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705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5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涉及地下室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挖设第一区域的基坑,并通过支护桩对第一区域的基坑进行支护;S2、对第一区域的基坑的内底壁和内侧壁上进行绑扎钢筋网片;S3、将加强钢筋布设在第一区域的基坑的内底壁上,然后对第一区域的基坑的内底壁和内侧壁浇筑混凝土砂浆并找平,以形成底层和侧层;S4、待底层和侧层稳定后,重复上述S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室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多层和高层建筑物需要较深的基础,为利用这一高度,在建筑物底层下建造地下室,既可增加使用面积,又可省去房心回填土,还算比较经济。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地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目前,为了保持结构的整体性和地下室结构的抗渗性,一般采用后浇带方法,用作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留置的临时性变形缝;待主体结构完工且沉降基本稳定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后浇带封闭,使结构形成连续的整体。
[0003]现有授权公开号为CN106894446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其包括将超长地下室分区块、分阶段连续交错施工,依次进行分区块挖土,分区块完成基坑表面浇筑,分区块完成底板浇筑和外墙浇筑,区块与区块之间设置膨胀加强后浇带;这样将地下室分区块、分阶段穿插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在地下室底表面层之间设置伸缩缝,然后在地下室底板与底板之间设置后浇带,既能适应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膨胀与收缩,又能进行无缝施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采用抗缩混凝土中加入了甲基纤维素,可以减缓水化反应速度,减缓热量产生速度;在混凝土中加入氮化铝粉和石英粉,可以加快热量释放;协同降低温升,减少收缩。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该地下室的建造方式是以分区块进行建造,分区块对地下室建造完毕后,每个区域的地下室均是单体,待整个超长地下室造成后,整个地下室的由于分成单体,从而造成整体的强度并不高,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整个地下室的由于分成单体,从而造成整体的强度并不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挖设第一区域的基坑,并通过支护桩对第一区域的基坑进行支护;S2、对第一区域的基坑的内底壁和内侧壁上进行绑扎钢筋网片;S3、将加强钢筋布设在第一区域的基坑的内底壁上,然后对第一区域的基坑的内底壁和内侧壁浇筑混凝土砂浆并找平,以形成底层和侧层;S4、待底层和侧层稳定后,重复上述S1

S3的操作步骤,以形成第二区域的底层和侧层;S5、对第一区域的底层和侧层进行防水层施工,随后对底层和侧层进行钢筋网布
设;S6、对侧层进行模板的架设,然后向底层和侧层上的钢筋网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喷水养护,以形成底板和侧墙;S7、将模板拆除,然后对第二区域的底层和侧层重复S5

