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悬架支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91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1
本申请涉及一种悬架支座结构,其在用悬架支座支撑部件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能够确保悬架支座的刚性。该悬架支座结构包括:悬架支座(6),支撑减震器(50);托架(14),用于安装要固定于悬架支座(6)的部件。悬架支座(6)包括:弯曲状的侧壁部(20),与车身的前方侧架(8)接合并向上方延伸;顶部(22),支撑减震器(50)的上端部。包括隆起部分的成对的安装部(24、26)形成于侧壁部(20)。安装部(24、26)夹着由平行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通过减震器(50)的中心轴的平面与侧壁部20)相交而形成的假想线(L1),形成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互不相同的一侧。托架(14)跨线(L1)固定于安装部(24、26)。26)。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悬架支座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承来自减震器(缓冲装置)等的输入载荷的车辆的悬架支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等的车身侧部设有悬架支座(减震器外壳,suspension tower),所述悬架支座(减震器外壳)支承来自减震器、盘簧等构成的悬架装置的输入载荷。
[0003]众所周知,悬架支座设为与轮胎罩邻接向发动机舱(电机室)内突出。发动机舱内也常沿悬架支座敷设各种线束(Wire Harness)且线束被该悬架支座支撑。比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线束的敷设结构,所述线束的敷设结构将托架固定于悬架支座的侧壁部,并介由该托架使线束被悬架支座支撑。
[0004]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055686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当介由托架通过悬架支座支撑线束时,采用以下结构:托架的安装部形成于悬架支座,托架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于该安装部。由于安装部是通过使悬架支座的一部分弯曲(隆起)等而形成的,因此当来自减震器的载荷输入时,从结构上来说应力容易集中于安装部。虽然这样的结构基本不会立即对车身强度造成影响,却是悬架支座的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果反复从悬架装置输入过大的载荷,则悬架支座也有可能变形等。尤其对于腰线以下区域更宽且配备尺寸(直径)比较大的车轮的车辆而言,悬架支座的上下方向长度及前后方向长度都有变得很长的倾向,因此从防止上述变形等的观点来看,确保悬架支座的刚性是重要的。另外,介由托架通过悬架支座支撑线束以外的构件的情况也相同。
[0006]为消除这样的不合适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加强构件来加强悬架支座(比如日本特开2009

