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694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所述台车包括一对第一车轮、一对第二车轮;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包括一对轨道组件,每一轨道组件包括一对直轨道、设于一对直轨道间的升降轨道、设于一对直轨道下方且位于升降轨道两侧的一对限位柱,一对升降轨道带动一对第一车轮从与所述直轨道等高处向下在一对限位柱之间做竖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推块组件,其包括与一对第二车轮对应的一对推块、驱动机构、缩回机构;其中,所述升降轨道的往复直线运动与所述推块的直线运动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推块的直线运动与升降轨道的往复直线运动配合,可实现台车的自动翻转,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性。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带式焙烧机台车翻转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带式焙烧机是为高炉生产球团料的热工设备,有立面环形轨道,多个台车沿环形轨道运行。台车上平面安装有篦条,用来承载物料,台车车体上下两个面都可以安装篦条。台车长期高温工况工作,车体会产生下挠,车体下平面出现向下凸出的圆弧,与其下面密封板无法正常接触,导致严重漏风,影响整体设备运行,此时,可将篦条拆下来,然后将台车翻转,重新安装拆下来的篦条,翻转后,物料重量和台车自身重量使台车下挠,此时的下表面趋近平面,可以继续使用。现有技术中,需要先将台车从带式焙烧机中卸下进行翻转。在翻转时原方法是需要人工将吊具装夹在旧台车一端车轮上,人工固定另一端车轮相对于地面或轨道不移动,在人工移动吊车改变台车重心,翻转后放平台车。在上述操作中,“人工将吊具装夹在旧台车一端车轮上”,需要手动、费时、费力;“人工固定另一端车轮相对于地面或轨道不移动”,这个动作不太容易实现,需要制作专门的夹具于地面或轨道,有了夹具也得人工操作固定车轮;“人工移动吊车改变台车重心,翻转后放平台车”,是不可控的,也是最不安全的,需要操作者慢慢移动吊车改变台车重心,以免重心突然改变带来的冲击;由于吊车速度的限制,放平时需要操作者点动操作,避免摔车、砸轨等事故。
[0003]因此,现有的台车翻转方式极其危险,需要挂钩工与吊车工相互配合,对于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没有保证,作业效率低下,亟需一种安全且省时省力的台车翻转系统。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其将台车吊入轨道后,通过推块水平向的直线运动与升降轨道竖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配合,可实现台车的自动翻转,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所述台车包括位于车身一端的一对第一车轮以及另一端的一对第二车轮,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包括:
[0006]一对轨道组件,每一轨道组件包括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直轨道、设于一对直轨道间的升降轨道、设于一对直轨道下方且位于升降轨道两侧的一对限位柱,其中,一对升降轨道对应支撑一对第一车轮,一对升降轨道带动一对第一车轮从与所述直轨道等高处向下在一对限位柱之间做竖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
[0007]推块组件,其包括与一对第二车轮对应的一对推块、驱动一对推块沿平行于直轨道做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一对与所述推块对应且促使对应推块避让所述第一车轮的缩回机构;
[0008]其中,所述升降轨道下降的最大高度不大于同侧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圆心之
距,所述升降轨道的往复直线运动与所述推块的直线运动相配合,以促使所述第一车轮随对应的升降轨道从与所述直轨道等高处向下先下降至最低点再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所述推块推动对应的第二车轮从升降轨道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实现台车翻转。
[0009]优选的是,一对直轨道对应一对限位柱,每一直轨道与对应的限位柱形成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所述升降轨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L型结构的竖直段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轨道下方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与所述升降轨道底部固接,以带动所述升降轨道在一对限位柱之间做竖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
[0010]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小车、一对与所述直轨道平行的小车轨道以及驱动所述小车沿所述小车轨道做直线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小车包括水平板、设在水平板两侧的侧板,每一侧板上设有一滑轮,一对滑轮对应一对小车轨道且所述滑轮与对应的小车轨道滑动连接,每一侧板底部设有一所述推块,所述驱动件包括链杆式输送带、与所述链杆式输送带其中一链杆固接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板固接,以使所述水平板随所述链杆式输送带移动而移动并最终带动所述推块移动。
[0011]优选的是,所述缩回机构促使所述推块避让所述第一车轮的具体方式为:所述侧板侧壁设有固定轴,所述推块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且绕所述固定轴转动,所述侧板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推块的远离第二车轮的一侧,以限制所述推块朝远离第二车轮的一侧转动。
