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0-十一烯酸制备11-溴代十一酸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689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长碳链尼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1

溴代十一酸主要是用于合成尼龙11单体——11

氨基十一酸,尼龙11又名聚酰胺11(poly

ω

aminoundecanoyl),以生物基蓖麻油为原料生产,属于生物基长碳链特种尼龙,具有密度小、机械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耐低温、耐油等优异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军工等领域。
[0003]尼龙11属于长碳链尼龙,是一种特种工程塑料,除具备一般尼龙的高润滑性、耐磨抗压和易加工性外,还具备韧性和柔软性好、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介电性能优异、耐磨损性能好、密度低等优点。
[0004]国内10

十一烯酸与溴化氢的溴代加成制备11

溴代十一酸通常以苯或苯与甲苯混合物为溶剂,以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先将10

十一烯酸溶于溶剂中,然后在与溴化氢气体进行反马氏加成,生成11

溴代十一酸,然后经过水洗、冷冻结晶得到11

溴代十一酸。中国专利CN1100030C将十一烯酸、甲苯液、催化剂按1∶2~4∶0.005~0.01的比例混合,在两台反应釜中反应,反应温

5~15℃,该专利采用两台反应釜,反应时间长,反应时间约8小时,反应效率低。中国专利CN200810055093.2将10

十一烯酸和甲苯液按1∶3~4的质量比配成10

十一烯酸的甲苯溶液,然后与溴化氢气体在带有夹套冷却的填料塔内,连续逆向接触发生反应,生成11

溴代十一酸。10

十一烯酸的溴代加成反应为自由基加成反应,需要有引发剂的参与才能满意的收率,该专利未使用引发剂,并且仅仅在填料塔中完成反应,反应时间短,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国专利CN103804209B中10

十一烯酸的溴代加成反应采用甲苯和苯的混合物作为溶剂,采用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引发剂,与溴化氢在两台釜式反应器中完成反应,10

十一烯酸与溴化氢溴代加成反应是气液接触反应,需要尽量大的接触传质界面,但该专利采用釜式反应器,溴化氢气体与10

十一烯酸的接触界面小,反应速度慢,溴化氢浪费大,并且采用苯作为溶剂,苯为极度危害介质且易致癌,已限制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提高了11

溴代十一酸的收率的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及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的原材料包括:10

十一烯酸、溶剂、引发剂和溴化氢气体;引发剂由主引发剂和助引发剂组成,主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类化合物,助引发剂为叔胺类化合物,主引发剂与助引发剂的质量份数比为0.2~5:1,引发剂的总用量为10

十一烯酸质量的0.5~4%。
[0007]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与10

十一烯酸的质量份数比为4~6:1。
[0008]进一步地,所述溴化氢气体与10

十一烯酸的摩尔比为1.05~1.5:1。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机过氧化类化合物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二甲苯甲酰、过氧化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辛酯、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叔胺类化合物为N,N

二甲基苯胺、N,N

二甲基对甲苯胺、N,N

二乙基苯胺、N

甲基吗啉和N

乙基吗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0010]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甲苯、苯、氯苯、甲基环己烷、环己烷、石油醚、1,4

二氧六环、环己酮、N,N

二甲基甲酰胺和环庚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0011]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的方法如下:
[0012]将10

十一烯酸送入配料釜中后,加入溶剂,同时向配料釜中加入引发剂混合配成反应液;
[0013]反应液经过配料釜的出料口降温后通过加成给料泵送入加成塔顶部的进料口,加成塔内装有填料,同时从加成塔底部通入溴化氢气体;反应液与溴化氢气体逆流接触,在加成塔内的填料表面发生溴代加成反应;
[0014]反应溶液从加成塔底部自流到反应釜中,同时向反应釜底部通入溴化氢气体,反应液在反应釜中停留进一步与溴化氢反应;
[0015]反应釜底部出口的反应液自流到溶剂蒸馏釜,在真空条件下将溶剂蒸出循环使用,溶剂蒸馏釜的釜底液即为11

溴代十一酸。
[0016]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液经过配料釜的出料口降温至0~10℃。
[0017]进一步地,所述加成塔外表面设有夹套,通过调整夹套内冷却介质的流量将加成塔的反应温度控制在10~30℃;所述反应釜设置搅拌器和夹套,通过调整夹套内加热介质的流量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30~50℃,反应液在反应釜的搅拌作用下进一步与溴化氢反应。
[0018]进一步地,所述溴化氢气体采用两种方式通入:一是溴化氢气体通入到反应釜底部,一部分溴化氢气体从反应釜顶部的进料口通过加成塔底部的出料口进入到加成塔内;二是分两股分别通入加成塔底部和反应釜底部。
[0019]进一步地,所述溶剂蒸馏釜设置搅拌器和夹套,控制溶剂蒸馏釜釜内的温度80~110℃,绝对压力50~80KPa。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复合引发剂,提高11

溴代十一酸的选择性,从而提高了11

溴代十一酸的收率;采用塔式与釜式串联的反应器形式,充分利用两种反应器的优点,提高11

溴代十一酸的收率;且工艺可靠、产品收率高、运行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少且可连续稳定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其特征在于: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的原材料包括:10

十一烯酸、溶剂、引发剂和溴化氢气体;引发剂由主引发剂和助引发剂组成,主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类化合物,助引发剂为叔胺类化合物,主引发剂与助引发剂的质量份数比为0.2~5:1,引发剂的总用量为10

十一烯酸质量的0.5~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与10

十一烯酸的质量份数比为4~6: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溴化氢气体与10

十一烯酸的摩尔比为1.05~1.5: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过氧化类化合物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二甲苯甲酰、过氧化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辛酯、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所述叔胺类化合物为N,N

二甲基苯胺、N,N

二甲基对甲苯胺、N,N

二乙基苯胺、N

甲基吗啉和N

乙基吗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溴代十一酸,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苯、苯、氯苯、甲基环己烷、环己烷、石油醚、1,4

二氧六环、环己酮、N,N

二甲基甲酰胺和环庚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由10

十一烯酸制备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四斌肖敦峰张科卢文新李小军刘强商宽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