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645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包括顶盖总成以及空调,空调装配于顶盖总成。上述顶盖总成包括纵梁以及连接部,纵梁设有两个,连接部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纵梁。所述空调包括蒸发器、蒸发风机、冷凝器、压缩机、空调风道、冷媒管路,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由冷媒管路连接,空调风道依次连接空调进风口、蒸发器、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还包括装配框,装配框为上下敞口的框体结构,装配框底面固设于所述连接部顶面且其下敞口由连接部顶面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装配框直接设于连接部的顶面,利用连接部顶面作为空调的底座,配合装配框内的装配区来容置空调的部件,进而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空调的底座结构,减少了空调的部件以及降低空调的整体重量。了空调的部件以及降低空调的整体重量。了空调的部件以及降低空调的整体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客室、货室的冷却装置布置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客车顶置空调都是一个单独的完整个体,空调内的部件依靠底板、座体等部件来组装成一个整体。该种结构的空调结构多且重量大,不便组装,不利于空调生产、组装成本的控制。且随着产业分工的升级,空调内主要部件越来越多的单元化、模块化,上述结构的空调也越来越不适用于现有的客车生产线。
[0003]具体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0448707C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的空调即为传统的、呈一个整体装配于客车车顶的结构,其设置离不开框架(在其说明书附图中附图标记为16)的设置。再如CN105644299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的顶置式空调,其同样离不开铝合金底壳(在其说明书附图中附图标记为1)的设置。即上述中国专利公开的方案同样存在上述的重量大、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包括顶盖总成以及空调,空调装配于顶盖总成。上述顶盖总成包括纵梁以及连接部,纵梁设有两个,连接部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纵梁。上述空调包括蒸发器、蒸发风机、冷凝器、压缩机、空调风道、冷媒管路,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由冷媒管路连接,空调风道依次连接空调进风口、蒸发器、空调出风口。上述顶盖总成还包括装配框,装配框为上下敞口的框体结构,装配框底面固设于上述连接部顶面且其下敞口由连接部顶面封闭。上述装配框通过其框体结构在其内部围成数个装配区。上述蒸发器、蒸发风机、冷凝器、压缩机分别设于上述装配区内。
[0007]进一步地:
[0008]上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架以及顶盖蒙皮,连接架为由柱状体拼接而成的架体结构,顶盖蒙皮覆设于连接架顶面。上述装配框底面固设于上述顶盖蒙皮顶面且其下敞口由顶盖蒙皮顶面封闭。
[0009]上述蒸发器与上述蒸发风机设于同一个上述装配区内。
[0010]上述顶盖总成还包括装配盖,装配盖盖设于上述装配框顶面。
[0011]两个上述纵梁相向设置。上述连接部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纵梁相向一侧的侧面,两个纵梁相向的侧面中位于连接部上方的部分与连接部顶面围成一个顶敞口且两端贯通的容置槽。上述容置槽为三侧封闭的U型槽体。上述装配框位于上述容置槽内。
[0012]上述客车为电动客车。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还包括动力电池,动力电池装配于上述顶盖总成。
[0013]上述顶盖总成还包括围挡以及电池箱盖,围挡两个一组,同组两个围挡并列且相向设于该容置槽内,两个围挡的底面及两侧均分别与容置槽底面及两侧槽壁固定连接,两个围挡及二者之间所在区域的容置槽围成一个顶敞口的电池箱,电池箱盖装配于电池箱顶敞口处,电池箱盖封闭电池箱顶敞口令其形成一个中空的密封箱体结构。上述动力电池的电芯设于上述电池箱内。
