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64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包括下模具,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组件,上模组件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两个上模块对称设置于下模具的底部,上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下模具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槽,导杆的外壁与导槽的内腔滑动套接,导杆的一侧与导槽内壁的一侧相贴合,导槽内壁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倒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下模具、上模组件和连接板的设置方式,上模组件包括两个上模块,上模块通过连接组件滑动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部,并且在下模具和导杆的作用下,上模组件与下模具分离,就可以使两个上模块分离,从而便于对料头进行清理,进而提高其使用性能。进而提高其使用性能。进而提高其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包胶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极柱一端直接与汇流排连接,另一端或与外部导体连接,或与电池组中相邻的单体电池的一极连接的部件,真空极柱在生产的时候需要在其外部注塑一层防护套,即使用包胶模具对其进行加工,但是包胶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的时候,料头容易卡接在上模具的进料孔中,从而影响后续真空极柱的加工,进而存有一定的缺陷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上模组件通过连接组件滑动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部;
[0005]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两个上模块,两个所述上模块对称设置于下模具的底部,所述上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所述下模具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槽,所述导杆的外壁与导槽的内腔滑动套接。
[0006]优选的,所述导杆的一侧与导槽内壁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导槽内壁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倒角。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板底部的两侧,所述上模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滑动套接于连接杆的外壁,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两个连接套筒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所述连接杆外壁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定位套筒滑动套接。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块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另一侧的底部滑动穿插套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外壁的一段与连接杆螺纹穿插套接。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上模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与滑槽的内腔滑动套接。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上模块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与进料槽相匹配的进料孔。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利用下模具、上模组件和连接板的设置方式,上模组件包括两个上模块,上模块通过连接组件滑动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部,并且在下模具和导杆的作用下,上模组件与下模具分离,就可以使两个上模块分离,从而便于对料头进行清理,进而提高其使用
性能;
[0014](2)本技术利用连接组件的设置方式,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套筒、弹簧和滑块,在连接杆、连接套筒、弹簧和滑块的作用下可以使上模块在连接板的底部稳定滑动,切弹簧可以给两个上模块一个弹力,以便于其后续合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连接杆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下模具;2、上模组件;21、上模块;22、导杆;23、导槽;3、连接板;4、连接组件;41、连接杆;42、连接套筒;43、弹簧;44、固定块;45、第一固定螺栓;46、定位套筒;47、第二固定螺栓;48、滑块;4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包括下模具1,下模具1的顶部设置有上模组件2,上模组件2上设置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4,上模组件2通过连接组件4滑动连接于连接板3的底部。
[0022]上模组件2包括两个上模块21,两个上模块21对称设置于下模具1的底部,上模块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22,导杆22和导槽23均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下模具1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槽23,导槽23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上模块21上升时,导杆22首先在导槽23内部上升一定的距离,然后与其内壁相贴合,对上模块21导向,导杆22的外壁与导槽23的内腔滑动套接,导杆22的一侧与导槽23内壁的一侧相贴合,导槽23内壁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倒角,切导杆22的底部呈圆弧光滑形状,从而上模组件2与下模具1合模时,导杆22便于从而导槽23上的倒角处插进导槽23中,两个上模块21相对的一侧开设有进料槽,从而两个上模块21分离时,便于将进料槽内部的料头取出,连接板3的顶部开设有与进料槽相匹配的进料孔。
[0023]连接组件4包括两个连接杆41,连接杆41设置于连接板3底部的两侧,上模块2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42,连接套筒42滑动套接于连接杆41的外壁,连接杆41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弹簧43,弹簧43可以通过连接套筒42给上模块21一个弹力,从而上模块21与下模具1分离,保持两个上模块21的稳定性,弹簧43位于两个连接套筒42之间,连接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固定块44,固定块44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46,连接杆41外壁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定位套筒46滑动套接,固定块44一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栓45,固定块44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5与连接板3固定连接,固定块44另一侧的底部滑动穿插套接有第二固定螺栓47,第二固定螺栓47外壁的一段与连接杆41螺纹穿插套接,连接板3的底部
开设有两个滑槽49,滑块48和连接杆41可以保证上模块21在连接板3底部滑动的稳定性,上模块2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48,滑块48的外壁与滑槽49的内腔滑动套接。
[0024]本技术工作原理:当上模组件2上升与下模具1分离的时候,连接板3和上模块21带动导杆22在下模具1上的导槽23内部上升,直至导杆22的一侧与导槽23内壁的一侧相贴合,此时两个上模块21上升一定的距离与产品分离,然后再导杆22和导槽23的限定下,两个上模块21相背运动,直至导杆22与下模具1上的导槽23分离,两个上模块21分离,就可以便捷对料头进行清理。
[00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部设置有上模组件(2),所述上模组件(2)上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组件(4),所述上模组件(2)通过连接组件(4)滑动连接于连接板(3)的底部;所述上模组件(2)包括两个上模块(21),两个所述上模块(21)对称设置于下模具(1)的底部,所述上模块(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22),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槽(23),所述导杆(22)的外壁与导槽(23)的内腔滑动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2)的一侧与导槽(23)内壁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导槽(23)内壁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极柱包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两个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设置于连接板(3)底部的两侧,所述上模块(2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42),所述连接套筒(42)滑动套接于连接杆(41)的外壁,所述连接杆(41)的外壁滑动套接有弹簧(43),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世铭曹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景光精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