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结构及其风机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710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风结构及其风机盘管,能够与换热器装配,出风结构包括装配架、若干离心风机和风机盖板;装配架包括边框和隔板,风机盖板固定在边框的一侧,边框的另一侧用于与换热器匹配安装,隔板与边框固定并封盖边框将换热器与风机盖板分隔;隔板与风机盖板之间形成若干相互独立的风道,风机盖板上设有风道的出风口;隔板上设有将换热器和风道连接的进风口;若干离心风机分别安装在若干风道内并位于进风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了若干离心风机,配合使用总功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且离心风机的噪声较小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高功率和低噪声的要求,各个风道相互独立,工作时气流相互之间不会摩擦干扰,减小风量的损失,进一步减小噪声。步减小噪声。步减小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结构及其风机盘管


[0001]本技术属于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其风机盘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风机盘管是通过在倾斜的换热器底部设置贯流风机,设备在运转时,贯流风机带动空气和换热器进行换热,从而实现空气热交换,到达调节室内空气温度的目的。
[0003]但是该种方式存在热交换效率受限,依靠贯流风机驱动空气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换热风量取决于风机的功率,如果功率较大,又会带来噪声等问题,如果功率较小,又会存在换热慢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及其风机盘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换热效率低、功率大和噪声小难以兼具的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出风结构,能够与换热器装配,所述出风结构包括装配架、若干离心风机和风机盖板;
[0007]所述装配架包括边框和隔板,所述风机盖板固定在所述边框的一侧,所述边框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换热器匹配安装,所述隔板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并封盖所述边框将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机盖板分隔;所述隔板与所述风机盖板之间形成若干相互独立的风道,所述风机盖板上设有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所述隔板上设有将换热器和所述风道连接的进风口;所述若干离心风机分别安装在所述若干风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上。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盖板上设有若干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的远离弧面的一端开口延伸至所述风机盖板的边缘;所述隔板与所述U型凹槽配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开口处形成所述出风口。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机的叶轮的进风端贴近所述隔板,所述叶轮与所述进风口同轴设置且叶轮的边缘与进风口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大小为3mm

5mm。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在所述进风口的外围形成一圈导引部,所述导引部呈喇叭口状且直径较小的一端远离换热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包括与所述离心风机一一对应的单板,各所述单板相互平行封盖所述边框,每一所述单板均向所述离心风机的方向内凹,内凹的较深的一端设有所述进风口。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边沿设有向外倾斜延伸的扩张部,以使所述出风口由外向内逐渐增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内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风机盖板转动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底托和连接框,所述连接框
的下端与所述底托固定连接呈倒T形,所述底托在所述连接框的两侧分别设有供所述装配架、所述风机盖板的下端插入的插槽;所述装配架、所述风机盖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框的两侧固定连接。
[0015]一种风机盘管,包括换热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出风结构,所述换热器内的载冷剂为水。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朝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朝下设置;制冷时,仅所述出风口朝下的风道内的离心风机启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中设置了若干离心风机,配合使用总功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且离心风机的噪声较小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高功率和低噪声的要求。基于离心风机对出风结构进行了针对性改造,边框配合隔板能够在安装换热器后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隔板的另一侧的离心风机启动后能够形成气流,该气流依次经过换热器、进风口、风道、出风口后排出,由于各个风道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各个离心风机工作时产生的气流相互之间不会摩擦干扰,减小风量的损失,进一步减小噪声。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出风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装配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装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风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的风机盘管的爆炸视图;
[0026]图7是本技术的风机盘管的整体装配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装配架;11、边框;111、限位板;12、隔板;121、进风口;123、导引部;124、单板;125、扩张部;
[0029]2、离心风机;
[0030]3、风机盖板;31、U型凹槽;311、弧面;312、出风口;32、导风板;33、安装位;
[0031]4、固定支架;41、底托;411、插槽;42、连接框;
[0032]5、换热器;
[0033]6、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35]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
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36]参照图1至图7,一种出风结构,能够与换热器5装配,从而能够配合换热器5吹出冷风或暖风。
[0037]其中,所述出风结构包括装配架1、若干离心风机2和风机盖板3。
[0038]参照图1至图4,装配架1主要用于与换热器5装配连接。所述装配架1包括边框11和隔板12,所述风机盖板3固定在所述边框11的一侧,所述边框11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换热器5匹配安装,边框11呈矩形状,换热器5通过将管路弯折形成盘管也呈矩形状,二者尺寸匹配,从而可以用边框11贴靠在换热器5的一侧,以尽可能增大换热面积。所述隔板12与所述边框11固定连接并封盖所述边框11将所述换热器5与所述风机盖板3分隔,此时边框11与隔板12形成一个五面有遮挡的结构,从而可以在形成气流后减少外界带来的影响,确保气流尽可能多的流经换热器5。为了进一步方便将换热器5和边框11进行定位,边框11上在换热器5的两个设置了限位板111,限位板111的宽度恰好能容纳换热器5,从而可以对换热器5进行定位。
[0039]参照图1至图6,所述隔板12与所述风机盖板3之间形成若干相互独立的风道,风机盖板3并不是平的,而是设有若干凹陷处以放置离心风机2,因此,隔板12与风机之间能够形成风道,各个风道相互独立,能够让各个风道的气流流动时不相互摩擦干扰,减少损耗,减少噪声。所述风机盖板3上设有所述风道的出风口312;所述隔板12上设有将换热器5和所述风道连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结构,能够与换热器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结构包括装配架、若干离心风机和风机盖板;所述装配架包括边框和隔板,所述风机盖板固定在所述边框的一侧,所述边框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换热器匹配安装,所述隔板与所述边框固定连接并封盖所述边框将所述换热器与所述风机盖板分隔;所述隔板与所述风机盖板之间形成若干相互独立的风道,所述风机盖板上设有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所述隔板上设有将换热器和所述风道连接的进风口;所述若干离心风机分别安装在所述若干风道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盖板上设有若干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的远离弧面的一端开口延伸至所述风机盖板的边缘;所述隔板与所述U型凹槽配合形成所述风道,所述开口处形成所述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叶轮的进风端贴近所述隔板,所述叶轮与所述进风口同轴设置且叶轮的边缘与进风口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大小为3mm

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在所述进风口的外围形成一圈导引部,所述导引部呈喇叭口状且直径较小的一端远离换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杰刘远辉凌嫦雷朋飞张利蔡远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