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装置及瓣膜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413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瓣膜装置及瓣膜装置系统。在本申请提供的瓣膜装置中,在瓣膜装置被输送至指定位置后,第一支架处于展开状态,呈筒状的第一子段贴合左心室中流出道的内壁,呈筒状的第三子段贴合升主动脉的内壁,环设人工生物瓣的第二子段固定在原升主动脉瓣位置处,设置于第三子段靠近第二子段一端的锚定件插入原生瓣膜与主动脉内壁之间的主动脉窦,通过设置各锚定件沿第三子段的周向均匀排布,能够增大各主动脉窦插入有锚定件的几率,从而能够提高瓣膜装置与原升主动脉瓣所在位置处的固定强度,进而提高主动脉瓣置换的成功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瓣膜装置及瓣膜装置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瓣膜装置及瓣膜装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瓣指的是位于左心室与升主动脉之间的瓣膜,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在心脏收缩时主动脉瓣处于打开状态,使得血液能够从左心室流向升主动脉,在心脏舒张时主动脉瓣处于闭合状态,以保障升主动脉内的血液不会反流回左心室。
[0003]在主动脉瓣发生病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主动脉瓣反流的问题,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从左心室流出的部分血液会反流回左心室,在反流的血液量较大的情况下,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0004]目前,抑制主动脉瓣反流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将原生的主动脉瓣置换为人工瓣膜装置,但是,在主动脉瓣置换的过程中,现有人工瓣膜装置与原升主动脉瓣所在位置处的固定强度较弱,人工瓣膜固定难度大,导致主动脉瓣置换的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瓣膜装置及瓣膜装置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主动脉瓣置换过程中瓣膜装置固定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瓣膜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人工生物瓣和至少两个锚定件;第一支架包括依次连接一体成型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和第三子段,第二子段环设人工生物瓣,在第一支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子段、第二子段和第三子段均呈筒状;锚定件设置于第三子段靠近第二子段的一端,各锚定件沿第三子段的周向均匀排布。
[0007]第二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瓣膜装置系统,包括: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瓣膜装置和用于输送瓣膜装置的输送装置;在输送阶段,瓣膜装置被压缩安装于输送装置内;在输送装置到达指定位置后,瓣膜装置中第一支架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和第三子段依次脱离输送装置,使得第一子段、第二子段和第三子段处于成筒状的展开状态,设置于第三子段靠近第二子段一端的锚定件插入指定目标。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在本申请提供的瓣膜装置中,在瓣膜装置被输送至指定位置后,第一支架处于展开状态,呈筒状的第一子段贴合左心室中流出道的内壁,呈筒状的第三子段贴合升主动脉的内壁,环设人工生物瓣的第二子段固定在原升主动脉瓣位置处,设置于第三子段靠近第二子段一端的锚定件插入原生瓣膜与主动脉内壁之间的主动脉窦,通过设置各锚定件沿第三子段的周向均匀排布,能够增大各主动脉窦插入有锚定件的几率,从而能够提高瓣膜装置与原升主动脉瓣所在位置处的固定强度,进而提高主动脉瓣置换的成功率。
[0009]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0]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瓣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瓣膜装置中第一支架的第三子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2随时第三子段的仰视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1

第一支架;11

第一子段;12

第二子段;13

第三子段;131

连接部;2

人工生物瓣;3

锚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0013]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实现为本
所支持其他特征、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等。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该术语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可以实现为“A”,或者实现为“B”,或者实现为“A和B”。
[0014]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5]目前,在主动脉瓣置换的过程中,现有人工瓣膜装置与左心室、升主动脉之间的固定强度较弱,人工瓣膜固定难度大,导致主动脉瓣置换的成功率较低。
[0016]而且,在主动脉瓣置换的过程中,造影是通过X射线完成的,造影显示的是平面图像,主动脉窦的结构难以清楚展示,使得操作人员需要频繁旋转瓣膜装置,使得瓣膜装置的锚定件插入对应的主动脉窦中,这增大了主动脉瓣置换的难度,进一步降低了主动脉瓣置换的成功率。
[0017]本申请提供的瓣膜装置及瓣膜装置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0018]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或结合,对于不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术语、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的实施步骤等,不再重复描述。
[00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瓣膜装置,该瓣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瓣膜装置包括:包括:第一支架1、人工生物瓣2和至少两个锚定件3。
[0020]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包括依次连接一体成型的第一子段11、第二子段12和第三子段13,第二子段12环设人工生物瓣2,在第一支架1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子段11、第二子段12和第三子段13均呈筒状;锚定件3设置于第三子段13靠近第二子段12的一端,各锚定件3沿第三子段13的周向均匀排布。
[0021]在本申请提供的瓣膜装置中,在瓣膜装置被输送至指定位置后,第一支架1处于展开状态,呈筒状的第一子段11贴合左心室中流出道的内壁,呈筒状的第三子段13贴合升主动脉的内壁,环设人工生物瓣2的第二子段12固定在原升主动脉瓣位置处,设置于第三子段13靠近第二子段12一端的锚定件3插入原生瓣膜与主动脉内壁之间的主动脉窦,通过设置各锚定件3沿第三子段13的周向均匀排布,能够增大各主动脉窦插入有锚定件3的几率,从而能够提高瓣膜装置与原升主动脉瓣所在位置处的固定强度,进而提高主动脉瓣置换的成功率。
[0022]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主动脉瓣膜置换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瓣膜装置的工作原理。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支架1包括依次连接一体成型的第一子段11、第二子段12和第三子段13,处于展开状态呈筒状的第一子段11、第二子段12和第三子段13连接形成呈筒状的第一支架1。
[0023]如图1所示,位于第一支架1中部的第二子段12环设人工生物瓣2,人工生物瓣2用于代替原生的主动脉瓣,第三子段13靠近第二子段1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锚定件3,且各锚定件3沿第三子段13的周向均匀排布。本申请实施例中,指定位置为左心室的流出道和升主动脉连通处,包括部分左心室的流出道、原升主动脉瓣和部分升主动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人工生物瓣(2)和至少两个锚定件(3);所述第一支架(1)包括依次连接一体成型的第一子段(11)、第二子段(12)和第三子段(13),所述第二子段(12)环设所述人工生物瓣(2),在所述第一支架(1)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子段(11)、所述第二子段(12)和所述第三子段(13)均呈筒状;所述锚定件(3)设置于所述第三子段(13)靠近所述第二子段(12)的一端,各所述锚定件(3)沿所述第三子段(13)的周向均匀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段(13)的周向均匀排布有至少六个所述锚定件(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件(3)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子段(13)连接,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三子段(13)且朝向所述第二子段(12);所述锚定件(3)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子段(12)的径向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段(11)、所述第二子段(12)和所述第三子段(13)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子段(11)和所述第三子段(13)的最大径向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子段(12)的径向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子段(11)靠近所述第二子段(12)的方向,所述第一子段(11)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沿所述第三子段(13)几何中心所在平面指向所述第二子段(12)径向平面的方向,所述第三子段(13)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炳跃呙小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