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结构和应用其的扫描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314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了一种承载结构和应用其的扫描装置及其组装方法。承载结构可设置于扫描装置的壳体内,并位于扫描装置的窗口玻璃的下方。承载结构包括本体、第一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分别连接于本体的两端。第一滑动部以可滑动的方式耦接于窗口玻璃一侧,第二滑动部则是以可移动的方式耦接于窗口玻璃的另一侧,使得本体可通过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在窗口玻璃上作往复运动。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承载结构的扫描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可减少扫描装置厚度并防止其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承栽结构及其组装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 一种可应用其于扫描装置的承载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平板式扫描装置的结构图请参照附图说明图1A至图1C,如图 1A所示,扫描装置1至少包括壳体110、窗口玻璃120、光学模块 130、滑动台架140、轴件150、皮带160、皮带轮组170及马达180。 马达180与轴件150固定在壳体110上,光学模块130则是先装设 在滑动台架140上,再连同滑动台架140装i殳于轴件150上,由轴 件150承载光学模块130与滑动台架140。窗口玻璃120设置于壳 体110上,并位于光学模块130上方,窗口玻璃120用以承载所要 扫描的-高件。皮带160与皮带4仑组170及马达180相井馬接。由于皮 带160与滑动台架140相耦4妄并可连动,因此当马达180输出转动 时,皮带160与皮带4仑组170会带动滑动台架140在轴件150上移 动以带动光学模块130在轴件150上移动。由于光学模块130设置 时的稳定度对于扫描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滑动台架 140与轴件150间的配合精度要求非常高,使得零件的加工难度高, 进而影响零件的制造成本。再者一般轴件150都是以钢材为主,必 须经过精密加工与表面镀镍的程序才可使用,其成本较高。为了使光学模块130与窗口玻璃120的距离保持一致,在光学 模块130及窗口玻璃120之间通常会装设两个间隔件(spacer )(未示出),以保证光学才莫块130与窗口玻璃120保持恒定的距离,一 般而言,间隔件使用耐磨材料制成,使光学模块130可紧贴在窗口 玻璃120下方移动。请参照图1B,其示出图1A的光学模块受力的 示意图。如图1B所示,由于间隔件多装设于光学才莫块130上方的 二端侧(如Fl及F2所标示处),光学模块130下方轴件150对于 光学才莫块130施力口力F,等于施加力Fl和F2施加到光学才莫块130 上的力。由于^f又在滑动台架140约略中央处的下方轴件150具有支 撑的功能,在受到力量F1与F2的作用下,滑动台架140和光学模 块130的两端非常容易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扫描时的图像质量。请参照图1C,其示出图1A的扫描装置的爆炸图。如图1C所 示,传统上扫描装置1的组装方式是先将所有零件包括光学模块 130、滑动台架140、轴件150、皮带160、皮带轮组170及马达180 组装于壳体上,最后才组装窗口玻璃120与上盖185到壳体110上。 此组装方法会由于零件本身的制造公差,在组装零件时产生累积公 差。此累积公差值会影响扫描装置1中机构的负载,使得光学模块 130在移动的过程中卡住或是造成歪斜(skew)的情形发生。此外, 累积公差也同样会影响到光学模块130的受力状况不稳定,造成光 学才莫块130与窗口玻璃120的间距差异。以接触型影像传感器 (contact image sensor, CIS )光学才莫块为例,由于其景深的范围4交 小,当光学模块130与窗口玻璃120的间距过小或过大时,都会对 扫描的图 <象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栽结构及应用其的扫描 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即,将装设有光学模块的承栽结构以第一滑动 部与第二滑动部耦接于窗口玻璃的二侧边处,以带动光学模块在窗 口玻璃上移动。承栽结构通过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的第一定位件4氐靠在窗口iE皮璃的表面,作垂直方向上的限^^,并通过第二定位件抵靠于窗口玻璃的侧边,作为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使光学模块在 通过承载结构滑行时更为稳定。由于扫描装置不需要再配置轴件, 使整个装置的厚度减少,并且可避免光学模块过度变形影响扫描质量。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承栽结构,可应用于一包括壳体、 光学模块及窗口玻璃的扫描装置,窗口玻璃装设于壳体上,此承栽结构包括本体、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本体可i殳置于壳体内以 承栽光学模块,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则分别连接于本体的两 端。第一滑动部用以可滑动;也净禹^妄于窗口^皮璃,而第二滑动部是以 可移动的方式与窗口玻璃耦4妻,藉此本体与光学才莫块可于窗口玻璃 上作往复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各至少包括第一定位件,以可弹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本体 上,用以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的表面;及第二定位件,邻设于所述 第一定位件,用以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的侧边。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滑块及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 件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本体,使所述滑块可弹动地抵靠于所述窗口 JE皮璃的表面。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至少一个弹片,所 述弹片的 一端连4妄所述本体,所述弹片的另 一端可弹动地4氐靠于所 述窗口玻璃的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两个悬 臂结构,反向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可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的侧边。