[0014]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技术通过装配框直接设于连接部的顶面,利用连接部顶面作为空调的底座,配合装配框内的装配区来容置空调的部件,进而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空调的底座结构,减少了空调的部件以及降低空调的整体重量。且随着产业升级,空调的蒸发器、蒸发风机、冷凝器、压缩机总成等都已实现单元化、模块化,总装线上只需简单拼装即可,操作并不繁琐。即本技术省去了底座结构的方案,装配上并没有更加繁琐,相反,简化了装配工序。而减少部件以及简化装配工序有助于降低空调的设置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顶盖蒙皮及装配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纵梁及连接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动力电池及空调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考图1、图2,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该客车可以为燃油客车、电动客车等。由于该客车车顶进一步方案的下沉式顶盖总成针对电动客车的动力电池有做出相应优化,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电动客车车顶结构进行具体描述。即该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包括顶盖总成、动力电池以及空调,空调、动力电池装配于顶盖总成。即该电动客车为空调与动力电池顶置结构的电动客车,该动力电池装配于顶盖总成为动力电池的温控、电芯等部分结构装配于顶盖总成内,其电控结构22等可以装配于顶盖总成内也可以装配于电动客车其他位置。且本技术所指的车顶为客车的顶盖总成及装配在顶盖总成的空调、动力电池的部件的总称。本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将该电控结构22装配于电动客车尾端。且由于该动力电池往往重量较大,相应的,电动客车的侧围中在动力电池所在位置处,配合设置如侧围立柱4、斜撑5等结构增加客车车架的整体结构强度。其中,图1中该电控结构22未画出;且图1中增加客车侧围中的上述侧围立柱4、斜撑5等结构进行示意。为便于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电动客车中结构的相对位置、相对方向的描述,本具体实施方式假定该该电动客车水平放置;且定义当该电动客车水平放置时,平行于电动客车直线行驶的中行驶方向的方向为车辆纵向,车辆纵向与车辆横向为水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车辆纵向上朝向电动客车前行方向的一端为车辆前端,反之则为车辆尾端。
[0023]参考图1、图2、图3、图4,上述顶盖总成包括纵梁11、连接部、围挡、横梁14、电池箱
盖15、装配框16以及装配盖17,纵梁11设有两个且两个纵梁11相向设置,纵梁11沿车辆纵向延伸设置,两个纵梁11沿车辆横向相向排布,连接部位于车辆横向上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纵梁11固定相向一侧的侧面连接,两个纵梁11相向的侧面中位于连接部上方的部分与连接部顶面围成一个顶敞口且两端贯通的容置槽10。上述空调装配于上述容置槽10内。该容置槽10为三侧封闭的U型槽体。上述围挡可以设有数个,围挡两个一组,同组两个围挡并列且相向设于该容置槽10内,两个围挡的底面及两侧均分别与容置槽10底面及两侧槽壁固定连接,两个围挡及二者之间所在区域的容置槽10围成一个顶敞口的电池箱100,电池箱盖15装配于电池箱100顶敞口处,电池箱盖15封闭电池箱100顶敞口令其形成一个中空的密封箱体结构。两个上述动力电池的电芯设于上述电池箱100内。具体来说,一个电池箱100需要对应设有两个围挡,当然,两个相邻的电池箱100可以共用一个围挡,即三个围挡并列形成两个电池箱100。电池箱100在容置槽10内的位置及设置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一个邻近车辆尾端的电池箱100结构进行具体描述,即围挡设有两个且一个围挡大致位于车辆纵向的中部另一个围挡邻近车辆尾端。相应的,该空调邻近车辆前端设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包括顶盖总成以及空调,空调装配于顶盖总成;所述顶盖总成包括纵梁以及连接部,纵梁设有两个,连接部两侧分别连接于两个纵梁;所述空调包括蒸发器、蒸发风机、冷凝器、压缩机、空调风道、冷媒管路,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由冷媒管路连接,空调风道依次连接空调进风口、蒸发器、空调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总成还包括装配框,装配框为上下敞口的框体结构,装配框底面固设于所述连接部顶面且其下敞口由连接部顶面封闭;所述装配框通过其框体结构在其内部围成数个装配区;所述蒸发器、蒸发风机、冷凝器、压缩机分别设于所述装配区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架以及顶盖蒙皮,连接架为由柱状体拼接而成的架体结构,顶盖蒙皮覆设于连接架顶面;所述装配框底面固设于所述顶盖蒙皮顶面且其下敞口由顶盖蒙皮顶面封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蒸发风机设于同一个所述装配区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顶置的客车车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伟凡洪贵阳苏亮王道福卢建萍卢禹臻罗斌衷彦林炜顺郭建忠黄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