35059号),但其伴随着部件数量的增多而造成的重量增加以及成本增高,因此并不一定优选。
[0007]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介由托架通过悬架支座支撑线束等部件的结构中,通过合理的结构确保悬架支座的刚性的技术。
[0008]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一层面所涉及的车辆的悬架支座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悬架支座,形成于车身的前舱内的侧方部并支撑减震器;托架,用于安装要固定于上述悬架支座的部件;其中,所述悬架支座包括:弯曲状的侧壁部,与所述车身的前方侧架接合并向上方延伸;顶部,配置于上述侧壁部的上端部并支撑所述减震器的上端部;其中,在所述侧壁部形成包括朝向车宽方向内侧隆起的部分的供所述托架使用的成对的安装部;所述成对的安装部具有所
述托架的安装面,且至少各个安装面夹着由平行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包括所述减震器的中心轴的平面与所述侧壁部相交而形成的线,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互不相同的一侧;所述托架跨所述线配置并固定于所述成对的安装部。
[0009]上述悬架支座结构能通过合理的结构来确保悬架支座的刚性。即因来自减震器的载荷输入而主要使上下方向的力(载荷)作用于悬架支座中沿着由平行于车宽方向延伸的平面也即包含减震器的中心轴的平面与侧壁部相交而形成的线(假想线)的区域。上述悬架支座结构中,供托架使用的成对的安装部设为至少其各自的安装面夹着所述线,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互不相同的一侧。即各安装部为不存在于所述线上的部分,或即使存在于所述线上隆起量也很小的部分(侧壁部的变化量也很小的部分)。由此抑制乃至避免应力向安装部集中,并抑制由于该安装部导致的悬架支座刚性降低。
[0010]并且,由于托架以跨所述线的方式固定于悬架支座的侧壁部(安装部),由此托架自身发挥悬架支座的加强构件的功能,抑制侧壁部中所述线两侧的区域的相对位移。
[0011]因此,如在介由所述托架通过悬架支座支撑线束等部件时,能在不另外设置专用的加强构件的情况下合理地确保悬架支座的刚性。
[0012]优选为,在上述悬架支座结构中,所述成对的安装部在上下方向上偏置(Offset)。
[0013]该结构抑制在侧壁部中夹着所述线的前后两侧的区域以相互扭曲的方式变形。因此更有效地确保了悬架支座的刚性。
[0014]优选为,在上述悬架支座结构中,从所述侧壁部的上部到所述顶部,至少沿着所述线的截面形成为弯曲状。
[0015]该结构中由于从侧壁部的上部到顶部的部分未形成有棱线部分,因此该部分中难以产生应力集中。因此更有效地确保了悬架支座的刚性。
[0016]优选为,在上述悬架支座结构中,所述托架具有棱线部,所述棱线部以与连接固定于所述成对的安装部的固定位置之间的线段交叉的方式延伸。
[0017]该结构抑制前后两侧的侧壁部以夹着所述线扭曲的方式变形。因此更有效地确保了悬架支座的刚性。
[0018]此时,所述托架包括:基准面部,沿着所述侧壁部;成对的固定部,分别从上述基准面部向所述悬架支座侧隆起;部件组装部,从所述基准面部向悬架支座的相反侧延伸,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面部也即是内底面的部分,固定于所述安装部;连结面部,使所述基准面部与所述固定面部相连,其中,所述基准面部及所述固定面部与所述连结面部的边界部分分别具有所述棱线部。
[0019]该结构中,托架中固定于悬架支座(安装部)的固定面部向悬架支座侧偏置,因此相应地能抑制安装部的隆起量。也就是说,即使在需要使组装于托架的部件与悬架支座分离开一定距离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安装部侧的隆起量。因此,与该隆起量大的情况相比,能减小安装部处的应力集中,有效确保悬架支座的刚性。并且,托架中,基准面部及所述固定面部与所述连结面部的边界部分设有棱线部,因此也能一并享受该棱线部所产生的上述作用效果。
[0020]此时优选为,所述部件组装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成对的固定部之间。
[0021]上述悬架支座结构中,托架发挥悬架支座(侧面部)的加强构件的功能。因此,该托架的成对的固定部之间配置有部件组装部的上述结构使得被组装的部件的位置稳定性良
好。
[0022]专利技术效果上述各形态所涉及的车辆的悬架支座结构能在通过悬架支座支撑线束等部件时,通过合理的结构确保悬架支座的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车辆的发动机舱内(右侧部)的斜视图;图2为取下线束后的状态下的所述发动机舱内的斜视图;图3为在所述发动机舱内从左方侧看悬架支座的图(安装了托架的状态);图4为在所述发动机舱内从左方侧看悬架支座的图(取下了托架的状态);图5为所述悬架支座的截面图(图4的V

V线截面图);图6为所述悬架支座的截面图(图4的VI

VI线截面图);图7的(a)~(c)是托架的示图;图8为用于说明悬架支座的变形的与图2相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5]图1是车辆(汽车)的发动机舱1的斜视图,主要展示发动机舱1内的右侧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舱1是设于车辆(车身)的前舱(front compartment)的一例。但不限于此,当汽车的发动机配置于地板下或者车身后部等车身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悬架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支座,形成于车身的前舱内的侧方部并支撑减震器;托架,用于安装要固定于所述悬架支座的部件;其中,所述悬架支座包括:弯曲状的侧壁部,与所述车身的前方侧架接合并向上方延伸;顶部,配置于所述侧壁部的上端部并支撑所述减震器的上端部;其中,在所述侧壁部形成包括朝向车宽方向内侧隆起的部分的供所述托架使用的成对的安装部;所述成对的安装部具有所述托架的安装面,且至少各个安装面夹着由平行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包括所述减震器的中心轴的平面与所述侧壁部相交而形成的线,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互不相同的一侧;所述托架跨所述线配置并固定于所述成对的安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对的安装部在上下方向上偏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架支座中,从所述侧壁部的上部到所述顶部,至少沿着所述线的截面形成为弯曲状。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楢原隆志出先祐典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