S6的操作步骤;S8、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基坑内侧壁土体上铺设橡胶止水带。然后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底层之间设置伸缩缝并在伸缩缝内填入泡沫塑料板;S9、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加强钢筋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然后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底板之间进行膨胀混凝土浇筑,从而完成地下室无缝施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第一区域的地下室和第二区域的地下室完成建造后,通过连接件将加强钢筋相互连接,第一区域的地下室和第二区域的地下室将形成整体,从而能够提高整个地下室的整体强度。
[0008]可选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S3.1、将加强钢筋与通过设有固定组件的支撑杆进行连接;S3.2、将支撑杆插入基坑的内底壁的土层内,并沿底层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布;S3.3、将相邻支撑杆上的加强钢筋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然后对第一区域的基坑的内底壁和内侧壁浇筑混凝土砂浆并找平,以形成底层和侧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浇筑底层和底板前,可先将加强钢筋稳定地布设好,从而便于对底层和底板的浇筑。
[0010]可选的,所述步骤S3.2的具体步骤为:S3.2.1、对支撑杆插设的过程中,通过设于支撑杆上的观测组件进行观测,以便相邻的加强钢筋的高度一致且均处于水平状态;S3.2.2、插设完毕后,通过设于支撑杆上的稳固组件,可便于支撑杆不易发生偏斜。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设支撑杆时,可准确对支撑杆插入土层的深度作出判断,且插设完毕后,可观测支撑杆是否发生偏斜;稳固组件可在支撑杆插设完毕后,对支撑杆进行更好地支撑,以提高支撑杆的稳定性。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套管、抵板和弹簧,所述套管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套管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抵板固定,所述加强钢筋穿设于所述套管且所述抵板抵紧于所述加强钢筋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浇筑底层时,先将两个抵板之间的拉开,以便增大两个抵板之间的间距,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可在施工现场内随意找取不同直径的钢筋,无需找寻特定直径的钢筋,从而节约时间;然后将加强钢筋穿设于两个抵板之间直至加强钢筋的中间部位于两个抵板之间,然后将两个抵板松开,两个抵板通过弹簧的弹力抵紧于加强钢筋上,从而对加强钢筋进行固定,最后将支撑杆插设至土层内,从而完成对加强钢筋的铺设。
[0014]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卡齿,所述卡齿与所述抵板固定,所述加强钢筋上固定设置有凸起且所述卡齿抵紧于所述加强钢筋上的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齿可抵接于加强钢筋上相邻的凸起之间,从而使得加强钢筋不易从两个抵板之间滑出,进而提高对加强钢筋固定后的稳定性。
[0016]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和套筒,所述螺杆一端与所述加强钢筋固定、另一端插设至所述套筒内且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钢筋一端插设至任一所述套筒内、另一端插设至相邻的所述套筒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强钢筋布设完毕后,先转动相邻加强钢筋上的两个套筒,以便两个该套筒之间的间距大于连接钢筋的长度,然后将连接钢筋一端插设至两个该套筒之间的任一套筒内、另一端插设至两个该套筒之间的另一套筒内;当膨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连接钢筋将相邻的加强钢筋进行连接,从而将单个底板上的四个加强钢筋形成整体,以提高加强钢筋的整体强度,进而能够共同承受载荷。
[0018]可选的,所述观测组件包括透明的观测管、观测尺和透明的观测板,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安置槽和容置槽,所述观测管固定于所述安置槽内,所述观测板封闭并固定于所述安置槽的槽口,所述观测尺固定于所述容置槽内。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浇筑底层与底板时,先计算出底层与底板所需浇筑的厚度,然后将支撑杆向土层内插入,插入的过程中根据底层与底板所需浇筑的厚度,工作人员不断观测观测尺,直至支撑杆上的加强钢筋能够位于后续底板浇筑的高度;插设完毕后,工作人员透过观测板观测观测管中的液位是否齐平,若齐平,则证明支撑杆未发生偏斜,从而加强钢筋均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以便于后续连接钢筋的连接;若未齐平,则需要工作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挖设第一区域(1)的基坑,并通过支护桩对第一区域(1)的基坑进行支护;S2、对第一区域(1)的基坑的内底壁和内侧壁上进行绑扎钢筋网片;S3、将加强钢筋(4)布设在第一区域(1)的基坑的内底壁上,然后对第一区域(1)的基坑的内底壁和内侧壁浇筑混凝土砂浆并找平,以形成底层(3)和侧层(35);S4、待底层(3)和侧层(35)稳定后,重复上述S1

S3的操作步骤,以形成第二区域(2)的底层(3)和侧层(35);S5、对第一区域(1)的底层(3)和侧层(35)进行防水层(33)施工,随后对底层(3)和侧层(35)进行钢筋网布设;S6、对侧层(35)进行模板的架设,然后向底层(3)和侧层(35)上的钢筋网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喷水养护,以形成底板(31)和侧墙;S7、将模板拆除,然后对第二区域(2)的底层(3)和侧层(35)重复S5

S6的操作步骤;S8、在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的基坑内侧壁土体上铺设橡胶止水带(32)。然后在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的底层(3)之间设置伸缩缝(34)并在伸缩缝(34)内填入泡沫塑料板;S9、将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的加强钢筋(4)通过连接件(10)进行连接,然后在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的底板(31)之间进行膨胀混凝土浇筑,从而完成地下室无缝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S3.1、将加强钢筋(4)与通过设有固定组件(6)的支撑杆(5)进行连接;S3.2、将支撑杆(5)插入基坑的内底壁的土层内,并沿底层(3)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布;S3.3、将相邻支撑杆(5)上的加强钢筋(4)之间通过连接组件(7)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41),然后对第一区域(1)的基坑的内底壁和内侧壁浇筑混凝土砂浆并找平,以形成底层(3)和侧层(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的具体步骤为:S3.2.1、对支撑杆(5)插设的过程中,通过设于支撑杆(5)上的观测组件(9)进行观测,以便相邻的加强钢筋(4)的高度一致且均处于水平状态;S3.2.2、插设完毕后,通过设于支撑杆(5)上的稳固组件(8),可便于支撑杆(5)不易发生偏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长地下室无缝结构施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波熊志冰陈文祥龚德金郭秉林周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