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487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强化生物处理单元和污泥脱水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池、初沉池、曝气调节池、气浮机;所述强化生物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水解酸化池、IC厌氧反应器、兼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污泥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絮凝加药装置、污泥螺杆泵、污泥脱水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和生化处理工艺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益微生物自身代谢作用,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能够实现对硫酸软骨素生产污水的有效处理。硫酸软骨素生产污水的有效处理。硫酸软骨素生产污水的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0002]硫酸软骨素是一种重要保健品,也是一种生化原料,是由动物软骨经过碱煮、醇提取等工艺获得。从生产过程中分析,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动物软骨残留物(蛋白质、脂肪等)以及生产中加入的乙醇等物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废水。
[0003]硫酸软骨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相较于其他废水,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1、废水排水量、水质变化波动大,COD含量高:比如水体中cod浓度(单位:mg/l)可以在几千到几万的范围内波动变化;2、氨氮高:废水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如果排放到自然水体中,蛋白质中的有机氮经过缺氧反应矿化成无机氮,这时就会严重影响水体,造成水体黑臭和富营养化;3、油脂高:水中含有动物脂肪,脂肪在排入水体后会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水体生物的呼吸。
[0004]硫酸软骨素废水中的脂类物质是可以生物降解的,但是污水直接进入生化处理单元会使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产生许多问题,除污泥上浮流失和毒性外,反应器的负荷也受到限制,这就决定该废水在处理时必须添加预处理工艺用以去除污水中的脂肪等。
[0005]从废水的有机负荷来看,此废水进水COD浓度较高,超过了好氧生化的进水负荷,因此需要采用厌氧处理工艺,在降低进水负荷的同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另外由于废水中氨氮含量较高,故而污水处理必须要考虑氨氮的去除,因此选择工艺时需要考虑除氮工艺。
[0006]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须提出一种成本低、综合处理效果好的处理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和生化处理工艺相结合,以达到对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的有效治理。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强化生物处理单元和污泥脱水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池、初沉池、曝气调节池、气浮机;所述强化生物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水解酸化池、IC厌氧反应器、兼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污泥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絮凝加药装置、污泥螺杆泵、污泥脱水机;其中,所述格栅池设置于系统最前端,与所述初沉池共壁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格栅池中设置有回转式格栅;所述初沉池为竖流沉淀池,其中心设置导流筒,四周设置溢流堰,与所述曝气调节池共壁,通过过流孔洞连接;所述曝气调节池设置浮球液位计与污水提升泵,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系统,与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曝气调节池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浮机进水口连接,所述气浮机采用高效溶气气浮机,气浮机前端设置二格反应区,二格反应区通过
过流孔洞连接,第一格反应区通过管道与PAC加药装置连接,第二格反应区通过管道与PAM加药装置连接,二格反应区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曝气调节池与所述气浮机的连接管道安装有管道混合器,与碱加药装置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软性填料、潜水搅拌机和污水提升泵;所述水解酸化池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IC厌氧反应器进水口连接,所述IC厌氧反应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兼氧池连接,所述IC厌氧反应器内设有布水装置、排泥装置和上下两层三相分离器;所述兼氧池、好氧池、二沉池依次相邻设置,共用池壁,池壁上开设过流孔洞依次进行连接,所述兼氧池内设置有软性填料、管式曝气系统,所述管式曝气系统通过管道与鼓风机连接;所述好氧池内部设置软性填料和混合液回流泵,底部设置具有止回装置的微孔管式曝气器,与罗茨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二沉池中设置斜管填料,池顶四周设置溢流堰;所述初沉池、二沉池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螺杆泵一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