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两个 挠性悬臂结构,反向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以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 的#)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出一种扫描装置,其包括壳体、光学 模块与承载结构。壳体上设置有一窗口玻璃,承载结构则位于壳体 内。承栽结构包括本体、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本体用以承栽光学才莫块,而第一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则分别连4妻于本体的两端。 第一滑动部是以可滑动的方式耦接于窗口玻璃,而第二滑动部是以可移动的方式与窗口玻璃耦接,藉此承载结构与光学^t块可于窗口 ^皮璃上作往复运动。在上述扫描装置中,所述光学模块接触型影像传感器光学模块。所述的扫描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件,位于所述光学模 块与所述窗口玻璃之间,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 动部设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 各至少包括第一定位件,以可弹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 以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的表面;以及第二定位件,邻设于所述第一 定位件,用以4氐靠于所述窗口玻璃的侧边。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4舌滑块及弹性 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滑块与本体,使滑块可弹动地抵靠于 所述窗口玻璃的表面。在另一个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至少 一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本体,所述弹片的另一端可弹 动;也4氏靠于所述窗口iE皮璃的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迷第二定位件包4舌两个悬,#结 构,反向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可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的侧边。在另一个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迷第二定位件包括两个 挠性悬臂结构,反向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以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 的侧边。在上述扫描装置中,所述窗口3皮璃还可包括两个滑动4九道,分别包覆〗主所述窗口 3皮璃的两个侧边,用以与所述第 一滑动部及所述 第二滑动部井禺才妾。在上述扫描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框架,具有一第一开口及 一第二开口,所述窗口玻璃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以及底板,装 i殳于所述第二开口处。上述扫描装置中还包括多个卡勾,用以固定所述窗口玻璃于 所述一I架上。才艮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提出一种扫描装置的组装方法,其包括 首先,提供框架、底板、窗口玻璃、光学模块与承载结构,其中承 载结构包括本体、第一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承载结构,应用于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包括壳体、光学模块及窗口玻璃,所述窗口玻璃装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本体,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承载所述光学模块;第一滑动部,连接于所述本体,用以滑动地耦接于所述窗口玻璃;及第二滑动部,相对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窗口玻璃耦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可带动所述本体与所述光学模块于所述窗口玻璃上作往复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承载结构,应用于扫描装置,所述扫描装置包括壳体、光学模块及窗口玻璃,所述窗口玻璃装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本体,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承载所述光学模块;第一滑动部,连接于所述本体,用以滑动地耦接于所述窗口玻璃;及第二滑动部,相对所述第一滑动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窗口玻璃耦接,所述第二滑动部与所述第一滑动部可带动所述本体与所述光学模块于所述窗口玻璃上作往复运动。2. 根据要求1所述的承载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部与所述第二 滑动部各至少包^舌第一定位件,以可弹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用以 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的表面;及第二定位件,邻设于所述第一定位件,用以抵靠于所述 窗口^皮璃的侧边。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栽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滑 块及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所述滑块与所述本体,使所 述滑块可弹动;MM氏靠于所述窗口 ^皮璃的表面。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栽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件包括至 少一个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本体,所述弹片的另一 端可弹动地抵靠于所述窗口玻璃的表面。5. 才艮据4又利要求2所述的7 义栽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两 个悬臂结构,反向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可抵靠于所述窗口玻 璃的侧边。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载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定位件包括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虎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