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68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板材。现有板材的降噪效果欠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设有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控制器、分置在板体周缘的麦克风以及设置在板体中部的扬声器,控制器通过麦克风接收外界噪音并通过扬声器发声并抵消噪音。将麦克风分置在板体周缘,使得麦克风具有较大的收音范围,通过扩散收音范围来提升噪音收集准确性,进而为控制器通过扬声器产生降噪音频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防止降噪音频与外界噪音不匹配而影响降噪效果,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板材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集成吊顶和集成墙面上使用的板材均只具备隔音和吸音特点,对室内噪音的降噪效果有限,为此,现有板体上会设置降噪组件,降噪组件包括麦克风、控制器和扬声器,控制器通过麦克风检测室内噪音并通过扬声器产生降噪音频,使得室内噪音被有效抵消,但麦克风的检测精度较低,导致降噪音频与室内噪音无法匹配,影响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板材,通过在板体上设置分散的麦克风来提升收音准确性,进而通过扬声器发声来抵消精确抵消噪音,提升使用体验。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降噪板材,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设有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控制器、分置在板体周缘的麦克风以及设置在板体中部的扬声器,控制器通过麦克风接收外界噪音并通过扬声器发声并抵消噪音。将麦克风分置在板体周缘,使得麦克风具有较大的收音范围,通过扩散收音范围来提升噪音收集准确性,进而为控制器通过扬声器产生降噪音频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防止降噪音频与外界噪音不匹配而影响降噪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0005]作为优选,所述麦克风设置至少为两个,且沿板体周缘分置,以扩大麦克风的收音范围。通过增加麦克风数量来提升扩散收音范围,进而为控制器提供准确的噪音数据。
[0006]作为优选,所述板体周缘设有侧置安装孔,所述麦克风整体插置隐藏在对应的侧置安装孔内。在板体生产时同步加工形成侧置安装孔,既方便麦克风后期拆装维护,还简化加工步骤,提升生产效率。
[0007]作为优选,所述麦克风包括通过侧置安装孔的孔口敞露于板体外露面的收音部。麦克风的收音部通过侧置安装孔的孔口外露于板体的外露面,方便收音部直接接收检测室内噪音,有效防止收音部因被板体遮挡而影响检测精度的情况。
[0008]作为优选,所述麦克风呈柱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侧置安装孔内。麦克风插置固接在所述侧置安装孔内,既方便装配,还方便后期拆卸维护,提升使用体验。
[0009]作为优选,所述板体中部设有中置安装孔,所述控制器和扬声器自内向外依次插置在所述中置安装孔内,以使扬声器的扬声部通过中置安装孔的孔口敞露于板体外露面。控制器隐藏在扬声器后方,使得扬声器的扬声部能通过中置安装孔的孔口外露于板体的外露面,既缩短降噪音频的传播至室内的距离,确保降噪音频能与室内噪音匹配抵消,还能减少对降噪音频的能量损耗,进而确保降噪音频与室内噪音匹配。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扬声器呈柱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置安装孔内。扬声器插置固接在中置安装孔内,既方便装配,还方便后期拆卸维护,提升使用体验。
[0011]作为优选,所述板体背向外露面的隐藏面侧设有可与外界电源通连的电源线。电
源线为控制器运行提供电能供应,确保控制器稳定运行。
[0012]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与扬声器间、所述控制器与麦克风间均通过导线连接。导线既用于输送扬声器和麦克风运行所需电能,还能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控制器正常运行。
[0013]作为优选,所述板体的隐藏面上设有跨接在中置安装孔和侧置安装孔间的槽条,所述导线铺设在对应槽条内。所述槽条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麦克风分置在板体周缘,使得麦克风具有较大的收音范围,通过扩散收音范围来提升噪音收集准确性,进而为控制器通过扬声器产生降噪音频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防止降噪音频与外界噪音不匹配而影响降噪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所述板材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板体2控制器3麦克风4扬声器5中置安装孔6侧置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所示的一种降噪板材,由板体组成,所述板体1内设有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控制器2、分置在板体1周缘的麦克风3以及设置在板体1中部的扬声器4,控制器2通过麦克风3接收外界噪音并通过扬声器4发声并抵消噪音。