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方的槽体,所述槽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内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槽体内设有由下至上依次连通的气浮区、过滤区和刮渣区,所述气浮区安装有电气浮装置,所述过滤区安装有陶瓷过滤膜组,所述刮渣区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陶瓷过滤膜组的一端设置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水箱,所述自吸泵和清水箱均安装于箱体内;所述电气浮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循环水管连接。该装置采用电气浮装置和陶瓷过滤膜组的联合使用,油水分离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运行稳定且出水COD去除率高。COD去除率高。COD去除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油脂废水中含有大量油脂,COD浓度高,导致了这类油脂废水的处理具有较大的难度。目前,针对油脂废水的处理通常使用隔油处理、破乳处理、絮凝处理、气浮处理、生化处理等工艺,或者采用物化和生化手段形结合的工艺处理油脂废水,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但这些工艺需要的设备都比较复杂、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为此,本申请开发了一种采用电气浮结合隔离膜处理油脂废水的装置,以解决现有工艺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采用电气浮装置和陶瓷过滤膜组的联合使用,对油脂废水的进水水质无特殊要求,无需预处理,出水COD去除率高,油脂与水的分离效果好且效率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方的槽体,所述槽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内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槽体内设有由下至上依次连通的气浮区、过滤区和刮渣区,所述气浮区安装有电气浮装置,所述过滤区安装有陶瓷过滤膜组,所述刮渣区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陶瓷过滤膜组的一端设置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水箱,所述自吸泵和清水箱均安装于箱体内;所述电气浮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循环水管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气浮装置包括格栅支架以及设置于格栅支架内的多个电极板,所述格栅支架设置有多个供电极板安装的安装槽,多个所述电极板等距均匀排列。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板为石墨极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过滤膜组包括多个等距并排设置的平板陶瓷膜,多个平板陶瓷膜的一端均设置有对应的多个软管连接头,多个软管连接头的出水端均连通设置有出水活接头,所述出水活接头的出水端与自吸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刮渣装置包括刮渣电机、链条、刮渣轮和刮渣板,所述刮渣电机通过链条与刮渣轮传动连接,所述刮渣板固定于刮渣轮的侧壁表面,所述刮渣电机用于驱动刮渣轮转动,所述刮渣电机安装于槽体的顶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槽体靠近刮渣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水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以及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电控箱,所述电源设置于箱体的上端,所述电控箱设置于电源的上方,所述电气浮装置、刮渣装置、自吸泵和循环泵均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通过电气浮装置和陶瓷过滤膜组的联合使用,对油脂废水的进水水质无特殊要求,无需预处理即可实现油水分离。其中,通过循环泵和循环水管的设置防止油脂与电气浮装置的电极板接触,延长了电极板的使用寿命。该装置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油水分离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运行稳定且出水COD去除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所述陶瓷过滤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技术所述陶瓷过滤膜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技术所述电气浮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
‑
箱体、2
‑
槽体、3
‑
进水口、4
‑
导流板、5
‑
电气浮装置、6
‑
陶瓷过滤膜组、7
‑
刮渣装置、8
‑
自吸泵、9
‑
清水箱、10
‑
循环水管、11
‑
循环泵、51
‑
格栅支架、52
‑
电极板、61
‑
平板陶瓷膜、62
‑
软管连接头、63
‑
出水活接头、71
‑
刮渣电机、72
‑
链条、73
‑
刮渣轮、74
‑
刮渣板、75
‑
排渣口、12排水口、13
‑
电源、14
‑
电控箱、15
‑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
‑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
7所示,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于箱体1上方的槽体2,所述槽体2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3,所述槽体2内靠近进水口3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4,所述槽体2内设有由下至上依次连通的气浮区、过滤区和刮渣区,所述气浮区安装有电气浮装置5,所述过滤区安装有陶瓷过滤膜组6,所述刮渣区设置有刮渣装置7;所述陶瓷过滤膜组6的一端设置有自吸泵8,所述自吸泵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水箱9,所述自吸8泵和清水箱9均安装于箱体1内;所述电气浮装置5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水管10,所述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11,所述循环泵11的输出端与循环水管10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电气浮装置5包括格栅支架51以及设置于格栅支架51内的多个电极板52,所述格栅支架51设置有多个供电极板52安装的安装槽,多个所述电极板52等距均匀排列。具体地,所述格栅支架51的材质为PVC,起到绝缘和支撑固定作用。
[0026]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板52为石墨极板。所述石墨极板为现有市售的石墨极板,此处仅作为应用。电极板52的数量可根据水质要求和工艺条件进行灵活调整。
[0027]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过滤膜组6包括多个等距并排设置的平板陶瓷膜61,多个平板陶瓷膜61的一端均设置有对应的多个软管连接头62,多个软管连接头62的出水端均连通设置有出水活接头63,所述出水活接头63的出水端与自吸泵8连接。所述平板陶瓷膜61为现有市售的平板陶瓷膜61,此处仅作为应用。
[0028]进一步的,所述刮渣装置7包括刮渣电机71、链条72、刮渣轮73和刮渣板74,所述刮渣电机71通过链条72与刮渣轮73传动连接,所述刮渣板74固定于刮渣轮73的侧壁表面,所述刮渣电机71用于驱动刮渣轮73转动,所述刮渣电机71安装于槽体2的顶端。具体地,所述槽体2靠近刮渣轮一侧的下端设置有排渣口75,所述刮渣电机71的输出端与链条72连接,链条72的另一端与刮渣轮73连接,当刮渣电机71工作时,其输出端带动链条72转动,进而带动刮渣轮73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上方的槽体,所述槽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内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槽体内设有由下至上依次连通的气浮区、过滤区和刮渣区,所述气浮区安装有电气浮装置,所述过滤区安装有陶瓷过滤膜组,所述刮渣区设置有刮渣装置;所述陶瓷过滤膜组的一端设置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清水箱,所述自吸泵和清水箱均安装于箱体内;所述电气浮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与循环水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浮装置包括格栅支架以及设置于格栅支架内的多个电极板,所述格栅支架设置有多个供电极板安装的安装槽,多个所述电极板等距均匀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为石墨极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脂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义文,余轩杰,王书红,吴品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沃杰森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