆和两个后斜撑杆分为两对,每一对包括一个斜撑杆和一个后斜撑杆;同一对的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分别连接同一个横梁杆的邻近相对两端的位置,且通过同一组安装孔中的两个安装孔连接所述立柱。通过改变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在立柱上的安装孔位,实现檀条组件相对立柱的角度可调。本申请还提供包括该支架结构的光伏装置。构的光伏装置。构的光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结构及应用其的光伏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支架结构和应用该支架结构的光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光伏支架,可能无法适用某些特殊场景的安装环境。例如一些改造站点,一些小面积安装场景。以非洲地区为例,在非洲一些光伏支架安装站点中,地面有较多的小机柜等,因而可供光伏支架安装的地面空间较小。另外,为了适应更大纬度范围的地区,获得最佳的光伏转化率,需要结构可靠、角度可调节的光伏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架结构,包括:
[0004]单根的立柱,所述立柱开设有两组安装孔,所述两组安装孔位于所述立柱的相对的侧面,每一个组安装孔包括沿所述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安装孔;
[0005]檀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
[0006]平行且间隔的两个横梁杆,所述檀条组件位于所述两个横梁杆之间;
[0007]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竖梁杆,每一个竖梁杆交叉连接所述两个横梁杆和所述两个檀条组件;
[0008]两个前斜撑杆和两个后斜撑杆,所述两个前斜撑杆和两个后斜撑杆分为两对,每一对包括一个斜撑杆和一个后斜撑杆;同一对的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分别连接同一个横梁杆的邻近相对两端的位置,且通过同一组安装孔中的两个安装孔连接所述立柱。
[0009]所述支架结构的结构可靠且采用单根的立柱,使所述支架结构的安装占地面积较小,可适用小面积的安装场景。通过改变所述前斜撑杆和所述后斜撑杆在所述立柱上的安装孔位,实现所述檀条组件和所述横梁杆相对所述立柱的摆放角度可调,可适应支架结构安装在不同经纬度的角度要求。
[0010]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前斜撑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折板;每一个折板包括与所述前斜撑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前斜撑杆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端的延伸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的延伸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的一个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第一端的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端的延伸部为平行的。
[001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每一个后斜撑杆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折板;每一个折板包括与所述后斜撑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后斜撑杆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三端的延伸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的延伸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的一个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第三端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端的延伸部为平行的。
[0012]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两对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相对所述立柱对称设置。
[0013]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斜撑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后斜撑杆的长度,所述前斜撑
杆对应的安装孔相对所述后斜撑杆对应的安装孔更靠近所述檀条组件。
[0014]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具有连接所述檀条组件的顶端和与所述顶端相对的底端,所述立柱为由所述顶端向所述底端逐渐变粗的圆管或棱管。
[0015]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檀条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檀条和交叉连接在所述两个檀条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两个檀条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
[0016]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结构用以放置光伏板,每一个竖梁杆上沿其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压块组件,所述多个压块组件沿所述竖梁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为可移动地设置,所述多个压块组件用以将光伏板固定在所述多个竖梁杆上。
[0017]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每一个竖梁杆上的所述多个压块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中间压块组件;每一个中间压块组件包括中压板、支架压板、U型螺栓、螺母;所述中压板包括底板、垂直连接所述底板相对两侧的两个挡板、以及垂直连接所述两个挡板且沿相对方向延伸的两个抵持板,所述两个抵持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中压板和所述支架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梁杆的相对表面;所述U型螺栓绕设在所述竖梁杆上且贯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架压板,并凸伸出所述支架压板;所述螺母与所述U型螺栓凸伸出所述支架压板的部分螺接。
[0018]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每一个竖梁杆上的所述多个压块组件还包括两个边压块组件,每一个竖梁杆上的所有中间压块组件位于所述两个边压块组件之间;每一个边压块组件包括边压板、支架压板、U型螺栓、螺母;每一个边压块组件的边压板包括平板和连接所述平板相对两侧的两个挡边;所述边压板和所述支架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梁杆的相对表面;所述U型螺栓绕设在所述竖梁杆上且贯穿所述平板和所述支架压板,并凸伸出所述支架压板;所述螺母与所述U型螺栓凸伸出所述支架压板的部分螺接。
[001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边压板朝向所述支架压板的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胶垫。
[0020]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檀条组件的一端连接有地脚安装板;所述地脚安装板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还连接有地脚螺栓。
[0021]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支架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结构的所述多个横梁杆上的光伏板。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的支架结构的支架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III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4是图1所示支架结构的后视图。
[0026]图5是图1所示支架结构的左视图。
[0027]图6是图1所示支架结构的俯视图。
[0028]图7是图1的支架结构的立柱、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的示意图。
[0029]图8是图1的支架结构装载有光伏板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9是图1所示支架结构的中间压块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10是图1所示支架结构的边压块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11是图10所示的边压块组件与光伏板的框架配合的局部示意图。
[003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4]支架结构100
[0035]立柱10
[0036]支架组件30
[0037]前斜撑杆20
[0038]后斜撑杆40
[0039]檀条组件31
[0040]横梁杆33
[0041]竖梁杆35
[0042]檀条311
[0043]连接杆313
[0044]转动杆312
[0045]安装板314
[0046]安装孔11
[0047]折板21
[0048]连接部212
[0049]延伸部214
[0050]螺母65
[0051]光伏板200
[0052]中间压块组件60
[0053]中压板61
[0054]支架压板62
[0055]U型螺栓63
[0056]底板611
[0057]挡板613
[0058]抵持板615
[0059]子单元2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根的立柱,所述立柱开设有两组安装孔,所述两组安装孔位于所述立柱的相对的侧面,每一个组安装孔包括沿所述立柱的长度延伸方向排布的多个安装孔;檀条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立柱的一端;平行且间隔的两个横梁杆,所述檀条组件位于所述两个横梁杆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竖梁杆,每一个竖梁杆交叉连接所述两个横梁杆和所述檀条组件;两个前斜撑杆和两个后斜撑杆,所述两个前斜撑杆和两个后斜撑杆分为两对,每一对包括一个斜撑杆和一个后斜撑杆;同一对的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分别连接同一个横梁杆的邻近相对两端的位置,且通过同一组安装孔中的两个安装孔连接所述立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前斜撑杆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折板;每一个折板包括与所述前斜撑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前斜撑杆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端的延伸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的延伸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的一个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第一端的延伸部和所述第二端的延伸部为平行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后斜撑杆包括相对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折板;每一个折板包括与所述后斜撑杆固定连接的连接部和自所述连接部朝远离所述后斜撑杆的方向弯折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三端的延伸部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横梁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的延伸部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柱的一个安装孔的位置;所述第三端的延伸部和所述第四端的延伸部为平行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对前斜撑杆和后斜撑杆相对所述立柱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斜撑杆的长度小于所述后斜撑杆的长度,所述前斜撑杆对应的安装孔相对所述后斜撑杆对应的安装孔更靠近所述檀条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具有连接所述檀条组件的顶端和与所述顶端相对的底端,所述立柱为由所述顶端向所述底端逐渐变粗的圆管或棱管。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顺,洪海生,张雪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