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8360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促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促渗组合物包括海茴香发酵液、野大豆籽提取物、油脂和增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促渗组合物通过海茴香发酵液、野大豆籽提取物、油脂和增稠剂复配,增加了促渗维度,从单一的促渗透作用,改进为水合作用、相似相溶作用和结构变化作用多维促渗,从而提高了对多酚类成分的促渗效率。了对多酚类成分的促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化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促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相关附属器组成,面积约为1.5

2m2。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充当着帮助阻挡外界有害侵袭、保护机体、防止水分或营养物质流失的重要角色。皮肤中的表皮处于最外层,内含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等几部分,其中角质层细胞结构致密,可以帮助减少水分流失,且角质层中存在角蛋白纤维,降解后可形成氨基酸、乳酸等成分,有效帮助角质层锁水保湿,其理化性质的稳定是皮肤发挥屏障作用的重要标志。但也正是这种强有力的屏障作用,会成为皮肤吸收功效成分的阻碍。活性成分的经皮渗透主要通过表皮途径和表皮附属器途径两种。表皮途径包括细胞内途径和细胞间途径,这种过程首先需要与皮脂层融合,在深入基底层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的亲水/亲油分配过程。而经皮肤附属器途径主要指通过毛囊、皮脂腺进入到真皮层中。这种渗透途径只适用于分子量小且能够在水溶液中解离的离子型化合物,对于脂溶性或分子量较大的活性成分(如多酚类成分),则渗透率低。因此,如何能提高表皮吸收途径,提高油溶性或大分子活性物的渗透率,对于提升化妆品中功效原料的利用率,加强化妆品的护肤功效,具有重大意义。
[0003]多酚类成分在功效化妆品领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苯二酚类物质具有美白的功效,单宁类物质则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由氧自由基带来的衰老问题,葡萄多酚类成分有助于对抗炎症因子,起到修复、舒缓皮肤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化学促渗剂有氮酮、表面活性剂等,但渗透效果有待提升,且本身有一定刺激性。因此,如何提高多酚类成分的经皮渗透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促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综合了水合机理、相似相溶机理与结构变化机理,多维度促渗,提高对多酚类成分的经皮渗透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促渗组合物,包括海茴香发酵液、野大豆籽提取物、油脂和增稠剂。
[0006]促进皮肤吸收的机理主要包括:水合机理、相似相溶机理、结构变化机理。水合机理:当提高角质层细胞中含氮物质的水合能力之后,角质细胞吸水膨胀,原本致密排布的细胞,其紧密程度发生变化,使得细胞间的空隙增加,从而有助于提高水溶性活性物以及极性活性物的渗透率。相似相溶机理:主要利用与皮肤类似的酯类溶剂,提高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效率,但由于皮肤角质层下方的活性层为水溶性通道,如活性物仅能在油脂中溶解,则不利于活性成分进一步向基底层传递,因此,这一原理要求活性物的水油分配系数需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渗透到表皮深层中。结构变化机理:主要利用了促渗成分可改变角质层中类脂
质的排列有序性,使得类脂质可以流化,从而增加功效成分的渗透性。常用的化学促渗剂例如氮酮、表面活性剂大多是利用结构变化机理提高活性物的渗透作用,但渗透效果有待提升,且有一定刺激性。
[0007]在本专利技术促渗组合物中,海茴香发酵液成分中含有水、多糖、植酸等水溶性成分,同时添加了油溶性的野大豆籽提取物以及油脂。皮肤具有亲脂亲水双亲性,本专利技术促渗组合物中水分子粘附在皮肤表面,与表皮发生水合作用,增加了水溶性成分的透过率,而海茴香发酵液成分中所含有的多糖、植酸类成分能够加强水合作用;同时,水相的存在增加了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对于活性成分的吸收。促渗组合物中的野大豆籽提取物与角质层细胞脂质双分子层亲和,改变脂质的组成和双分子层的紧密排列结构,从而改变脂质层的流动性,增加了角质层的透过性。同时,促渗组合物中含有油脂,根据相似相溶的机理能够增加对油溶性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与单一的促渗成分相比,本专利技术促渗组合物的构建除考虑了活性成分在皮肤角质层中的吸收和分配,进一步考虑了活性成分在皮肤中需经历多次亲水/亲脂的再分配过程,增加了促渗维度,从单一的促渗透作用,改进为水合作用、相似相溶作用和结构变化作用多维促渗,从而提高了对多酚类成分的促渗效率。促渗组合物中的增稠剂可以稳定促渗组合物,不会出现长期放置后,油水分离现象,使得成分不均匀,导致促渗组合物功效不稳定。本专利技术促渗组合物对于在水中难溶的鞣花酸、白藜芦醇等成分,可以通过在促渗组合物中包裹的方式,被皮肤吸收。
[0008]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海茴香发酵液50

80%,野大豆籽提取物2

5%、油脂5

20%和增稠剂0.2

0.5%。更为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海茴香发酵液60

80%,野大豆籽提取物2

5%、油脂10

20%和增稠剂0.2

0.5%。最为优选地,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海茴香发酵液75

80%,野大豆籽提取物2

5%、油脂15

20%和增稠剂0.2

0.5%。
[0009]优选地,所述油脂包括角鲨烷、葡萄籽油、霍霍巴籽油、白池花籽油、乳木果树果脂、异壬酸异壬酯、辛基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采用与皮肤组成相近的亲肤油脂,更利于对油溶性活性成分的透皮吸收。
[0010]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包括黄原胶、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促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所述海茴香发酵液和所述增稠剂混合,得到水相;
[0013]将所述野大豆籽提取物和所述油脂混合,得到油相;
[0014]将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混合,乳化均质,得到所述促渗组合物。
[0015]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促渗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将所述增稠剂分散于所述海茴香发酵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水相;
[0017]将所述野大豆籽提取物和所述油脂混合,得到油相;
[0018]在70

75℃条件下,将所述油相与所述水相混合,以6000

8000r/min进行乳化均质,乳化时间为1

3min,得到所述促渗组合物。
[001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促渗组合物制备用于促进活性物质经皮渗透吸收的组合物中的应用。
[0020]优选地,所述活性物质包括多酚类化合物。
[0021]优选地,所述活性物质包括白藜芦醇、苯乙基间苯二酚、鞣花酸、根皮素、光甘草定、丹皮酚中的至少一种。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促渗组合物在制备化妆品或外用皮肤制剂中的应用中的应用。
[0023]优选地,所述促渗组合物的添加量为0.1

10wt%。更为优选地,所述促渗组合物的添加量为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海茴香发酵液、野大豆籽提取物、油脂和增稠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海茴香发酵液50

80%,野大豆籽提取物2

5%、油脂5

20%和增稠剂0.2

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包括角鲨烷、葡萄籽油、霍霍巴籽油、白池花籽油、乳木果树果脂、异壬酸异壬酯、辛基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渗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黄原胶、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铵/VP共聚物、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5.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促渗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梦雅何敬愉李楚忠林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