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华林专利>正文

带保护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46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保护穿刺针。它由手柄(1)活套于转轮(4)外,转轮(4)活套于内套(9)外,内套(9)与刺针(10)上端固接,刺针(10)内滑套有护头(7);护头上端的凸台(7-2)中设有受顶簧(6)顶动的定销(5),定销(5)与转轮(4)内腔设置的纵向槽(4-1)、弧形滑槽(4-2)和锥面(4-3)结构相配合,在内套扭簧(3)和护头顶端压簧(2)的作用下,分四个位置的活动来控制护头的伸缩,在穿刺针进入腹(胸)腔后达到保护内脏器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医院广泛使用的普通穿刺器比较,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腔手术穿刺器械,具体是一种带保护穿刺针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141262Y公开了一种“安全型胸腹腔穿刺针”,它由带针锋的外套针和穿在其内的钝头空心芯针构成,两者之间设有定位机构。穿刺针进入胸腹腔后,进行调整,使钝头空心芯从外套针内探出,达到保护内脏器官的目的。但该穿刺针仍然没有解决刺入瞬间力量难以控制而造成伤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不带保护的穿刺针医生操作不便,难以控制,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刺破体腔瞬间护头迅即伸出挡在刺针前,对腔内组织有效保护的穿刺针。本技术的带保护穿刺针,包括刺针和护头,两者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手柄活套于转轮外,转轮活套于内套外,内套与刺针上端固接,刺针内滑套有护头;所述的刺针下端有成120°分布的三叉孔,刺针上端有内套,套侧开设有纵向滑缝,套内壁有与手柄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护头下端成120°分布的三叉插入三叉孔,护头上端有凸台,凸台中有横向小孔,孔中设有受顶簧顶动的定销伸入刺针的纵向滑缝,护头顶端连接有压簧;所述的转轮有与内套配合的内腔并套于内套上,腔壁设有扭簧,扭簧的下端与腔壁固定,上端有径向弯头伸入内套的纵向滑缝,腔壁设一条纵向槽,带坡口的弧形滑槽和相邻的锥面;所述的手柄内腔顶部有凸环,手柄通过环周的外螺纹与内套连接,并将护头压簧压紧。本技术以护头定销与转轮内腔槽、面结构相配合,在三个弹簧的作用下,将定销限定在四个位置上来控制护头的伸缩,达到保护目的。本技术与医院广泛使用的普通穿刺器比较,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3转轮4右转9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转轮4的内部结构及定销四个位置的示意图;图4是定销位置IV→位置I的示意图;图5是定销位置I→位置II的示意图;图6是定销位置II→位置的示意图;图7是定销位置→位置IV的示意图;图8是图1穿刺头部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保护穿刺针,由手柄1、转轮4、护头7和固接有内套9的刺针10四大部件组成。刺针10下端有成120°分布的三叉孔10-1,刺针上端是有三阶梯凸台的内套9,凸台上、中阶开设有纵向滑缝9-2,凸台上阶内有与手柄1配合的内螺纹。护头7下端有成120°分布的三叉7-1(见图8),护头上端有凸台7-2,凸台中有横向小孔,孔中依次设定销5、顶簧6和固定螺钉8,护头顶端连接有压簧2。见图2、图3,所述的转轮4有与内套9配合的内腔,上阶腔壁设有扭簧3,扭簧的下端与腔壁固定,上端有径向弯头3-1,中阶腔壁设一条纵向槽4-1和带坡口的弧形滑槽4-2。所述的手柄1内腔顶部有凸环,环周有外螺纹。装配时,护头7插入带内套5的剌针10,定销5伸在纵向滑缝9-2中;套上转轮4,让扭簧的径向弯头3-1伸入内套的纵向滑缝9-2;将手柄1与内套5拧紧即连成一体,将护头顶端压簧2压紧。护头7在压簧2作用下向下弹出,内藏住穿刺针。如向上推动护头,即可露出穿刺针。在护头7上部装的定销5,在压簧6的作用下抵紧转轮4内壁。转轮4可右旋转动,并可在扭簧3作用下转回原位。