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255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涉及弱信号数据采集设备领域,解决了目前采用电压表测量方式测试传感器配对的过程复杂且周期长,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包括箱体内设有电性连接的单片机组、运算放大器、电源,箱体上嵌设有与单片机组电性连接的显示屏组,箱体上设有与运算放大器电性连接的开关,电源、运算放大器上设有同一延伸至外界的串口线,串口线上连接有测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测试孔组连接多组传感器,使得运算放大器同时采集多组传感器配对的信号,从而节省测试时间,在测试的过程中,若传感器不满足预设的电压,则作业人员可更换相匹配的传感器,因此不用反复的调整电位器的供电电压,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弱信号数据采集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感器即传感器的再封装形式,是把传感器的最基本单元,通过合理的电子电路与外部封装结构,对传感器进行封装,使它具有我们所需的一些独立功能的部件,他和传感器一样,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力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放射线敏感传感器、色敏传感器和味敏传感器、视频传感器等几大类,也有谐振式传感器、宽带传感器、防水型传感器、高温传感器、低温传感器等其他特殊功能型的传感器。
[0003]目前,传感器配对测试采用电压表测量方式,而且在测试时需要调整电位器的供电电压,以此满足测试要求,因电压表测量方式一次只能测试一个传感器,所以作业人员每测试一个传感器都要调整电位器的供电电压,使得测试过程复杂且周期长,因而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采用电压表测量方式测试传感器配对的过程复杂且周期长,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电性连接的单片机组、运算放大器、电源,箱体上嵌设有与单片机组电性连接的显示屏组,箱体上设有与运算放大器电性连接的开关,电源、运算放大器上设有同一延伸至外界的串口线,串口线上连接有测试板,测试板上设有测试块组。
[0007]进一步的,测试块组包括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测试板上的测试块,测试块包括两组沿测试板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针套组,测试板上设有与串口线连接的接口。
[0008]进一步的,显示屏组包括两个沿箱体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显示屏,两个显示屏之间设有调试杆,调试杆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箱体上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在开关的上方。
[0010]进一步的,箱体上设有置物壳,置物壳上铰接有遮挡盖。
[0011]进一步的,箱体远离置物壳的一侧设有散热孔。
[0012]进一步的,箱体下表面设有两组支撑柱组。
[0013]进一步的,箱体上铰接有把手,把手上设有软套。
[0014]进一步的,软套上设有防滑颗粒。
[0015]进一步的,箱体上铰接有放置测试板的支撑板。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在本技术中,利用测试孔组连接多组传感器,使得运算放大器同时采集多组传感器配对的信号,从而节省测试时间,在测试的过程中,若传感器不满足预设的电压,则作业人员可更换相匹配的传感器,因此不用反复的调整电位器的供电电压,所以测试传感器配对的过程也变的简单,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8]2.在本技术中,测试块组包括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测试板上的测试块,测试块包括两组沿测试板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针套组,每一组针套组上插一个传感器,所以一个测试块上有两个传感器配对,多个测试块上可以同时测试多组传感器的配对情况,因测试块上的电压是预设的,所以配对不成功时,只需替换符合预设条件的传感器即可,因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9]3.在本技术中,箱体上嵌设有与单片机组电性连接的显示屏组,这显示屏组能及时显示单片机组进行A/D转换后的信息,使得作业人员及时知晓符不符合预设电压的传感器,以便及时更换,从而提高产品品质。
[0020]4.在本技术中,运算放大器能将自身采集的弱信号进行放大,而放大后的信号由单片机组进行A/D转换,并进行电压识别,看是否满足预设电压,而显示屏可对识别结果进行显示,以便作业人员及时知晓多个传感器的配对结果,因而实现多传感器配对测试的目的。
[0021]5.在本技术中,因电源、运算放大器上设有同一延伸至外界的串口线,串口线上连接有测试板,测试板上设有测试块组,所以测试板在运作的过程中,电源能随时对测试板供电,同时运算放大器也能随时采集测试块组上传感器的配对信号。
[0022]6.在本技术中,显示屏组包括两个沿箱体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显示屏,两个显示屏能及时显示测试组块上的传感器是否配对成功的信息,而两个显示屏之间设有调试杆,调试杆与显示屏电性连接,调试杆便于作业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0023]7.在本技术中,箱体上的散热风扇能及时散热,从而避免单片机组、运算放大器、电源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保证了运算放大器、单片机组、运算放大器、电源的使用寿命。
[0024]8.在本技术中,箱体上设有置物壳,置物壳上铰接有遮挡盖,作业人员可打开遮挡盖,将在测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放置到置物壳内,使得置物壳起到收纳的作用,而且也便于作业人员以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拿到测试所需的物品。
[0025]9.在本技术中,因单片机组、运算放大器、电源在运行的过程会产生热量,所以箱体远离置物壳的一侧设有散热孔,有利于热量的排出,也便于外界空气进入箱体内,从而达到及时散热的效果,保证了箱体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0026]10.在本技术中,箱体下表面设有两组支撑柱组,两组支撑柱组可有效支撑箱体,使得箱体在测试传感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性,避免影响传感器配对的侧视结果。
[0027]11.在本技术中,箱体上铰接有把手,可便于作业人员移动箱体,而把手上设有软套,可避免作业人员的手心与把手直接产生摩擦,从而提高作业人员在移动箱体过程中的舒适性。
[0028]12.在本技术中,软套上设有防滑颗粒,可使软套与作业人员的手心产生摩擦力,在保证舒适性的同时增加一些摩擦力,避免作业人员手心出汗后握住把手的位置产生
变化。
[0029]13.在本技术中,箱体上铰接有放置测试板的支撑板,可便于作业人员在测试传感器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也便于作业人员插入或抽取传感器。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测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显示屏与箱体的连接示意图;
[0033]图4是箱体与开关的连接示意图;
[0034]图5是散热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11箱体,111支撑柱组,112支撑板,113预留孔,12测试板,121测试块,122针套组,123接口,13调试杆,14显示屏,15电源,16运算放大器,17把手,171软套,172防滑颗粒,18散热风扇,19开关,20单片机组,21串口线,22散热孔,23置物壳,231遮挡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包括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设有电性连接的单片机组(20)、运算放大器(16)、电源(15),所述箱体(11)上嵌设有与单片机组(20)电性连接的显示屏组,所述箱体(11)上设有与运算放大器(16)电性连接的开关(19),所述电源(15)、运算放大器(16)上设有同一延伸至外界的串口线(21),所述串口线(21)上连接有测试板(12),所述测试板(12)上设有测试块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块组包括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测试板(12)上的测试块(121),所述测试块(121)包括两组沿测试板(12)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针套组(122),所述测试板(12)上设有与串口线(21)连接的接口(1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配对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包括两个沿箱体(11)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显示屏(14),两个所述显示屏(14)之间设有调试杆(13),所述调试杆(13)与显示屏(14)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德袁锐丁晓宁李刚赵霞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久远智能消防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