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及包含该组合物的外部材料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3月2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
‑
2021
‑
0027130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该组合物的外部材料。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光泽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由于表面纹理的改进而具有优异的美学效果(例如柔软度、奢华度、以及自然度),同时保持等于或优于传统ASA基树脂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并且由于粘弹性的改进而在共挤出产品的制造中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和附着力;以及包含所述低光泽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外部材料。因此,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时,可以显著减少表面外观中的缺陷。
技术介绍
[0004]丙烯酸酯化合物
‑
苯乙烯
‑
丙烯腈共聚物(以下称为“ASA树脂”)具有耐候性、耐老化性、耐化学性、刚性、耐冲击性和加工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诸如汽车、各种商品和建筑材料等各个领域。
[0005]在用于外部材料的ASA树脂的情况下,越来越需要开发低光泽ASA树脂,该树脂可以满足美学要求,而没有塑料的人工感。
[0006]传统上,诸如尼龙等结晶树脂已用作低光泽ASA树脂。然而,在结晶树脂与PVC共挤出以制造外部材料的过程中粘弹性存在差异,导致与单层挤出相比出现外观缺陷。
[0007]在传统ASA树脂的情况下,挤出和注射通常在200℃至24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包含:共计10重量%至50重量%的丙烯酸酯
‑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
‑
1)和丙烯酸酯
‑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
‑
2),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A
‑
1)含有DLS平均粒径为0.05μm至0.2μm或TEM平均粒径为0.04μm至0.14μm的丙烯酸酯橡胶,且所述接枝共聚物(A
‑
2)含有DLS平均粒径为0.33μm至0.5μm或TEM平均粒径为0.28μm至0.45μm的丙烯酸酯橡胶;0重量%至30重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共聚物(B
‑
1),所述共聚物(B
‑
1)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g/mol至160000g/mol;20重量%至70重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共聚物(B
‑
2),所述共聚物(B
‑
2)的重均分子量大于160000g/mol且小于或等于200000g/mol;和0.5重量%至10重量%的聚酰胺树脂(C),所述聚酰胺树脂(C)的熔融温度(Tm)为250℃以上,其中所述接枝共聚物(A
‑
1)的量小于所述接枝共聚物(A
‑
2)的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使用毛细管粘度计在190℃的测量温度和10至2000(1/秒)的剪切速率下测量,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剪切速率为2000(1/秒)时的熔体剪切粘度为310Pa
·
s以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使用旋转流变仪在190℃的测量温度、0.1%的应变和0.1至500(rad/秒)的频率下测量,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在频率为40(rad/秒)时的储能模量(G')为170000Pa以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所述接枝共聚物(A
‑
1)和(A
‑
2)的总重量,所述接枝共聚物(A
‑
1)的含量为10重量%至50重量%,且所述接枝共聚物(A
‑
2)的含量为50重量%至90重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酯
‑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
‑
1)包含40重量%至60重量%的DLS平均粒径为0.05μm至0.2μm或TEM平均粒径为0.04μm至0.14μm的丙烯酸酯橡胶、25重量%至45重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10重量%至20重量%的乙烯基氰化合物;所述丙烯酸酯
‑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
‑
2)包含40重量%至60重量%的DLS平均粒径为0.33μm至0.5μm或TEM平均粒径为0.28μm至0.45μm的丙烯酸酯橡胶、25重量%至45重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10重量%至20重量%的乙烯基氰化合物;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共聚物(B
‑
1)包含65重量%至80重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20重量%至35重量%的乙烯基氰化合物;且所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共聚物(B
‑
2)包含65重量%至80重量%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和20重量%至35重量%的乙烯基氰化合物。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丙烯酸酯
‑
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
‑
乙烯基氰化合物接枝共聚物(A
‑
1)的含量为9重量%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多恩,赵旺来,李大雄,金泰勋,朴春浩,安勇希,张正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