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排气歧管GT-Suite建模仿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192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排气歧管G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排气歧管GT

Suite建模仿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气歧管仿真技术,属于动力部件建模的


技术介绍

[0002]GT Suite是由美国Gamma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汽车仿真分析软件,主要应用于车辆设计参数的分析、各种运行情况下的耗油量和噪音噪声的计算,同时还可以用于发动机性能评估、冷却系统性能的评估等。在汽车行业中,使用GT

SUITE系列软件可以明显地缩短设计开发的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0003]目前在GT

Suite中建立排气歧管模型的主要过程一般为:
[0004]1.通过HyperMesh软件对排气歧管物理模型进行提取内表面,网格划分等处理,并转换成stl格式。
[0005]2.利用GEM3D工具将stl格式文件转换成1D模型,导入GT

Suite。
[0006]3.在GT

Suite中,按照推荐的排气道建模方法,对排气歧管进行建模。
[0007]GT提供的文件系统提供了传统(排气道与排气歧管分离)排气道的建模方法,由于传统气道相对平直且长度较短,其因形状、表面粗超度带来的流动损失可以同气门节流作用一并考虑,即通常将气门、气道的总的流动损失特性统一到气道流量系数特性上来,在GT模型中以气门模型的流量系数曲线加以描述,而排气道以忽略摩擦的直管加以模拟,排气道出口处的排气歧管部分按照其具体几何结构进行建模。具体的方法为:(1)将试验实测所得的排气流量系数,直接输入GT

suit排气门模块中。(2)在GT

suit对上述步骤中1D模型进行内表面摩擦处理,摩擦系数设置为0。完成以上两步,即得到可用的排气歧管仿真模型,可进一步用于发动机仿真分析。
[0008]集成排气歧管(排气道和排气歧管做成一体)是最近几年才成熟起来的新技术,在GT

Suite中并无相应的建模方法。对于采用了集成排气歧管技术的发动机而言,排气道和排气歧管做成了一体,排气气路结构复杂、尺寸也明显长于传统排气道,气路结构、摩擦带来的节流损失不适合继续在气门模型处统一考虑,否则排气过程(特别是负荷较大时)的仿真计算将产生明显的偏差,导致发动机缸内压力、换气过程的计算产生较大误差。即若将试验实测的排气流量系数,直接输入GT

Suite排气门模块中,会引模型失真,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排气歧管GT

Suite建模仿真方法,目的在于在GT

Suite中建立一种集成排气歧管建模的方法,其中关键是对集成排气歧管模型中排气门流量系数的处理,得到可用的集成排气歧管仿真模型。
[001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集成排气歧管GT

Suite建模仿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集成排气歧管物理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格式文件;
[0013]S2.利用GEM3D工具将格式文件转换成1D模型,导入GT

SUITEE;
[0014]S3.对1D模型增加边界模块、气门结构模块,形成排气门流量系数优化模型;
[0015]S4.按照缸盖气道流量试验测试设置的边界,对边界模块中的压力温度进行设置。
[0016]所述的缸盖气道流量试验测试,常见的方法有:FEV方法,Ricardo方法,AVL方法。如FEV方法是通过调节气门升程,从1mm至最大气门升程后整数毫米,并以5kpa的压差,测试不同气门升程下的流量。
[0017]S5.对气门结构进行建模,并设置缸径、气门升程/缸径、以及流量系数三个参数。
[0018]S6.对集成排气歧管管路的传热模型进行设置。
[0019]S7.添加控制信号,对各缸排气门升程进行控制。
[0020]S8.计算出模型中排气门流量与实测排气门流量差值f(x),并将其作为优化目标。
[0021]S9.进行优化,优化变量选取排气门流量系数,优化原则为f(x)最小。
[0022]S10.得到各缸不同气门升程下的排气门流量系数,在相同的气门升程下,对各缸的优化结果取平均。
[0023]S11.将优化结果带入集成排气歧管模型,计算各缸在不同气门升程下的流量,若仿真计算流量与实测排气门流量相对差异绝对值≤3%,即可认为该集成排气歧管仿真模型可用。
[0024]进一步,所述S1.中,是通过HyperMesh/ANSYS软件对集成排气歧管物理模型进行提取内表面、网格划分处理,并转换成stl格式。
[0025]进一步,所述S3中,是根据缸盖气道流量试验测试方法,对1D模型增加边界模块、气门结构模块,形成排气门流量系数优化模型。
[0026]进一步,所述S6中,对集成排气歧管管路的传热模型进行设置时,若采用固定壁面温度方式,需将固体表面温度设置成常温,若采用壁面求解方式,需将传热边界设置为测试时的环境温度。
[0027]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
[0028]目前GT

Suite中,只有传统的排气歧管建模方法,若采用传统的方法,将实测的排气门流量系数,直接输入GT

Suite排气门模块中,进行集成排气歧管建模,会造成模型失真,无法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GT

Suite中模拟带集成排气歧管技术情况下,真实的排气门流量系数测试方法,通过仿真方法,计算出排气门流量系数,然后代入GT

Suite排气门模块中,进行集成排气歧管建模,即在GT

Suite中,通过对集成排气歧管模型中排气门流量系数的处理,即步骤S7

S10,其中关键在于加入了控制模块及优化模块,来模拟实际气道流量系数测试过程,得到可用的集成排气歧管仿真模型,由此建立了一种集成排气歧管建模的方法,填补了GT

Suite中关于集成排气歧管建模方法的空白,对于带有集成排气歧管技术的发动机仿真工作,有重大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集成排气歧管GT

Suite建模仿真方法流程图;
[0030]图2.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集成排气歧管1D模型。
[0031]图2.2集成排气歧管排气门流量系数优化模型。
[0032]图2.3环境模块的设置。
[0033]图2.5固定壁面温度设置。
[0034]图2.6.1“SignalGenerator”信号模块1设置。
[0035]图2.6.2“SignalGenerator”信号模块2设置。
[0036]图2.7“MathEquation”模块。
[0037]图2.8“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排气歧管GT

Suite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集成排气歧管物理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格式文件;S2.利用GEM3D 工具将格式文件转换成1D模型,导入GT

SUITEE;S3.对1D模型增加边界模块、气门结构模块,形成排气门流量系数优化模型;S4.按照缸盖气道流量试验测试设置的边界,对边界模块中的压力温度进行设置;S5.对气门结构进行建模,并设置缸径、气门升程/缸径、以及流量系数三个参数;S6.对集成排气歧管管路的传热模型进行设置;S7.添加控制信号,对各缸排气门升程进行控制;S8.计算出模型中排气门流量与实测排气门流量差值f(x),并将其作为优化目标;S9.进行优化,优化变量选取排气门流量系数,优化原则为f(x)最小;S10.得到各缸不同气门升程下的排气门流量系数,在相同的气门升程下,对各缸的优化结果取平均;S11.将优化结果带入集成排气歧管模型,计算各缸在不同气门升程下的流量,若仿真计算流量与实测排气门流量相对差异绝对值小于设定标准,即可认为该集成排气歧管仿真模型可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排气歧管GT

Suite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是通过HyperMesh/ANSYS软件对集成排气歧管物理模型进行提取内表面、网格划分处理,并转换成stl格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排气歧管GT

Suite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是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袁少伟王显刚蒋平杨正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