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71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循环池体、流水循环装置和污物收集装置;养殖池体的底部由一侧向另一侧倾斜,养殖池体的底部高度较低的一端设有底端平台,养殖池体顶部远离低端平台的一端开设有溢流口;循环池体环绕设置于养殖池体外侧,且循环池体的顶端低于养殖池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养殖池内的水体可以通过溢流口溢流至循环池体内,形成流动,而循环池体内的水也可以通过流水循环装置回流至养殖池体内,从而实现水体的流动,并提高水体和氧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频率,从而提高水体的含氧量;池体低端倾斜可以使污物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污物收集装置的滤布内,并通过污物收集装置进行收集,保持水体的洁净。水体的洁净。水体的洁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池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鱼类养殖业来说,建设大规模工厂化的养殖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率,并降低养殖成本。其中,养殖池的使用能够提高对于鱼苗的控制和捕捞,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鱼类养殖的效率。
[0003]然而传统的养殖池一般不具有流水循环能力,养殖池内的池水一般是通过曝水器来实现内部水体流动并提高水体含氧量,曝水器直接在池内使用容易造成鱼苗受惊,能耗较高且通过曝水的方式来提高水体和氧气之间接触进而提高水体含氧量的效率较低。此外,传统的养殖池底部容易淤积粪便或鱼食残渣等废物,传统的养殖池需要完全排水后才能够对其进行清理,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循环池体、流水循环装置和污物收集装置;
[0006]所述养殖池体的底部由一侧向另一侧倾斜,所述养殖池体的底部高度较低的一端设有底端平台,所述养殖池体顶部远离低端平台的一端开设有溢流口;
[0007]所述循环池体环绕设置于养殖池体外侧,且所述循环池体的顶端低于所述养殖池体的顶端;
[0008]所述流水循环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水泵,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循环池体低端联通,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养殖池体底部高度较高的一端连通;
[0009]所述污物收集装置包括滤布、绕绳器和绳索,所述滤布放置于底端平台上,所述绕绳器固定连接于养殖池体的顶端并位于滤布的上方,所述绳索一端与滤布固定连接,另一端卷绕于绕绳器上。
[0010]具体的,所述出水管与养殖池体底部的连通处位于溢流口的正下方。
[0011]具体的,所述循环池体的顶端设有拦网。
[0012]具体的,所述循环池体内设曝水器。
[0013]具体的,所述进水管与循环池体的连通处设有滤网。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养殖池内的水体可以通过溢流口溢流至循环池体内,形成流动,而循环池体内的水也可以通过流水循环装置回流至养殖池体内,从而实现水体的流动,并提高水体和氧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频率,从而提高水体的含氧量;池体低端倾斜可以使污物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污物收集装置的滤布内,并通过污物收集装置进行收集,保持水体的洁净,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的剖视图;
[0017]标号说明:
[0018]1、养殖池体;11、溢流口;2、循环池体;21、拦网;3、流水循环装置;31、进水管;32、出水管;33、水泵;4、污物收集装置;41、滤布;42、绕绳器;43、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0]请参照图1至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1、循环池体2、流水循环装置3和污物收集装置4;
[0021]所述养殖池体1的底部由一侧向另一侧倾斜,所述养殖池体1的底部高度较低的一端设有底端平台,所述养殖池体1顶部远离低端平台的一端开设有溢流口11;
[0022]所述循环池体2环绕设置于养殖池体1外侧,且所述循环池体2的顶端低于所述养殖池体1的顶端;
[0023]所述流水循环装置3包括进水管31、出水管32和水泵33,所述进水管31的一端与循环池体2低端联通,另一端与水泵33连通,所述出水管32的一端与养殖池体1底部高度较高的一端连通;
[0024]所述污物收集装置4包括滤布41、绕绳器42和绳索43,所述滤布41放置于底端平台上,所述绕绳器42固定连接于养殖池体1的顶端并位于滤布41的上方,所述绳索43一端与滤布41固定连接,另一端卷绕于绕绳器42上。
[0025]养殖池使用时,水流会从养殖池体1的溢流口11溢出至循环池体2内,从而使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以提高水体内的氧含量,而流水循环装置3的水泵33会抽取循环池体2内的水并泵送至养殖池体1内,以补充养殖池体1内流失的水,从而形成水流循环,以促进水体具有较高的含氧量。
[0026]同时养殖池内的鱼类粪便和食物残渣会沿着养殖池体1底部的倾斜方向下落至位于低端平台的滤布41上,当滤布41上积累一定量的污物后,绕绳器42可以对绳索43进行卷绕,从而使滤布41上移,进而能够实现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对污物的清理。
[0027]优选的,所述出水管32与养殖池体1底部的连通处位于溢流口11的正下方。
[0028]由上述描述可知,出水管32与养殖池体1底部的连通处位于溢流口11的正下方能够使由出水管32回流至养殖池体1内的水沿着养殖池体1底部的倾斜方向进行冲刷,以便于将污物冲刷至滤布41上。
[0029]优选的,所述循环池体2的顶端设有拦网21。
[0030]由上述描述可知,拦网21能够避免从养殖池体1内跳出的鱼直接落入循环池体2内。
[0031]优选的,所述循环池体2内设曝水器。
[0032]由上述描述可知,曝水器能够使循环池体2内的水体进一步与空气接触,进而提高水体含氧量。
[0033]优选的,所述进水管31与循环池体2的连通处设有滤网。
[0034]由上述描述可知,滤网能够放置循环池体2内的杂质进入水泵33内导致水泵33损坏。
[0035]实施例
[0036]如图1和2所示,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包括养殖池体1、循环池体2、流水循环装置3和污物收集装置4;
[0037]所述养殖池体1的底部由一侧向另一侧倾斜,所述养殖池体1的底部高度较低的一端设有底端平台,所述养殖池体1顶部远离低端平台的一端开设有溢流口11;
[0038]所述循环池体2环绕设置于养殖池体1外侧,且所述循环池体2的顶端低于所述养殖池体1的顶端;
[0039]所述流水循环装置3包括进水管31、出水管32和水泵33,所述进水管31的一端与循环池体2低端联通,另一端与水泵33连通,所述出水管32的一端与养殖池体1底部高度较高的一端连通;
[0040]所述污物收集装置4包括滤布41、绕绳器42和绳索43,所述滤布41放置于底端平台上,所述绕绳器42固定连接于养殖池体1的顶端并位于滤布41的上方,所述绳索43一端与滤布41固定连接,另一端卷绕于绕绳器42上。
[0041]所述出水管32与养殖池体1底部的连通处位于溢流口11的正下方。
[0042]所述循环池体2的顶端设有拦网21。
[0043]所述循环池体2内设曝水器。
[0044]所述进水管31与循环池体2的连通处设有滤网。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型流水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体、循环池体、流水循环装置和污物收集装置;所述养殖池体的底部由一侧向另一侧倾斜,所述养殖池体的底部高度较低的一端设有底端平台,所述养殖池体顶部远离低端平台的一端开设有溢流口;所述循环池体环绕设置于养殖池体外侧,且所述循环池体的顶端低于所述养殖池体的顶端;所述流水循环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水泵,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循环池体低端联通,另一端与水泵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养殖池体底部高度较高的一端连通;所述污物收集装置包括滤布、绕绳器和绳索,所述滤布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帅郑心宇郭帆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海煜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