在使用本穿刺针做腹(胸)腔手术时,首先右旋拧动转轮4,此时,安装在护头7中的定销5滑过弧形滑槽4-2和坡口,落入转轮4的纵向槽4-1中使转轮4停止转动,穿刺针进入工作准备状态,完成图3和图5所示由位置I进入位置II。穿刺针工作时,将护头抵紧人体待穿刺部位,向下按动手柄1,护头逐渐后退,露出穿刺针10,剌入腹(胸)腔内。由于护套后退,使定销5顺锥面4-3脱出转轮的槽4-1外,完成图3和图6所示由位置II到位置 。同时,在扭簧3的作用下,转轮4转回初始状态,定销5和转轮的相对位置也由到IV,见图3和图7。当穿刺针穿过皮层瞬间,由于突然失去阻力,护套头部瞬即在弹簧2的作用下弹出到穿刺针前,挡住穿刺针。同时,定销5也由位置IV通过锥面4-3滑至位置I,见图3和图4。由于安装于护套上的定销5已被台阶挡住,护套不能后退,即使穿刺针来不及停止,触及内脏器官的也只是护套而不是穿刺针,起到了切实的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带保护穿刺针,包括刺针(10)和护头(7),两者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手柄(1)活套于转轮(4)外,转轮(4)活套于内套(9)外,内套(9)与刺针(10)上端固接,刺针(10)内滑套有护头(7);所述的刺针(10)下端有成120°分布的三叉孔(10-1),刺针上端有内套(9),套侧开设有纵向滑缝(9-2),套内壁有与手柄(1)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护头(7)下端成120°分布的三叉(7-1)插入三叉孔,护头上端有凸台(7-2),凸台中有横向小孔,孔中设有受顶簧(6)顶动的定销(5)伸入刺针的纵向滑缝(9-2),护头顶端连接有压簧(2);所述的转轮(4)有与内套(9)配合的内腔并套于内套上,腔壁设有扭簧(3),扭簧的下端与腔壁固定,上端有径向弯头(3-1)伸入内套的纵向滑缝(9-2),腔壁设一条纵向槽(4-1),带坡口的弧形滑槽(4-2)和相邻的锥面(4-3);所述的手柄(1)内腔顶部有凸环,手柄通过环周的外螺纹与内套连接,并将护头压簧(2)压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保护穿刺针。它由手柄(1)活套于转轮(4)外,转轮(4)活套于内套(9)外,内套(9)与刺针(10)上端固接,刺针(10)内滑套有护头(7);护头上端的凸台(7-2)中设有受顶簧(6)顶动的定销(5),定销(5)与转轮(4)内腔设置的纵向槽(4-1)、弧形滑槽(4-2)和锥面(4-3)结构相配合,在内套扭簧(3)和护头顶端压簧(2)的作用下,分四个位置的活动来控制护头的伸缩,在穿刺针进入腹(胸)腔后达到保护内脏器官的目的。本技术与医院广泛使用的普通穿刺器比较,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A61B17/34GK2621616SQ03231669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王华林, 包国华 申请人:王华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保护穿刺针,包括刺针(10)和护头(7),两者滑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手柄(1)活套于转轮(4)外,转轮(4)活套于内套(9)外,内套(9)与刺针(10)上端固接,刺针(10)内滑套有护头(7);所述的刺针(10)下端有成120 °分布的三叉孔(10-1),刺针上端有内套(9),套侧开设有纵向滑缝(9-2),套内壁有与手柄(1)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护头(7)下端成120°分布的三叉(7-1)插入三叉孔,护头上端有凸台(7-2),凸台中有横向小孔,孔中设有受顶 簧(6)顶动的定销(5)伸入刺针的纵向滑缝(9-2),护头顶端连接有压簧(2);所述的转轮(4)有与内套(9)配合的内腔并套于内套上,腔壁设有扭簧(3),扭簧的下端与腔壁固定,上端有径向弯头(3-1)伸入内套的纵向滑缝(9-2),腔 壁设一条纵向槽(4-1),带坡口的弧形滑槽(4-2)和相邻的锥面(4-3);所述的手柄(1)内腔顶部有凸环,手柄通过环周的外螺纹与内套连接,并将护头压簧(2)压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林包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华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