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56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包括话筒信号输入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话筒信号输出电路、选频电路、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反相放大电路和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话筒信号输入电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与话筒信号输出电路电连接,话筒信号输入电路通过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与反相放大电路电连接,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反相放大电路通过的输出端分别与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选频电路和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电连接,该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中,通过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和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进行两次反馈,在保证音效的同时,实现了对啸叫信号的抑制。信号的抑制。信号的抑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通常解决啸叫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利用声反馈控制器,二是利用移频器,三是利用均衡器,但各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问题,啸叫本质的原因主要是信号工作进了非线性区,信号失真而导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包括话筒信号输入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话筒信号输出电路、选频电路、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反相放大电路和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话筒信号输入电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与话筒信号输出电路电连接,话筒信号输入电路通过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与反相放大电路电连接,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反相放大电路通过的输出端分别与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选频电路和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电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话筒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MIC母座,MIC 母座的第一端接地,MIC母座的第四端接地,MIC母座的第三端与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十二电容和第一运放,第一运放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连接,第一运放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与第一运放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运放的第三端通过第十五电阻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第一运放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容与话筒信号输出电路连接,第一运放的第一端通过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反相放大电路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选频电路包括开关、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一运放的第二端通过开关、第四电容和第四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接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四电容和第四电阻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和第五电容,第一电位器的一端与第四电阻连接,第一电位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一运放的第六端连接,第一运放的第六端通过第五电容与第一运放的第七端连接,第一运放的第五端通过第十六电阻外接6V直流电压电源。
[0010]优选的,所述反相放大电路包括第二运放、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二十一电容、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第二运放的第二端通过第七电容、第六电阻和第六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运放的第七端连接,第二运放的第二端通过第十七电阻和第
十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运放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运放的第二端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二运放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运放的第三端通过第九电阻和第二十一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第二运放的第三端通过第八电阻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一电位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包括第二电位器、第八电容、第十电阻、第九电容、第十电容和第十一电容,第二运放的第六端通过第九电容、第十电阻、第八电容和第二电位器与第二运放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运放的第六端通过第十电容与第二运放的第七端连接,第二运放的第七端通过第十一电容分别与第八电阻和第一电位器连接,第二运放的第五端外接6V直流电压电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中,通过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和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进行两次反馈,在保证音效的同时,实现了对啸叫信号的抑制。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原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包括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信号放大电路B、话筒信号输出电路C、选频电路D、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反相放大电路F和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G,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通过信号放大电路B与话筒信号输出电路C电连接,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通过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与反相放大电路F电连接,反相放大电路F的输出端与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G的输入端连接,反相放大电路F通过的输出端分别与反相放大电路F的输出端、选频电路D和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电连接。
[0018]该可实现防啸叫的新型电路,设置有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信号放大电路B、话筒信号输出电路C、选频电路D、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反相放大电路F、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G。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用以输入音频信号;信号放大电路B,输入端接入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用以将音频信号放大;话筒信号输出电路C,连接在信号放大电路B输出端处,用以将处理后的音频信号输出,即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信号放大电路B、话筒信号输出电路C依次串联;选频电路D,连接在话筒信号输出端以及信号放大电路B输入端处,用以选择音频信号中的啸叫信号,将通过该选频电路D,只有音频信号中啸叫信号的信号通过;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输入端连接在选频电路D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在信号放大电路B的输出端,用以将啸叫信号反相衰减获取一级衰减信号;反相放大电路F,输入端连接在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的输出端,用以将一级衰减电信号进行反相放大处理;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G,输入端连接在反相信号放大电路B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在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的输入端,用以将反相放大处理后的一级衰减信号反相衰减获取二级衰减信号,二级衰减信号输入至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的输入端,以增大啸叫信号的谐振频率。
[0019]信号放大电路B还并联有选频电路D、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其中,选频电、一级带
通负反馈电路E,反相放大电路F和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G串联,且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的输出端分别与反相放大电路F的输入端以及信号放大电路B的输出端连接。工作时,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端将音频信号分别输入至信号放大电路B以及选频电路D,选频电路D只将音频信号中的啸叫信号输入至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E将啸叫信号反相衰减获取一级衰减信号。一级衰减信号与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相抵消后输入话筒信号输出电路C 端,以此实现了对啸叫信号的抑制。
[0020]优选的,所述话筒信号输入电路A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MIC母座MIC,MIC母座MIC的第一端接地,MIC母座MIC的第四端接地,MIC母座MIC 的第三端与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信号放大电路B包括第二电阻R2、第十五电阻R15、第十七电阻R17、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十二电容C12和第一运放IC1,第一运放IC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运放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话筒信号输入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话筒信号输出电路、选频电路、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反相放大电路和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话筒信号输入电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与话筒信号输出电路电连接,话筒信号输入电路通过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与反相放大电路电连接,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二级带通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反相放大电路通过的输出端分别与反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选频电路和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话筒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阻和MIC母座,MIC母座的第一端接地,MIC母座的第四端接地,MIC母座的第三端与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十二电容和第一运放,第一运放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连接,第一运放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组成的并联电路与第一运放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运放的第三端通过第十五电阻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第一运放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容与话筒信号输出电路连接,第一运放的第一端通过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反相放大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实现防啸叫的抑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选频电路包括开关、第四电容、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一运放的第二端通过开关、第四电容和第四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一级带通负反馈电路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明发黄家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欧纳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