通,且该段管道还通过加药管道与污泥絮凝加药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污泥脱水机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与初沉池、气浮机、IC厌氧反应器、二沉池的排泥管道连接,上层废水通过一回水管与曝气调节池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碱加药装置、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与污泥絮凝加药装置为单桶二泵式撬装,桶顶部安装有搅拌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调节池与所述气浮机的连接管道安装有在线pH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IC厌氧反应器内安装有内循环系统、内循环系统提升泵。
[0012]进一步地,所述兼氧池管式曝气系统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管道安装有电磁阀。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二沉池污泥泵通过管道与水解酸化池、兼氧池、好氧池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和生化处理工艺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益微生物自身代谢作用,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能够实现对硫酸软骨素生产污水的有效处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流程图。
[0016]图中:1、格栅池,1.1、回转式格栅,2、初沉池,2.1、初沉池导流筒,2.2、初沉池溢流堰,2.3、初沉池污泥泵3、曝气调节池,3.1、浮球液位计,3.2、曝气调节池穿孔曝气系统,3.3、曝气调节池污水提升泵,3.4、管道混合器,3.5、碱加药装置,4、气浮机,4.1、PAC加药装置,4.2、PAM加药装置,5、水解酸化池,5.1、潜水搅拌机,5.2、水解酸化池软性填料,5.3、水解酸化池污水提升泵,6、IC厌氧反应器,6.1、布水装置,6.2、三相分离器,6.3、内循环系统提升泵,7、兼氧池,7.1、兼氧池软性填料,7.2、兼氧池管式曝气系统,8、好氧池,8.1、好氧池软性填料,8.2、微孔管式曝气器,8.3、混合液回流泵,9、二沉池,9.1、斜管填料,9.2二沉池溢流堰,9.3、二沉池污泥泵,10、污泥浓缩池,11、污泥螺杆泵,12、污泥调理加药装置,13、污泥脱水机,14、罗茨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强化生物处理单元和污泥脱水处理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池1、初沉池2、曝气调节池
3、气浮机4;所述强化生物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水解酸化池5、IC厌氧反应器6、兼氧池7、好氧池8和二沉池9;所述污泥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浓缩池10、污泥螺杆泵11、污泥絮凝加药装置12、污泥脱水机13;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从格栅池1一侧流入,流经回转式格栅1.1,滤除大的漂浮物后,自流进入初沉池2,在初沉池2中比重较大的固体颗粒物沉淀于底部泥斗内,上清液自流进入曝气调节池3内,污水在曝气调节池3内通过穿孔曝气系统3.2的搅拌作用进行水量调节、水质均化,后由污水提升泵3.3通过管道泵至气浮机4,管道上设管道混合器3.4来水在此与碱加药装置3.5投加的碱反应调节pH至8左右,在气浮机4内污水中的油污、蛋白质、SS等通过与投加的PAC、PAM混合反应生成絮体,并与气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酸软骨素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预处理单元、强化生物处理单元和污泥脱水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池、初沉池、曝气调节池、气浮机;所述强化生物处理单元包括顺次连接的水解酸化池、IC厌氧反应器、兼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所述污泥脱水处理单元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絮凝加药装置、污泥螺杆泵、污泥脱水机;其中,所述格栅池设置于系统最前端,与所述初沉池共壁且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格栅池中设置有回转式格栅;所述初沉池为竖流沉淀池,其中心设置导流筒,四周设置溢流堰,与所述曝气调节池共壁,通过过流孔洞连接;所述曝气调节池设置浮球液位计与曝气调节池污水提升泵,底部设置有穿孔曝气系统,与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曝气调节池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浮机进水口连接,所述气浮机采用高效溶气气浮机,气浮机前端设置二格反应区,二格反应区通过过流孔洞连接,第一格反应区通过管道与PAC加药装置连接,第二格反应区通过管道与PAM加药装置连接,二格反应区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曝气调节池与所述气浮机的连接管道安装有管道混合器,与碱加药装置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有软性填料、潜水搅拌机和水解酸化池污水提升泵;所述水解酸化池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IC厌氧反应器进水口连接,所述IC厌氧反应器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兼氧池连接,所述IC厌氧反应器内设有布水装置、排泥装置和上下两层三相分离器;所述兼氧池、好氧池、二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白晓丽黄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世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