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67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包括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所述正极壳体的底端弯折成型有上卡接扣,所述负极壳体的顶端弯折成型有下卡接扣,所述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通过上卡接扣、下卡接扣相互卡接,所述正极壳体的内侧焊接有簧片支座,所述簧片支座与负极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上下相邻安装有正极电芯和负极电芯,所述正极电芯和负极电芯之间设有固态电解质膜,所述下卡接扣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可通过上卡接扣、下卡接扣快速的插接定位完成扣接组装,密封垫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汽进入容置腔中。避免水汽进入容置腔中。避免水汽进入容置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凭借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以及无记忆效应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发展,电池的小型化显得尤为总要,柔性、高能量密度电池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兴起也不断向前发展,但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易燃的液态有机电解液,存在安全隐患,发展遇到了瓶颈,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液态电解液,新型的全固态锂电池不仅安全性好,而且在提高比能量、比功率密度以及循环性能方面也有更大的空间,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能源来源的首选。
[0003]现有的扣式锂电池在组装时上下壳体不便于定位连接以进行扣接,不利于提升扣式锂电池的生产效率,另外,现有的扣式锂电池密封性差,外界水汽容易通过两个壳体的连接处进入壳体内部,影响电池芯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可通过上卡接扣、下卡接扣快速的插接定位完成扣接组装,密封垫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汽进入容置腔中。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包括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所述正极壳体的底端弯折成型有上卡接扣,所述负极壳体的顶端弯折成型有下卡接扣,所述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通过上卡接扣、下卡接扣相互卡接,所述正极壳体的内侧焊接有簧片支座,所述簧片支座与负极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上下相邻安装有正极电芯和负极电芯,所述正极电芯和负极电芯之间设有固态电解质膜,所述下卡接扣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
[0006]其中,所述上卡接扣由连接段和上锥形卡接段组成,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壳体和上锥形卡接段,所述连接段向正极壳体的内侧方向弯折且与正极壳体的夹角角度为90度,所述上锥形卡接段向正极壳体的内端面方向弯折。
[0007]其中,所述下卡接扣由下锥形卡接段和弧形卡接段组成,所述下锥形卡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负极壳体和弧形卡接段,所述下锥形卡接段向正极壳体的内侧方向弯折,所述弧形卡接段向正极壳体的外侧方向弯折。
[0008]其中,所述弧形卡接段适配卡接上锥形卡接段的顶端,所述弧形卡接段顶端的直径不大于上锥形卡接段底端的内径;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在通过上卡接扣、下卡接扣稳固的卡扣连接时,下卡接扣能够便捷的定位插入上卡接扣内方便本装置的组装。
[0009]其中,所述簧片支座由一体式弯折成型的支撑面、变形段一、变形段二和焊接段组成,所述支撑面背向正极壳体内端面的一端端面紧贴正极电芯,所述变形段一设置在支撑
面与变形段二之间,且变形段一与变形段二之间形成有纵截面为V型的环形槽结构,所述变形段二的底面与支撑面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m,所述变形段二的边部焊接连接正极壳体的内壁;簧片支座提供弹性支撑,既起到缓冲抗压的作用,又可保证正极电芯和负极电芯在容置腔内安装的稳定性。
[0010]其中,所述支撑面的直径不小于正极电芯的直径。
[0011]其中,所述下锥形卡接段的外侧面固定粘接有密封垫;密封垫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外界水汽从正极壳体、负极壳体的连接处进入容置腔内,保证正极电芯、负极电芯的可靠使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在通过上卡接扣、下卡接扣稳固的卡扣连接时,下卡接扣能够便捷的定位插入上卡接扣内方便本装置的组装。
[0014]2、簧片支座提供弹性支撑,既起到缓冲抗压的作用,又可保证正极电芯和负极电芯在容置腔内安装的稳定性。
[0015]3、密封垫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外界水汽从正极壳体、负极壳体的连接处进入容置腔内,保证正极电芯、负极电芯的可靠使用。
[00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正极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负极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簧片支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正极壳体;11、上卡接扣;111、连接段;112、上锥形卡接段;2、负极壳体;21、下卡接扣;211、下锥形卡接段;212、弧形卡接段;3、簧片支座;31、支撑面;32、变形段一;33、变形段二;34、焊接段;4、正极电芯;5、负极电芯;6、密封垫;7、容置腔;8、固态电解质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包括正极壳体1和负极壳体2,所述正极壳体1的底端弯折成型有上卡接扣11,所述负极壳体2的顶端弯折成型有下卡接扣21,所述正极壳体1和负极壳体2通过上卡接扣11、下卡接扣21相互卡接,所述正极壳体1的内侧焊接有簧片支座3,所述簧片支座3与负极壳体2之间形成有容置腔7,所述容置腔7中上下相邻安装有正极电芯4和负极电芯5,所述正极电芯4和负极电芯5之间设有固态电解质膜8,所述下卡接扣21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6。
[0023]所述上卡接扣11由连接段111和上锥形卡接段112组成,所述连接段111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壳体1和上锥形卡接段112,所述连接段111向正极壳体1的内侧方向弯折且与正极壳体1的夹角角度为90度,所述上锥形卡接段112向正极壳体1的内端面方向弯折。
[0024]所述下卡接扣21由下锥形卡接段211和弧形卡接段212组成,所述下锥形卡接段211的两端分别连接负极壳体2和弧形卡接段212,所述下锥形卡接段211向正极壳体1的内侧方向弯折,所述弧形卡接段212向正极壳体1的外侧方向弯折。
[0025]所述弧形卡接段212适配卡接上锥形卡接段112的顶端,所述弧形卡接段212顶端的直径不大于上锥形卡接段112底端的内径;正极壳体1和负极壳体2在通过上卡接扣11、下卡接扣21稳固的卡扣连接时,下卡接扣21能够便捷的定位插入上卡接扣11内方便本装置的组装。
[0026]所述簧片支座3由一体式弯折成型的支撑面31、变形段一32、变形段二33和焊接段34组成,所述支撑面31背向正极壳体1内端面的一端端面紧贴正极电芯4,所述变形段一32设置在支撑面31与变形段二33之间,且变形段一32与变形段二33之间形成有纵截面为V型的环形槽结构,所述变形段二33的底面与支撑面31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m,所述变形段二33的边部焊接连接正极壳体1的内壁;簧片支座3提供弹性支撑,既起到缓冲抗压的作用,又可保证正极电芯4和负极电芯5在容置腔7内安装的稳定性。
[0027]所述支撑面31的直径不小于正极电芯4的直径。
[0028]所述下锥形卡接段211的外侧面固定粘接有密封垫6;密封垫6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所述正极壳体的底端弯折成型有上卡接扣,所述负极壳体的顶端弯折成型有下卡接扣,所述正极壳体和负极壳体通过上卡接扣、下卡接扣相互卡接,所述正极壳体的内侧焊接有簧片支座,所述簧片支座与负极壳体之间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中上下相邻安装有正极电芯和负极电芯,所述正极电芯和负极电芯之间设有固态电解质膜,所述下卡接扣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密封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接扣由连接段和上锥形卡接段组成,所述连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正极壳体和上锥形卡接段,所述连接段向正极壳体的内侧方向弯折且与正极壳体的夹角角度为90度,所述上锥形卡接段向正极壳体的内端面方向弯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固态电解质的扣式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接扣由下锥形卡接段和弧形卡接段组成,所述下锥形卡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负极壳体和弧形卡接段,所述下锥形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训孙志华刘天朋杨红海王国甫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超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