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5560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包括视镜、转轴、刮板和刮片,视镜中心处沿轴向开设有通孔,转轴活动套设于视镜的通孔内,且两端分别伸出视镜的两侧,转轴内沿轴向开设有导水道,且在导水道两端沿转轴径向开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刮板设置于转轴上,且近视镜内侧面设置,刮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第二进水孔与第一出水孔连接,第二出水孔位于刮板上与视镜内侧面相对一侧,且沿刮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刮片设置于刮板上,且与多个第二出水孔抵接,利用导水道通入清洗液可以溶解视镜上附着能力强的物料,使其溶于清洗液,再通过刮片刮去溶解后的物料,对附着能力强的物料也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能力强的物料也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能力强的物料也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尤其是指一种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行业中涉及到很多的反应釜,当反应釜正常生产的过程中,需要用搅拌来搅动物料。搅拌式反应釜有很大的通用性,可以把多种液体物料相混合、把固体物料溶解在液体中、将几种不互溶的液体制成乳浊液、把固体颗粒搅浑在液体中制成悬浮液或在液相中析出结晶等。反应釜上一般设置有视镜,用于观察容器内部反应情况,但是由于很多反应都需要加热,或者搅拌过快等原因,物料会被激起,溅射到视镜上,会造成视镜内侧附有水雾或者附着物料,导致观察视线被遮挡,从视镜上不便于观察内部反应情况。公开号为CN2079137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清洁功能的乳液聚合反应釜视镜,包括视镜基件和清洁部件,视镜基件开有中心孔,清洁部件包括以视镜基件的中心孔向半径方向延伸的外刮板组件、内刮板组件,外刮板组件贴合连接于视镜基件的外侧面上,内刮板组件可拆装有与视镜基件的内侧面贴合连接用的刮刀,中心孔设有轴连接组件,外刮板组件、内刮板组件通过轴连接组件轴连接于视镜基件的外侧面、内侧面,且轴连接组件设有控制外刮板组件、内刮板组件、刮刀分别同步转动用的手柄,以实现清除视镜基件的内外侧面的水雾、灰尘,操作方便,且能有效地清除视镜内侧的乳液膜,清洁效果好,保证视镜理想的观察视线,然而此装置仅适用于清除一些附着性较差的附着物料,对于视镜内侧面上附着性较强的物料,若只是采用单纯的刮板刮视镜,不仅难以清除,而且可能会将物料挤压,导致视镜更加模糊,清洁效果大打折扣。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视镜清洁装置清洁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清洁效果良好的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包括:
[0005]视镜,其中心处沿轴向开设有通孔;
[0006]转轴,其活动套设于所述视镜的通孔内,且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视镜的两侧,所述转轴内沿轴向开设有导水道,且在所述导水道两端沿所述转轴径向开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
[0007]刮板,其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近所述视镜内侧面设置,所述刮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第一出水孔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孔位于所述刮板上与所述视镜内侧面相对一侧,且沿所述刮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
[0008]刮片,其设置于所述刮板上,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孔抵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沿径向设置有法兰板,所述法兰板近所述视镜外侧面设置。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环,其设置于所述视镜的外侧面上,且
与所述视镜同轴设置,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法兰板的限位槽。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法兰板与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一致。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环,其套设于所述定位环外,且抵接所述视镜的外侧面,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灯带槽和电源槽。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带槽沿所述固定环周向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孔上可拆卸连接有堵头。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远离所述刮板一端设置有把手。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呈十字型。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板与所述转轴可拆卸连接。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所述的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通过在视镜上的通孔内活动套设转轴,转轴内开设有导水道,且在导水道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再在转轴上设置刮板,且在刮板上设置第二进水孔和多个第二出水孔,第二进水孔与第一出水孔连接,再在刮片的第二出水孔处设置刮片,在需要清洁视镜时,可通过转轴上的第一进水孔连接小型水泵,利用小型水泵往转轴内的导水道通入清洗液,清洗液受到水泵的压力经过第一出水孔、第二进水孔后从多个第二出水孔喷出至刮片和视镜的内侧面上,然后通过转动转轴,带动刮片在视镜内侧面上旋转,清洗液可以溶解附着能力强的物料,使其溶于清洗液,再通过刮片刮去溶解后的物料,利用清洗液和刮片的双重清洁功能,对附着能力强的物料也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0022]图2是图1中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002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视镜;2、转轴;3、刮板;4、刮片;5、定位环;6、固定环;7、堵头;8、把手;21、导水道;22、第一进水孔;23、第一出水孔;24、法兰板;31、第二进水孔;32、第二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本技术的一种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优选的一实施例。
[0026]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包括:
[0027]视镜1,视镜1呈圆盘状,视镜1设置于反应釜釜体上,用于观察反应釜内的搅拌情况,视镜1包括外侧面和位于釜体内的内侧面,视镜1中心处沿轴向开设有通孔,且贯穿视镜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
[0028]转轴2,转轴2活动套设于视镜1的通孔内,且两端分别伸出视镜1的两侧,即伸出视镜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转轴2内沿轴向开设有导水道21,且在导水道21两端沿转轴2径向开
设有第一进水孔22和第一出水孔23,可通过转轴2上的第一进水孔22通入清洗液,清洗液在经过导水道21后从第一出水孔23流出,起到转移清洗液的作用。
[0029]刮板3,刮板3设置于转轴2上,且近视镜1内侧面设置,刮板3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孔31和第二出水孔32,第二进水孔31与第一出水孔23连接,第二出水孔32位于刮板3上与视镜1内侧面相对一侧,且沿刮板3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经过转轴2上第一出水孔23流出的清洗液,可以通过第二进水孔31进入刮板3内部,清洗液在压力下会从刮板3多个第二出水孔32喷出至视镜1的内侧面上,使得清洗液可以溶解视镜1内侧面上附着能力强的物料。
[0030]刮片4,刮片4设置于刮板3上,且与多个第二出水孔32抵接,刮片4为四氟刮片,防止刮伤视镜1,在需要清洁视镜1时,可通过转轴2上的第一进水孔22连接小型水泵,利用小型水泵往转轴2内的导水道21通入清洗液,清洗液受到水泵的压力经过第一出水孔23、第二进水孔31后从多个第二出水孔32喷出至刮片4和视镜1的内侧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镜,其中心处沿轴向开设有通孔;转轴,其活动套设于所述视镜的通孔内,且两端分别伸出所述视镜的两侧,所述转轴内沿轴向开设有导水道,且在所述导水道两端沿所述转轴径向开设有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刮板,其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近所述视镜内侧面设置,所述刮板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孔和第二出水孔,所述第二进水孔与所述第一出水孔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孔位于所述刮板上与所述视镜内侧面相对一侧,且沿所述刮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刮片,其设置于所述刮板上,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孔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沿径向设置有法兰板,所述法兰板近所述视镜外侧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釜视镜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环,其设置于所述视镜的外侧面上,且与所述视镜同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定强曹飞青梁发文鞠晓东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奇中国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