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449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7 10:24
给药器底座以上盖总成、下管、泵总成、电池总成和底盖总成为主体。泵总成和电池总成位于下管内部,上盖总成和底盖总成分别位于下管两端。上盖总成设有与可更换药瓶配合的药瓶连接口,还设有与可更换给药头配合的出液接口。上盖总成、下管、泵总成、电池总成和底盖通过卡接等方式组成一个整体。给药器底座可与可更换药瓶、可更换给药头配合使用,将药瓶内的药液快速泵给给药头,同时可防止给药头底座外的液体进入泵总成、电池总成和底盖。电池总成和底盖。电池总成和底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药器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妇科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给药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妇科疾病或肠道疾病患者常常需要使用给药器将药物送达给药部位。目前。给药器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低,用户操作麻烦,耗时久,用户体验较差。为此,需要一种可配合可更换给药头的、能实现快速给药的给药器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换给药头和药瓶的电动给药器底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给药器底座,包括上盖总成、下管、泵总成、电池总成和底盖总成;所述泵总成包括药泵,所述电池总成包括电池。
[0006]所述上盖总成包括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药瓶里的药液可流经进液通道到达泵总成;泵总成的药液可流经出液通道到达给药头总成。
[0007]优选的,所述进液通道一端设有与药瓶配合使用的药瓶连接口,出液通道一端设有与给药头总成配合使用的出液接口
[0008]优选的,上盖总成内部还设有防水压片,防水压片上设有防水泡棉。
[0009]优选的,所述上盖总成还设有若干个数量相同的卡扣和弹簧;所述上盖总成表面还设有密封圈和若干防水环
[0010]所述泵总成还设有泵支架。
[0011]优选的,所述泵支架设有与下管配合的泵支架定位凸台,还设有与电池总成配合的泵支架卡扣;所述泵支架包括与药泵卡接的泵定位卡扣;药泵设有若干与电池总成接触的泵固定片。
[0012]所述电池总成还包括电池支架,
[0013]优选的,所述电池支架设有与泵总成卡接的电池支架内卡扣;电池支架设有与底座总成套接的电池支架定位凸台;电池支架设有与底座总成卡接的电池支架外卡扣。
[0014]所述底盖总成包括底盖和充电口;底盖设有与电池总成卡接的底盖卡孔。
[0015]所述底盖设有电路板和按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给药器底座以上盖总成、下管、泵总成、电池总成和底盖总成为主体。泵总成和电池总成位于下管内部,上盖总成和底盖总成分别位于下管两端。上盖总成设有与可更换药瓶配合的药瓶连接口,还设有与可更换给药头配合的出液接口。上盖总成、下管、泵总成、电池总成和底盖通过卡接等方式组成一个整体。给药器底座可与可更换药瓶、可更换给药头配合使用,将药瓶内的药液快速泵给给药头,同时可防止给药头底座外的液体进入泵总成、
电池总成和底盖。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上盖总成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上盖总成剖面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上盖总成剖面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泵总成剖面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电池总成剖面图;
[0024]图7为本技术的电池总成剖面图;
[0025]图8为本技术的底盖总成剖面图;
[0026]图9为本技术的底盖总成仰视图;
[0027]图10为与本技术配合使用的给药头结构图;
[0028]图中:1、给药器底座;2、上盖总成;21、装饰盖;211、药瓶连接口;212、出液接口;213、防水环;22、防水泡棉23、防水压片;24、密封圈;25、卡扣;26、弹簧;27、进液管;28、出液管;291、进液通道;292、出液通道;3、下管;4、泵总成;41、泵支架;411、泵支架定位凸台;412、泵定位卡扣;413、泵支架卡扣;42、药泵;421、泵固定片;5、电池总成;51、电池支架;511、电池支架内卡扣;512、电池支架定位凸台;513、电池支架外卡扣;52、电池;6、底盖总成;61、底盖;611、底盖卡孔;62、电路板;63、按键;64、充电口;7、给药头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0]实施例1
[0031]给药器底座,包括上盖总成2、下管3、泵总成4、电池总成5和底盖总成6。上盖总成2与给药头总成7间可通过套接、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下管3一端连接上盖总成2,一端连接底盖总成6。泵总成4、电池总成5位于下管3内。
[0032]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总成2可包括装饰盖21,作为上盖总成2的主要载体。所述上盖总成2设有贯通的进液通道291和出液通道292,药瓶里的药液可流经进液通道291到达泵总成4,泵总成4的药液可流经出液通道292到达给药头总成7。进液通道291形式多样,可为装饰盖21内部的管道,一端连接药瓶,一端连接泵总成4。进液通道291也可为一通孔,使药瓶穿过进液通道291直接连接泵总成4。即凡是上盖总成2上能够使药瓶里的药液流至泵总成4的通道,均被视为进液通道291。同理出液通道292可一端连接给药头总成7,一端连接泵总成4,也可为一通孔,使给药头总成7穿过进液通道291直接连接泵总成4。凡是上盖总成2上能够使来自泵总成4的药液流至给药头总成7的通道,均被视为进液通道291
[0033]为便于装配和生产,作为优选,进液通道291连接药瓶一端可设有药瓶连接口211,出液通道292连接给药头总成7一端设有出液接口212。药瓶连接口211和出液接口212可为套接、螺纹连接、卡接等结构形式。
[0034]进液通道291和出液通道292连接泵总成4一端可与泵总成4套接,也可通过管路等
方式连接。未有优选,进液通道291和出液通道292连接泵总成4一端分布设有进液管27和出液管283,进液管27和出液管283外套接有软管。进液管27将来自药瓶的药液导流至药泵总成4,进液管27与药泵总成4间有管路连接。出液管28将来自药泵总成4的药液导流至给药头。
[0035]上盖总成2与给药头总成7间可通过套接、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总成2设有若干个数量相同的卡扣25和弹簧26,卡扣25和弹簧26配合使用,用于卡接给药头。所述上盖总成2表面还设有密封圈24和若干防水环213,密封圈24与下管3配合使用,防水环213与给药头配合使用,防止外部液体进入给药器底座,同时避免内部药液泄露给药器底座外。
[0036]上盖总成2内部还设有防水压片23。防水压片23上设有防水泡棉22,防水压片23将药泵总成4和给药头、药瓶隔绝,避免药液泄露至药泵总成4。
[0037]实施例2
[0038]给药器底座,包括上盖总成2、下管3、泵总成4、电池总成5和底盖总成6。泵总成4包括药泵42,电池总成5包括电池52。
[0039]上盖总成2与给药头总成7间可通过套接、螺纹连接、卡接等方式连接。下管3一端连接上盖总成2,一端连接底盖总成6。泵总成4、电池总成5位于下管3内。
[0040]上盖总成2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给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器底座包括上盖总成(2)、下管(3)、泵总成(4)、电池总成(5)和底盖总成(6);所述泵总成(4)包括药泵(42),所述电池总成(5)包括电池(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总成(2)包括进液通道(291)和出液通道(292);药瓶里的药液可流经进液通道(291)到达泵总成(4);泵总成(4)的药液可流经出液通道(292)到达给药头总成(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道(291)一端设有与药瓶配合使用的药瓶连接口(211),出液通道(292)一端设有与给药头总成(7)配合使用的出液接口(2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上盖总成(2)内部还设有防水压片(23),防水压片(23)上设有防水泡棉(22)。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给药器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总成(2)还设有若干个数量相同的卡扣(25)和弹簧(26);所述上盖总成(2)表面还设有密封圈(24)和若干防水环(2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陈钧史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鸿飞腾业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