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333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3
本申请公开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和方法,用于在指定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和/或出入库输送线之间输送货物。所述货物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载货台机构;所述载货台机构包括第一载货台、第二载货台和安装架,所述第一载货台和第二载货台在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的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二载货台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所述至少一个载货台机构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升降,能够对接相同和/或不同高度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在所述至少一个载货台机构升降输送货物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载货台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旋转,以避让另一载货台机构;从而能够采用多个载货台机构同时输送货物,提高了自动仓储系统的货物输送及出入库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物流
,特别是涉及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提升机在进行货物出入库作业时,由于只有一个载货台对接自动化立体库的一排货架上各个层位的层间线,并由提升机带动该载货台独立地上下运行,与其他层的层间线和/或出入库输送线对接,对货物进行换层和/或出入库。这种货物输送方式存在如下缺点:一方面不能同时进行货物的出库和入库作业;另一方面也不能同时对两个不同层位的层间线进行取放货作业,从而由于提升机的低效运行,制约着货物出入库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0003]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自动仓储系统的货物输送及出入库效率,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货物输送系统及自动化的出入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货物的出入库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及货物输送方法。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货物输送系统,用于在指定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和/或出入库输送线之间输送货物,所述货物输送系统包括:
[0006]至少一个载货台机构;所述载货台机构可移动地连接于支撑柱,能够对接相同和/或不同高度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
[0007]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沿第一方向驱动所述载货台机构;
[0008]所述第一方向为货物在不同高度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和/或出入库输送线之间的输送方向;
[0009]所述载货台机构包括第一载货台、第二载货台和安装架,所述第一载货台和第二载货台在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的方向上依次排布;
[0010]所述第一载货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载货台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所述安装架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撑柱。
[0011]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货台机构上设有输送装置以及驱动所述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配置为输送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
[0012]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货物输送系统包括多个载货台机构时,所述多个载货台机构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方向为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的方向,所述多个载货台机构分别由各自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以使多个载货台机构能够独立的沿第一方向移动。
[0013]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载货台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所述第二载货台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旋转,配置为使所述第二载货台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一位置,配置为允许货物在所述第
一载货台和所述第二载货台之间转运;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配置为允许货物在第一载货台上容置,所述第二位置是所述第二载货台位于第一载货台的下方。
[0014]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一个载货台机构的第二载货台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另一载货台机构的第一载货台的垂直投影方向上;当两个载货台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相互交错时,两个载货台机构的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
[0015]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载货台机构在指定层间线的货物出入口和/或出入库输送线之间沿货物进出方向输送货物时,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一位置,货物在第一载货台与第二载货台之间转运,以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
[0016]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载货台机构沿第一方向输送货物时,若与另一载货台机构互相交汇,则两个互相交汇的载货台机构的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使所述第二载货台位于第一载货台的下方。
[0017]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载货台机构在第二方向上与另一载货台机构互相交汇,在两个载货台机构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其中,第一阈值是在第一方向上互相交汇的两个载货台机构之间不发生碰撞的安全距离,可任意调整。
[0018]应理解为,所述载货台机构从指定的层间线和/或出入库输送线上接收到货物后,需要在第一方向上输送货物时,若存在另一载货台机构与之交汇,则在所述载货台机构接收到货物后,可立即将货物容置在第一载货台上,将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或者在所述载货台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一段时间后,再将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只要保证两个互相交汇的载货台机构之间不发生碰撞即可。
[0019]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载货台机构在第一方向上输送货物,与另一载货台机构交汇结束后,两个不再交汇的载货台机构的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一位置,或者当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需要在第一载货台与第二载货台之间转运时,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一位置。
[0020]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两个载货台机构在交汇时或距离较近时互相碰撞,还设有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载货台机构的第二载货台在旋转至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的过程中,与另一载货台机构上第一载货台上的货物不发生碰撞的安全距离,从而当两个载货台机构足够靠近时,避免其中一个载货台机构的第二载货台旋转时,与另一载货台机构上载置的货物发生碰撞。
[0021]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载货台机构在第一方向上相向而行至互相交汇,当二者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载货台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使所述第二载货台容置于所述第一载货台的下方。
[0022]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两个载货台机构在第一方向上交汇结束后互相远离,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载货台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旋转至第一位置,使所述第二载货台与所述第一载货台平齐,或者当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需要在第一载货台与第二载货台之间转运时,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一位置。
[0023]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两个载货台机构在第一方
向上交汇,所述第二载货台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若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的时间满足如下条件: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结束后,所述两个载货台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则在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的过程中,所述两个载货台机构持续相向而行。
[0024]根据本申请的货物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的时间不满足如下条件: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结束后,所述两个载货台机构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阈值,则在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的过程中,所述两个载货台机构停止,直至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结束后,所述两个载货台机构再次相向而行。
[0025]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货物输送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应用于根据本申请所述的货物输送系统,所述货物输送系统对接货物存储系统的至少一个存储层,和/或货物出入库输送线,所述方法包括:
[0026]所述货物输送系统根据出入库作业任务和/或换层作业任务采用至少一个载货台机构在指定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和/或出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输送系统,用于在指定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和/或出入库输送线之间输送货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输送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载货台机构;所述载货台机构可移动地连接于支撑柱,能够对接相同和/或不同高度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沿第一方向驱动所述载货台机构;所述第一方向为货物在不同高度的货物入口/货物出口和/或出入库输送线之间的输送方向;所述载货台机构包括第一载货台、第二载货台和安装架,所述第一载货台和第二载货台在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的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一载货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第二载货台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所述安装架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支撑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台机构上设有输送装置以及驱动所述输送装置的驱动电机,配置为输送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货物输送系统包括多个载货台机构时,所述多个载货台机构在第二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二方向为货物进出所述载货台机构的方向,所述多个载货台机构分别由各自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以使多个载货台机构能够独立的沿第一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货台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所述第二载货台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载货台旋转,配置为使所述第二载货台转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一位置,配置为允许货物在所述第一载货台和所述第二载货台之间转运;所述第二载货台旋转至第二位置,配置为允许货物在第一载货台上容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载货台机构的第二载货台处于第一位置时,位于另一载货台机构的第一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心刚宓波包立新沈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凯乐仕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