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330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包括运行轨组、行动模块、防爆箱和防爆传感组,防爆箱与行动模块固定连接,行动模块活动设置于运行轨组内,防爆箱内设置有防爆传感组,运行轨组包括轨道、调节螺杆、膨胀螺丝、C型钢、抗震连接件和抗震固定件,轨道具有霍尔标记点和RFID标记点,C型钢与轨道固定连接,C型钢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抗震固定件,每个抗震固定件上均设置有抗震连接件,膨胀螺丝贯穿C型钢,抗震固定件上设置有调节螺杆,通过防爆箱和防爆传感组,达到防爆功能,可适用于各类防爆区域,兼容性强,获得替代人员对复杂危险环境进行巡查、排险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充斥各行各业,机器人的市场和产业规模也越来越壮大。
[0003]在核电、火电、煤矿、化工、油田、冶金等行业中,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特种作业环境和危险作业环境,机器人的辅助操作会大大减少作业人员的危险性,加强了人员的安全保护。
[0004]机器人可以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完成巡逻、排查、排险、防爆等任务,可以探查一下具有潜在危险或者人员无法进入区域。
[0005]机器人分巡检型和操作型,巡检型机器人以轮式和轨道式为主,轮式机器人体型较大,且巡检区域有限,而轨道式可在空中轨道进行巡检,巡检区域范围大,巡检可以做到更加准确。
[0006]轨道巡检机器人只能在常规环境下进行巡检工作,无法替代人员对复杂危险环境进行巡查、排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解决了巡检机器人无法替代人员对复杂危险环境进行巡查、排险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包括运行轨组、行动模块、防爆箱和防爆传感组,所述防爆箱与所述行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行动模块活动设置于所述运行轨组内,所述防爆箱内设置有所述防爆传感组;所述运行轨组包括轨道、调节螺杆、膨胀螺丝、C型钢、抗震连接件和抗震固定件,所述轨道具有霍尔标记点和RFID标记点,所述C型钢与所述轨道固定连接,所述C型钢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所述抗震固定件,每个所述抗震固定件上均设置有所述抗震连接件,所述膨胀螺丝贯穿所述C型钢,所述抗震固定件上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杆。
[0009]其中,所述行动模块包括两组左右对称的驱动组件和两组前后对称的从动组件,每组所述从动组件分别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每组所述从动组件分别与所诉胡防爆箱固定连接;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从动轮、从动轮固定板、从动连接板、限位轮、从动旋转轴固定板和从动旋转轴,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减速驱动电机、驱动输出轴套、驱动轴和驱动轮,所述从动旋转轴固定板与所述防爆箱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旋转轴依次贯穿所述从动连接板和所述从动旋转轴固定板,所述从动轮固定板与所述从动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从动轮固定板转动连接,并均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固定板上设置有所述限位轮,所述减速驱动电机与所述防爆箱固定连接,并位于
所述防爆箱的内部,所述驱动输出轴套与所述减速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驱动轮连接。
[0010]其中,所述防爆箱包括箱体、箱盖、36V电池、电路板安装板、主控制电路板、下外饰壳、上外饰壳、侧外饰壳、电源开关、急停开关、无线天线和LOGO控制灯,所述上外饰壳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下方,所述行动模块设置于所述上外饰壳的内部,并贯穿所述上外饰壳,所述下外饰壳与所述上外饰壳相适配,所述侧外饰壳分别与所述下外饰壳和所述上外饰壳相适配,所述箱体设置于所述下外饰壳的内部,所述箱盖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电路板安装板、所述主控制电路板和所述36V电池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电路板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主控制电路板,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急停开关、所述无线天线和所述LOGO控制灯均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外部。
[0011]其中,所述防爆传感组包括粉尘传感单元、霍尔开关单元、RFID读卡单元、扬声单元、防爆超声波传感器、隔爆无线充电盘、隔爆气体传感器、隔爆温湿度拾音组和隔爆接头,所述粉尘传感单元、所述RFID读卡单元和所述扬声单元上均设置有所述隔爆接头,所述粉尘传感单元、所述霍尔开关单元、所述RFID读卡单元、所述扬声单元、所述防爆超声波传感器、所述隔爆无线充电盘、所述隔爆气体传感器和所述隔爆温湿度拾音组分别设置于所述下外饰壳的下方。
[0012]其中,所述粉尘传感单元包括粉尘传感器、粉尘外壳和粉尘盖板,所述粉尘外壳与所述下外饰壳固定连接,所述粉尘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粉尘外壳的内部,所述粉尘盖板与所述粉尘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粉尘外壳上设置有所述隔爆接头。