将麦克风3分置在板体1周缘,使得麦克风3具有较大的收音范围,通过扩散收音范围来提升噪音收集准确性,进而为控制器2通过扬声器4产生降噪音频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防止降噪音频与外界噪音不匹配而影响降噪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0019]在使用时,所述麦克风3设置至少为两个,且分置在板体1周缘上,以扩大麦克风3的收音范围。具体地,所述麦克风3为四个且环绕扬声器4设置,使得麦克风3能有效检测向扬声器4处传递的噪音,进而通过检测采集更准确的噪音数量来为扬声器4产生的降噪音频提供保障。
[0020]在本实施例中,声音是通过声波来传递的,声波可以发生叠加,不同声波的波峰与波谷相互叠加就会降低声音音量,通过此原理来降低噪音时,通过生产与噪音匹配的降噪音频实现相互抵消,以此降低环境噪音。在使用时,通过麦克风3探测并收集室内噪音后向控制器2输送噪音数据,控制器2接收噪音数据并转化为驱使扬声器4发声的信号,扬声器4接收来自控制器2的信号并产生降噪音频,此时,降噪音频会与经过扬声器4处的噪音匹配抵消,由此降低特定区域内的噪音。
[00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周缘设有侧置安装孔6,所述麦克风3整体插置隐藏在对应的侧置安装孔6内。所述麦克风3包括通过侧置安装孔6的孔口敞露于板体1外露面的收音部。具体地,所述麦克风3呈柱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侧置安装孔6内,所述麦克风3的截面轮廓与侧置安装孔6的径向截面轮廓匹配,使得麦克风3可紧密插置在侧置安装孔6内。所述麦克风3插置在侧置安装孔6后通过扣接或紧固件螺接方式实现固定,确保麦克风3与扬声器4间相对位置固定,保证降噪音频与室内噪音匹配叠合,进而提升降噪效果。安装到位后,所述麦克风的收音部与板体外露面齐平设置,有效提升美观性。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中部设有中置安装孔5,所述控制器2和扬声器4自内向外依次插置在所述中置安装孔5内,以使扬声器4的扬声部通过中置安装孔5的孔口敞露于板体1外露面。所述扬声器4呈柱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中置安装孔5内。所述扬声器4的截面轮廓与中置安装孔5的径向截面轮廓匹配,使得扬声器4可紧密插置在中置安装孔5内。所述扬声器4插置在中置安装孔5后通过扣接或紧固件螺接方式实现固定,确保扬声器4与麦克风3间相对位置固定,保证降噪音频与室内噪音匹配叠合,进而提升降噪效果。安装到位后,所述扬声器的扬声部与板体外露面齐平设置,有效提升美观性。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背向外露面的隐藏面侧设有可与外界电源通连的电源线。电源线为控制器2提供运行所需电源。所述控制器2与扬声器4间、所述控制器2与麦克风3间均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板体1的隐藏面上设有跨接在中置安装孔5和侧置安装孔6间的槽条,所述导线铺设在对应槽条内。导线嵌置在槽条内,对导线起到隐藏和保护作用,确保控制器2与麦克风3间保持数据传输畅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板材,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内设有降噪组件,所述降噪组件包括控制器(2)、分置在板体(1)周缘的麦克风(3)以及设置在板体(1)中部的扬声器(4),控制器(2)通过麦克风(3)接收外界噪音并通过扬声器(4)发声并抵消噪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噪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3)设置至少为两个,且沿板体(1)周缘分置,以扩大麦克风(3)的收音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噪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周缘设有侧置安装孔(6),所述麦克风(3)整体插置隐藏在对应的侧置安装孔(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噪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3)包括通过侧置安装孔(6)的孔口敞露于板体(1)外露面的收音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降噪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3)呈柱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侧置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沈祥林圣全丁云斌吴戴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