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87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其包括:转换井单元;为实现节能减排目的,让雨水直接进入雨水管网,不进入事故水池压力排放,特在事故污废水的排放以及收集方式上进行调整,新增一套转换井单元,平时关闭进入事故水池的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可使雨水重力流入雨水管网实现排放,事故时,关闭雨水管网的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开启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使事故水进入事故水池,为避免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故障无法关闭,导致有毒有害废泄露,特设置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增加安全系数,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平时开启,当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故障无法关闭时,须关闭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门井。门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尤其是涉及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厂房中的化学品库、危废品库以及燃料源厂房等类似的有化学危险品或燃料贮藏的建筑物,多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工艺的危险性较高,环境风险隐患大,当发生非正常工况或事故状态时,容易引来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而企业水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工厂出现生产事故后,会在短时间内排放大量高浓度且PH值波动大的有机废水或有毒有害废水,这些废水若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系统,会给运行中的生物处理系统带来很高的冲击负荷,造成的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有时会造成致命的破坏,为避免事故水对污水处理系统带来的影响,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厂设置事故水池,用来贮存事故废水。
[0003]现有的事故水池在事故时收集有毒有害废水,雨季非事故时收集雨水,由于事故水池一般应保持放空状态,保证其在特殊时间段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清空水池雨水还需抽排至雨水管网;现有技术对于事故水池的建设不够合理,目前企业的事故水池未能保持常空状态,也未作为专池专用,使得企业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建设滞后,为企业自身留下较大的水环境风险隐患,一旦出现较大的事故,可能无法有效拦截、收集、处理废水,导致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其包括:排水沟、与排水沟相连接的事故水池、转换井单元和控制系统;
[0006]所述事故水池,用于贮存事故废水;
[0007]所述转换井单元,用于控制事故废水和/或非事故废水的流向;所述转换井单元包括在排水沟与事故水池之间设置的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
[0008]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开启或关闭进而形成各自独立的流动通道,从而完成事故废水和/或非事故废水的排放收集处理。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与仓库的排污管道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事故废水为有毒有害废水。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非事故废水为雨水。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排水沟与事故水池之间的污水管,所述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设置于污水管上。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污水管相连接的雨水管,所述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设置于雨水管上。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与雨水管相连接的雨水管网,所述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设置于雨水管网上。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包括阀门井本体、第一阀门;
[0016]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排水管与雨水管的连接管段上;
[0017]所述阀门井本体设置于地下;所述雨水管贯穿设置于阀门井本体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井本体的形状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圆柱形、矩形以及现有其他形状。
[0019]优选地,所述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包括第二阀门;
[0020]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两个污水管之间;
[0021]所述污水管贯穿设置于阀门井本体内。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包括第三阀门;
[0023]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于两个雨水管网之间;
[0024]所述雨水管网贯穿设置于阀门井本体内。
[0025]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井本体的顶部还设置有顶盖。
[0026]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污水管支路上的溢流井,用于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故障无法开启或污水管堵塞时事故废水的临时收集仓。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溢流井上的若干个排水管,实现溢流井与污水管的连接。
[0028]进一步地,还包括雨水收集池,用于对逆流的事故污水进行收集处理;
[0029]所述雨水收集池通过排水管与雨水管网连接。
[0030]进一步地,还包括室外管道阀门井,用于事故废水的抽排排放;
[0031]所述室外管道阀门井包括排污管、排污阀门;
[0032]所述排污管贯穿设置于阀门井本体中;
[0033]所述排污阀门设置于两个排污管之间。
[0034]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污水管、雨水管、雨水管网、排水管以及排污管上设置的若干个排水检查井,用于相邻管道连接以及清理检查的作用;
[0035]所述排水检查井设置于管道的变向处、汇流处、变径处以及变坡处。
[0036]进一步地,还包括罐车,所述罐车通过水泵与事故水池和/或溢流井连接,用于抽排运送至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水质处理。
[0037]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可以独立调节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室外管道阀门井以及室外管道阀门井的开启与关闭。
[00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为实现节能减排目的,让雨水直接进入雨水管网,不进入事故水池压力排放,特在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方式上进行调整,新增一套转换井单元,具体为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分别设置在雨水管、污水管和雨水管网上,控制系统控制上述阀门井的启闭,形成事故废水和雨水的专用通道,平时关闭进入事故水池的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可使雨水重力流入雨水管网实现排放,事故时,关闭雨水管网的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开启第二地面操作阀
门井,使事故水进入事故水池,当事故时,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故障无法关闭时,须关闭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避免有毒有害废水进入雨水管网,危害环境,第三地面阀门的设置是为了增加安全系数,平时为开启状态,只在事故时,且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无法关闭的状态下才关闭。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还增加了如下应急措施:
[0041]1.通过设置溢流井,当事故时,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发生故障或污水管堵塞,溢流井作为事故废水的应急收集仓,以免发生水环境事件。
[0042]2.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池,当事故时,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无法关闭,则需关闭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事故废水逆流至雨水收集池,可抽送至事故水池,以免事故废水进入雨水管网,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4]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A

A方向上的剖视图;
[0046]图3为本专利技术阀门井的俯视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排水沟、与排水沟相连接的事故水池、转换井单元和控制系统;所述事故水池,用于贮存事故废水;所述转换井单元,用于控制事故废水和/或非事故废水的流向;所述转换井单元包括在排水沟与事故水池之间设置的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开启或关闭进而形成各自独立的流动通道,从而完成事故废水和/或非事故废水的排放收集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排水沟与事故水池之间的污水管,所述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设置于污水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污水管相连接的雨水管,所述第一地面操作阀门井设置于雨水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雨水管相连接的雨水管网,所述第三地面操作阀门井设置于雨水管网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事故污废水的排放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污水管支路上的溢流井,用于第二地面操作阀门井故障无法开启或污水管堵塞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峰姚一凡郗梦寒李园芳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规划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