[0013]其中,所述霍尔开关单元包括霍尔外壳、锁紧六角螺母、霍尔底盖和霍尔指示灯,所述霍尔外壳与所述下外饰壳固定连接,所述霍尔外壳的外侧壁套设有所述锁紧六角螺母,所述霍尔底盖设置于所述霍尔外壳的底部,所述霍尔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霍尔指示灯。
[0014]其中,所述RFID读卡单元包括RFID外壳、RFID底盖和RFID电路板,所述RFID外壳与所述下外饰壳固定连接,所述RFID底盖设置于所述RFID外壳的底部,所述RFID底盖上设置有所述隔爆接头,所述RFID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所述RFID电路板。
[0015]其中,所述扬声单元包括扬声器盖板、扬声器外壳、隔爆网和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盖板设置于所述下外饰壳的下方,所述扬声器外壳与所述扬声器盖板固定连接,所述隔爆网和所述扬声器分别设置于所述扬声器外壳的内部,所述扬声器外壳的下方设置有所述隔爆接头。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所述轨道采用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在承载力足够的情况下,又可以抗腐蚀,所述轨道上方,每隔一段设定的距离固定所述RFID标记点标记和所述霍尔标记点,实现机器人定位和充电,所述轨道槽中插入T型螺栓,该螺栓通过六角长螺母与所述调节螺杆串联一起,所述调节螺杆、所述C型钢和所述抗震连接件连接,实现可调松紧的抗震支架,最后将所述抗震固定件与所述膨胀螺栓固定在场景的水泥顶上,如果场景顶部是钢结构,则无需安装所述膨胀螺丝,可直接焊接所述抗震固定件至顶部钢梁上,实现了抗震、抗拉、可调节和可兼容场景的作用,所述防爆箱和所述防爆传感组,达到防爆功能,可适用于各类防爆区域,兼容性强,获得替代人员对复杂危险环境进行巡查、排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运行轨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防爆箱的爆炸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行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粉尘传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霍尔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RFID读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单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1‑
轨道、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行轨组、行动模块、防爆箱和防爆传感组,所述防爆箱与所述行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行动模块活动设置于所述运行轨组内,所述防爆箱内设置有所述防爆传感组;所述运行轨组包括轨道、调节螺杆、膨胀螺丝、C型钢、抗震连接件和抗震固定件,所述轨道具有霍尔标记点和RFID标记点,所述C型钢与所述轨道固定连接,所述C型钢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所述抗震固定件,每个所述抗震固定件上均设置有所述抗震连接件,所述膨胀螺丝贯穿所述C型钢,所述抗震固定件上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动模块包括两组左右对称的驱动组件和两组前后对称的从动组件,每组所述从动组件分别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每组所述从动组件分别与所诉胡防爆箱固定连接;所述从动组件包括从动轮、从动轮固定板、从动连接板、限位轮、从动旋转轴固定板和从动旋转轴,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减速驱动电机、驱动输出轴套、驱动轴和驱动轮,所述从动旋转轴固定板与所述防爆箱固定连接,所述从动旋转轴依次贯穿所述从动连接板和所述从动旋转轴固定板,所述从动轮固定板与所述从动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从动轮分别与所述从动轮固定板转动连接,并均与所述轨道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固定板上设置有所述限位轮,所述减速驱动电机与所述防爆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防爆箱的内部,所述驱动输出轴套与所述减速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驱动轮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轨道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箱包括箱体、箱盖、36V电池、电路板安装板、主控制电路板、下外饰壳、上外饰壳、侧外饰壳、电源开关、急停开关、无线天线和LOGO控制灯,所述上外饰壳设置于所述轨道的下方,所述行动模块设置于所述上外饰壳的内部,并贯穿所述上外饰壳,所述下外饰壳与所述上外饰壳相适配,所述侧外饰壳分别与所述下外饰壳和所述上外饰壳相适配,所述箱体设置于所述下外饰壳的内部,所述箱盖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电路板安装板、所述主控制电路板和所述36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徐晨鑫雷凌张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北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