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和可折叠玻璃,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以获得局部加热处理的玻璃;对局部加热处理的玻璃进行拉制处理,以获得拉制处理后的玻璃;对拉制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对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填平处理,以获得可折叠玻璃。实施例中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降低了可折叠玻璃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节能环保、绿色生产和低碳生产,制备出的可折叠玻璃兼具刚性和柔性,能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能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能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和可折叠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和可折叠玻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万物互联互通、显示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玻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玻璃的可折叠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现有的超薄玻璃虽然具有一定的折叠、弯折、卷曲性能,但是因为太薄,导致其抗冲击、耐挤压、耐划伤等特性较差,容易造成破损;而较厚玻璃虽然有抗冲击、耐挤压、耐划伤等诸多刚性特征,又无法实现折叠,即现有的玻璃制备方法难以制备出既具备折叠性能,同时有具备一定强度的玻璃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和可折叠玻璃,该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制备出的玻璃能够可折叠,且兼具一定的强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0005]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以获得局部加热处理的玻璃;
[0006]对局部加热处理的玻璃进行拉制处理,以获得拉制处理后的玻璃;
[0007]对拉制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
[0008]对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填平处理,以获得可折叠玻璃。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对拉制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包括:
[0010]在对拉制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前,对拉制处理后的玻璃进行预弯折处理;
[0011]对预弯折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包括:
[0013]采用加热装置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其中,加热装置呈长条状且加热装置的一侧形成有供热量散出的长条孔。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拉制处理后的玻璃包括内凹部和位于内凹部两侧的平整部,对拉制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包括:
[0015]对平整部进行第一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
[0016]对第一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进行第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内凹部的最薄位置处的厚度为20μm
‑
70μm。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化学强化处理采用溶液为380℃
‑
450℃的熔融硝酸钾溶液,第一化学强化处理的时长为1h
‑
6h。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化学强化处理采用溶液为400℃
‑
450℃的熔融硝酸钾溶液,第二化学强化处理的时长为5min
‑
30min。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玻璃基材中含有锂离子,拉制处理后的玻璃包括内凹部和位于内凹部两侧的平整部,对拉制处理后的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包括:
[0021]对平整部进行第一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
[0022]对第一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的平整部进行第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第二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
[0023]对第二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进行第三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第三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
[0024]对第三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进行第四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化学强化处理采用溶液为第一混合溶液,第一化学强化处理的时长为3h
‑
4h,其中,第一混合溶液包括第一硝酸钾溶液和第一硝酸钠溶液;
[0026]第二化学强化处理采用溶液为第二混合溶液,第二化学强化处理的时长为1h
‑
2h,其中,第二混合溶液包括第二硝酸钾溶液和第二硝酸钠溶液;
[0027]第三化学强化处理采用溶液为第一混合溶液,第三化学强化处理的时长为10min
‑
30min;
[0028]第四化学强化处理采用溶液为第二混合溶液,第四化学强化处理的时长为5min
‑
15min。
[0029]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折叠玻璃,该可折叠玻璃由上述的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玻璃基材依次进行局部加热处理、拉制处理、化学强化处理和填平处理,可制备得到可折叠玻璃,该种方法与化学减薄法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可折叠玻璃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节能环保、绿色生产和低碳生产,制备出的可折叠玻璃兼具刚性和柔性,能发挥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3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局部加热处理第一示意图(玻璃上下两侧加热温度一致);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局部加热处理第二示意图(玻璃上下两侧加热温度不一致);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化学强化处理示意图(采用熔融硝酸钾溶液);
[003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化学强化处理示意图(采用熔融硝酸钾溶液)。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
玻璃
ꢀꢀꢀꢀꢀꢀꢀꢀꢀꢀꢀꢀꢀꢀꢀꢀ
101
ꢀꢀꢀꢀꢀꢀꢀꢀꢀꢀ
内凹部
[0039]102
ꢀꢀꢀꢀꢀꢀꢀꢀꢀꢀ
平整部
ꢀꢀꢀꢀꢀꢀꢀꢀꢀꢀꢀꢀꢀꢀ2ꢀꢀꢀꢀꢀꢀꢀꢀꢀꢀꢀꢀ
加热装置
[0040]3ꢀꢀꢀꢀꢀꢀꢀꢀꢀꢀꢀꢀ
熔融硝酸钾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4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步骤S101: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以获得局部加热处理的玻璃1。
[004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玻璃基材的厚度范围为0.05mm~1.0mm,进一步地,将玻璃基材的厚度范围优选为0.2mm~0.7mm,该厚度范围既有利于保证玻璃1的强度,也能避免在后续加工过程后导致较大的厚薄差距,也不会使得玻璃1太厚重而影响使用性能。
[004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1: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包括:
[0046]采用加热装置2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以获得局部加热处理的玻璃(1);对所述局部加热处理的玻璃(1)进行拉制处理,以获得拉制处理后的玻璃(1);对所述拉制处理后的玻璃(1)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1);对所述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1)进行填平处理,以获得可折叠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拉制处理后的玻璃(1)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1)包括:在对所述拉制处理后的玻璃(1)进行所述化学强化处理前,对所述拉制处理后的玻璃(1)进行预弯折处理;对所述预弯折处理后的玻璃(1)进行所述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所述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包括:采用加热装置(2)对所述玻璃基材进行局部加热处理,其中,所述加热装置(2)呈长条状且所述加热装置(2)的一侧形成有供热量散出的长条孔。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制处理后的玻璃(1)包括内凹部(101)和位于所述内凹部(101)两侧的平整部(102),所述对所述拉制处理后的玻璃(1)进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1)包括:对所述平整部(102)进行第一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第一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1);对所述第一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1)进行第二化学强化处理,以获得所述化学强化处理后的玻璃(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部(101)的最薄位置处的厚度为20μm
‑
70μ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学强化处理采用溶液为380℃
‑
450℃的熔融硝酸钾溶液(3),所述第一化学强化处理的时长为1h
‑
6h。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胡恒广,闫冬成,任晓君,王丽红,郝艺,姚荣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远大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