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596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涉及定转子技术领域,包括定转子本体,所述定转子本体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一弧板,所述方形孔的两侧内壁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弧板的内弧边中心处均固都有缠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其中一个缠绕板上的铜线断开后,可以通过把螺钉从圆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移处,再通过转动环形板使L型板的一端从卡槽内部移动,当L型板一端完全脱离卡槽内部时,可以拿掉环形板,这时可以把该处第一弧板从方形孔处移动,这时可以起到方便把缠绕板上断开的铜线进行拆除并缠绕上新的铜线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方便对断开后的铜线进行更换的作用。方便对断开后的铜线进行更换的作用。方便对断开后的铜线进行更换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定转子
,尤其涉及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定子和转子是电机中的零件,两零件通过通磁线圈的作用相互配合将电磁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在旋转式电机中,定子与转子通常是圆柱回转体同心装配,通电后磁力线方向为径向穿过,通过电流方向的改变获得旋转磁场,以便使转子相对于定子做旋转运动。
[0003]定转子因长期转动其内铜线通常会发生断开,容易导致该转子的转动速度会降低,而这样需要对其进行拆卸重新缠绕,现有的定转子对内部缠绕的铜线更换起来较为麻烦,而且需要把整体定转子都进行拆卸,非常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定转子对内部缠绕的铜线更换起来较为麻烦,而且需要把整体定转子都进行拆卸,非常耗时耗力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包括定转子本体,所述定转子本体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方形孔,所述方形孔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一弧板,所述方形孔的两侧内壁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弧板的内弧边中心处均固都有缠绕板,所述缠绕板的另一端均固定有第二弧板,所述定转子本体的顶部紧贴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等间距固定有L型板,所述定转子本体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圆槽,其中四个所述L型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环形板的顶部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弧板的两侧壁均固定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限位条位于限位槽内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方形孔的一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L型板的一端嵌入到卡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另一端位于方形孔内,所述L型板的底部与限位条的的顶部紧贴。
[0009]优选的,所述圆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适配,所述圆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弧边开设有螺纹。
[0010]优选的,所述环形板的表面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圆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与其螺纹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中,当其中一个缠绕板上的铜线断开后,可以通过把螺钉从圆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移处,再通过转动环形板使L型板的一端从卡槽内部移动,当L型板一端完全脱离卡槽内部时,可以拿掉环形板,这时可以把该处第一弧板从方形孔处移动,这时
可以起到方便把缠绕板上断开的铜线进行拆除并缠绕上新的铜线的效果,从而可以达到方便对断开后的铜线进行更换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的定转子本体结构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的环板结构立体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的缠绕板结构立体图。
[0017]图例说明:1、定转子本体;2、方形孔;3、第一弧板;4、限位槽;5、限位条;6、缠绕板;7、第二弧板;8、环形板;9、L型板;10、卡槽;11、圆槽;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包括定转子本体1,定转子本体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方形孔2,方形孔2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一弧板3,方形孔2的两侧内壁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槽4,第一弧板3的内弧边中心处均固都有缠绕板6,缠绕板6的另一端均固定有第二弧板7,定转子本体1的顶部紧贴有环形板8,环形板8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等间距固定有L型板9,定转子本体1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圆槽11,其中四个L型板9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2,环形板8的顶部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13。
[00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定转子本体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方形孔2,方形孔2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一弧板3,可以起到放置第一弧板3的效果,方形孔2的两侧内壁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槽4,可以起到使限位条5在限位槽4内滑动的效果,再通过第一弧板3的内弧边中心处均固都有缠绕板6,缠绕板6的另一端均固定有第二弧板7,可以起到缠绕铜线的效果,再通过定转子本体1的顶部紧贴有环形板8,环形板8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等间距固定有L型板9,可以起到使环形板8固定在定转子本体1的顶部,防止第一弧板3脱离方形孔2内,再通过定转子本体1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圆槽11,其中四个L型板9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2,环形板8的顶部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13,可以起到对环形板8进行限位的效果。
[0022]实施例2,如图1

4所示,第一弧板3的两侧壁均固定有限位条5,限位条5与限位槽4相适配,限位条5位于限位槽4内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方形孔2的一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卡槽10,L型板9的一端嵌入到卡槽10内并与其滑动连接;L型板9的另一端位于方形孔2内,L型板9的底部与限位条5的的顶部紧贴;圆槽11、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相适配,圆槽11、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的内弧边开设有螺纹;环形板8的表面设有螺钉14,螺钉14的一端穿过圆槽11、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并与其螺纹连接。
[00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第一弧板3的两侧壁均固定有限位条5,限位条
5与限位槽4相适配,限位条5位于限位槽4内滑动连接,可以起到对第一弧板3进行限位的效果;再通过其中一个方形孔2的一侧壁且靠近顶部开设有卡槽10,L型板9的一端嵌入到卡槽10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可以起到卡扣L型板9的效果;再通过L型板9的另一端位于方形孔2内,L型板9的底部与限位条5的的顶部紧贴,可以起到防止第一弧板3上下移动的效果;再通过圆槽11、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相适配,圆槽11、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的内弧边开设有螺纹,可以起到使螺钉14顺利穿过的效果;再通过环形板8的表面设有螺钉14,螺钉14的一端穿过圆槽11、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并与其螺纹连接,可以起到对环形板8进行固定的效果。
[002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定转子的过程中其中一个缠绕板6上的铜线断开后,可以通过螺丝刀把螺钉14从圆槽11、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内部移出,再通过转动环形板8使L型板9的一端从卡槽10内部移动,当L型板9一端完全脱离卡槽10内部时,可以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包括定转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转子本体(1)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若干方形孔(2),所述方形孔(2)的内部均放置有第一弧板(3),所述方形孔(2)的两侧内壁中心处均开设有限位槽(4),所述第一弧板(3)的内弧边中心处均固都有缠绕板(6),所述缠绕板(6)的另一端均固定有第二弧板(7),所述定转子本体(1)的顶部紧贴有环形板(8),所述环形板(8)的底部且靠近边缘等间距固定有L型板(9),所述定转子本体(1)的顶部等间距开设有四个圆槽(11),其中四个所述L型板(9)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环形板(8)的顶部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板(3)的两侧壁均固定有限位条(5),所述限位条(5)与限位槽(4)相适配,所述限位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彪何日炳王佳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豪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