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54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的叶轮腔、流体预热通道、加热通道、换热通道,其中叶轮腔中设有叶轮,所述叶轮腔腔的出口处设有流体输出口;流体预热通道的始端连接设有流体输入口,所述流体预热通道的末端与所述叶轮腔的入口连接;加热通道内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通道与所述流体预热通道间壁式换热;换热通道与加热通道首尾连接,以此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叶轮腔间壁式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预热通道实现输入流体的预热加热,实现了初步的保温过程,之后在叶轮腔中被增压输出的同时与换热通道交换热量构成保温式增压输送过程,避免了流体输送过程的热量损失。避免了流体输送过程的热量损失。避免了流体输送过程的热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流体输送是最常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单元操作。流体输送机械就是向流体作功以提高流体机械能的装置,因此流体输送机械后即可获得能量,以用于克服流体输送沿程中的机械能损失,提高位能以及提高液体压强(或减压等)。通常,将输送液体的机械称为泵。
[0003]在化妆品生产过程中,许多流体输送过程均采用泵作为增压设备,同时在输送管道上缠绕大量的保温材料,以此使得化妆品制备过程的流体物料不会因为快速降温而产生沉淀、分层等情况,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但无法避免地在通过流体输送设备时产生降温现象,从而导致上述负面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通过预热通道实现输入流体的预热加热,实现了初步的保温过程,之后在叶轮腔中被增压输出的同时与换热通道交换热量构成保温式增压输送过程,避免了流体输送过程的热量损失。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保护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的叶轮腔、流体预热通道、加热通道、换热通道,其中具体地:
[0007]叶轮腔中设有叶轮,所述叶轮腔腔的出口处设有流体输出口;
[0008]流体预热通道的始端连接设有流体输入口,所述流体预热通道的末端与所述叶轮腔的入口连接;
[0009]加热通道内部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通道与所述流体预热通道间壁式换热;
[0010]换热通道与加热通道首尾连接,以此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叶轮腔间壁式换热。
[0011]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叶轮腔通过第一换热间壁间壁式换热。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间壁为位于叶轮腔底部的弧面型金属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与所述流体预热通道通过第二换热间壁间壁式换热。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换热间壁为矩形金属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为电热式加热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流体输入口设于壳体外部,所述流体输入口通过第一弯折管与所述流体预热通道的始端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通道通过第二弯折管与叶轮腔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管与第二弯折管均为U型弯折管,所述第一弯折管绕跨过
加热通道的始端,所述第二弯折管绕跨过加热通道的末端。
[001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部设有保温层。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21]1)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预热通道实现输入流体的预热加热,实现了初步的保温过程,之后在叶轮腔中被增压输出的同时与换热通道交换热量构成保温式增压输送过程,避免了流体输送过程的热量损失。
[0022]2)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弯折管绕跨过加热通道的始端,所述第二弯折管绕跨过加热通道的末端。第一弯折管和第二弯折管的设计目的是避开加热通道,使得加热通道减少弯折设计,以此减少阻力。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壳体,2、加热通道,3、加热器,4、流体预热通道,5、叶轮腔,6、叶轮,7、流体输入口,8、流体输出口,9、换热通道,10、第一换热间壁,11、第二换热间壁,12、第一弯折管,13、第二弯折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控制方法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26]本技术中的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内部的叶轮腔5、流体预热通道4、加热通道2、换热通道9,其中具体地参见图1。
[0027]具体实施时,叶轮腔5中设有叶轮6,所述叶轮腔5腔的出口处设有流体输出口8,流体预热通道4的始端连接设有流体输入口7,所述流体预热通道4的末端与所述叶轮腔5的入口连接。
[0028]具体实施时,加热通道2内部设有加热器3,所述加热通道2与所述流体预热通道4间壁式换热;换热通道9与加热通道2首尾连接,以此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通道9与所述叶轮腔5间壁式换热。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预热通道4实现输入流体的预热加热,实现了初步的保温过程,之后在叶轮腔5中被增压输出的同时与换热通道9交换热量构成保温式增压输送过程,避免了流体输送过程的热量损失。
[0029]具体实施时,换热通道9与所述叶轮腔5通过第一换热间壁10间壁式换热。第一换热间壁10为位于叶轮腔5底部的弧面型金属板。加热通道2与所述流体预热通道4通过第二换热间壁11间壁式换热。第二换热间壁11为矩形金属板。具体选材时,第一换热间壁10和第二换热间壁11均为铝合金材料。
[0030]具体实施时,加热器3为市面上主流的电热式加热器。
[0031]具体实施时,流体输入口7设于壳体1外部,所述流体输入口7通过第一弯折管12与所述流体预热通道4的始端连接。换热通道9通过第二弯折管13与叶轮腔5连接。第一弯折管12与第二弯折管13均为U型弯折管,所述第一弯折管12绕跨过加热通道2的始端,所述第二弯折管13绕跨过加热通道2的末端。第一弯折管12和第二弯折管13的设计目的是避开加热
通道2,使得加热通道2减少弯折设计,以此减少阻力。
[0032]具体实施时,壳体1外部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市面上主流的聚氨酯保温层设计,实现壳体的保温。
[0033]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内部的:叶轮腔(5),其中设有叶轮(6),所述叶轮腔(5)腔的出口处设有流体输出口(8);流体预热通道(4),所述流体预热通道(4)的始端连接设有流体输入口(7),所述流体预热通道(4)的末端与所述叶轮腔(5)的入口连接;加热通道(2),所述加热通道(2)内部设有加热器(3),所述加热通道(2)与所述流体预热通道(4)间壁式换热;换热通道(9),所述换热通道(9)与加热通道(2)首尾连接,以此构成循环回路,所述换热通道(9)与所述叶轮腔(5)间壁式换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9)与所述叶轮腔(5)通过第一换热间壁(10)间壁式换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间壁(10)为位于叶轮腔(5)底部的弧面型金属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式流体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其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