[001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车轮与所述第二车轮的直径相同,所述升降轨道的长度略大于所述第一车轮的直径,且所述升降轨道下降的最大高度等于同侧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圆心之距。
[0013]优选的是,所述升降轨道在竖直方向做往复的匀速直线运动,所述推块在水平方向做与所述升降轨道配合的变速直线运动。
[0014]台车翻转方法,利用所述的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对台车进行翻转,具体如下:
[0015]台车就位,此时,每一第一车轮位于对应升降轨道上,每一第二车轮位于对应升降轨道一侧的直轨道上,每一推块位于对应第二车轮的远离所述第一车轮的一侧;所述第一车轮先随对应升降轨道下降,同时所述推块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推动对应的第二车轮朝升降轨道的另一侧移动以配合第一车轮下降,当第一车轮下降至最低点时,所述第二车轮位于所述第一车轮正上方,然后所述第一车轮再随对应升降轨道上升,同时,所述推块继续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推动对应的第二车轮移动以配合第一车轮上升,并过渡至升降轨道另一侧的直轨道上,当第一车轮上升至最高点时,此时升降轨道和直轨道平齐,台车翻转完成,最后推块朝远离所述第二车轮的方向回退,缩回机构促使所述推块避让第一车轮,以使台车脱离推块的限制。
[0016]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直轨道、升降轨道、推块、驱动机构、缩回机构,当需要翻转台车时,台车首先就位,此时,每一第一车轮位于对应升降轨道上,每一第二车轮位于对应升降轨道一侧的直轨道上,每一推块位于对应第二车轮的远离所述第一车轮的一侧;所述第一车轮先随对应升降轨道下降,同时所述推块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推动对应的第二车轮朝升降轨道的另一侧移动以配合第一车轮下降,当第一车轮下降至最低点时,所述第二车轮位于所述第一车轮正上方,然后所述第一车轮再随对应升降轨道上升,同时,所述推块继续在
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推动对应的第二车轮移动以配合第一车轮上升,并过渡至升降轨道另一侧的直轨道上,当第一车轮上升至最高点时,此时升降轨道和直轨道平齐,台车翻转完成,最后推块朝远离所述第二车轮的方向回退,缩回机构促使所述推块避让第一车轮,以使台车脱离推块的限制;整体上,通过推块水平向的直线运动与升降轨道竖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配合,实现了台车的自动翻转,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0018]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翻转台车时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所述台车包括位于车身一端的一对第一车轮以及另一端的一对第二车轮,其特征在于,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包括:一对轨道组件,每一轨道组件包括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直轨道、设于一对直轨道间的升降轨道、设于一对直轨道下方且位于升降轨道两侧的一对限位柱,其中,一对升降轨道对应支撑一对第一车轮,一对升降轨道带动一对第一车轮从与所述直轨道等高处向下在一对限位柱之间做竖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推块组件,其包括与一对第二车轮对应的一对推块、驱动一对推块沿平行于直轨道做直线运动的驱动机构、一对与所述推块对应且促使对应推块避让所述第一车轮的缩回机构;其中,所述升降轨道下降的最大高度不大于同侧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的圆心之距,所述升降轨道的往复直线运动与所述推块的直线运动相配合,以促使所述第一车轮随对应的升降轨道从与所述直轨道等高处向下先下降至最低点再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所述推块推动对应的第二车轮从升降轨道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实现台车翻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一对直轨道对应一对限位柱,每一直轨道与对应的限位柱形成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所述升降轨道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L型结构的竖直段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轨道下方设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与所述升降轨道底部固接,以带动所述升降轨道在一对限位柱之间做竖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推式台车翻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小车、一对与所述直轨道平行的小车轨道以及驱动所述小车沿所述小车轨道做直线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小车包括水平板、设在水平板两侧的侧板,每一侧板上设有一滑轮,一对滑轮对应一对小车轨道且所述滑轮与对应的小车轨道滑动连接,每一侧板底部设有一所述推块,所述驱动件包括链杆式输送带、与所述链杆式输送带其中一链杆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波韩基祥林景龙浦梓轩张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