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58152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医药领域。该化合物结构通式(I)如下,其中:R1为β型苯甲酯时,R2为酮基氧;R1为酮基氧时、R2为α型苯甲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化合物从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中分离提取得到,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逆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作用,可用于制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剂的开发应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同时还涉及该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该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剂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全球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脂质代谢失调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通过增加TG(甘油三酯)和 TC(总胆固醇)的含量,激活脂质合成途径,积累游离脂肪酸(FFA)。游离脂肪酸(FFA)的积累导致脂质过氧化,导致肝细胞损伤。虽然市场上有几种抗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但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这种疾病。近年来,使用天然产物作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替代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研究和开发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003]我国植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作为我国的瑰宝,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因其高效低毒、化学成分多样化以及资源丰富等特点,从药物植物中寻找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从中已发现多种具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活性成分。
[0004]元宝草,为藤黄科植物元宝草Hypericum sampsonii的全草。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祛风通络之功效。常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创伤出血,肠炎,痢疾,乳痈,痈肿疔毒,烫伤,蛇咬伤,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腰腿痛。外用还可治头癣,口疮,目翳。现代药理表明该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活性。对元宝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发现,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间苯三酚、黄酮、萜类等多种结构类型,呈现出结构类型的多样性。文献报道元宝草属植物,富含天然多环多异戊烯基取代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目前已经成为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热点之一。该类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是一类由间苯三酚母核与多个异戊烯基杂合的天然产物,这类化合物结构复杂多变,具有天然产物中少见的桥环、螺环乃至金刚烷等复杂的核心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制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剂的开发应用,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容易获得的多环杂萜类结构化合物。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剂方面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I):
[0010][0011]其中:R1为β型苯甲酯时,R2为酮基氧;R1为酮基氧时、R2为α型苯甲酮。
[0012]上述的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2具体结构式为式1和式2:
[0013][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取元宝草100份,粉碎,采用95%工业乙醇或甲醇400份,在室温下浸提3

5次,每次3天,回收醇浓缩得浸膏7份;
[0016](2)将浸膏用200份水混溶成浑浊物,经过乙酸乙酯等体积萃取3 次、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得乙酸乙酯层浸膏4份;
[0017](3)乙酸乙酯层浸膏经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60:1、20:1、10:1、8:2、7:3、1:1比例的洗脱剂梯度洗脱,每个梯度 400份,运用硅胶薄层色谱技术对不同洗脱馏分进行检测,具有相同的薄层色谱结果的馏分进行合并,按薄层色谱的显示结果得到四个馏分:Fr. 1、Fr.2、Fr.3和Fr.4;
[0018](4)对Fr.2进行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与丙酮体积比为 100:1~1:1比例的洗脱剂梯度洗脱,按薄层色谱的显示结果进行合并,被分为6个亚馏分:Fr.2a、Fr.2b、Fr.2c、Fr.2d、Fr.2e和Fr.2f;Fr.2c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0:1~100:10比例的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化合物1,Fr.2e(4g)经甲醇的Sephadex LH

20凝胶柱层析和经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甲醇与水比例为80:20,得到化合物2。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治疗剂方面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从元宝草中提取分离得到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其提取分离工艺简单、且原料丰富可大量获得。制得的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可有效抑制抑制油酸(OA)处理过的HepG2细胞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的积累,降低油酸(OA)处理过的HepG2细胞培养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并通过抑制脂肪酸合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来减少脂质合成,并减少 HepG2细胞中的脂质积聚。该多环杂萜结
构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逆转的活性,可作为潜在的高效低毒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的治疗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0021]图1A:化合物1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甘油三酯(TG)积累的影响。
[0022]图1B:化合物1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总胆固醇(TC)积累的影响。
[0023]图1C:化合物2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甘油三酯(TG)积累的影响。
[0024]图1D:化合物2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总胆固醇(TC)积累的影响。
[0025]图2A:化合物1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上清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影响。
[0026]图2B:化合物1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上清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影响。
[0027]图2C:化合物2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上清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的影响。
[0028]图2D:化合物2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上清液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影响。
[0029]图3A: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化合物1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 细胞ACACA和Fas表达的影响。
[0030]图3B:化合物1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Fas表达的影响。
[0031]图3C:化合物1对油酸(OA)诱导的HepG2细胞ACACA表达的影响。
[0032]图4化合物1的X

结晶衍射图
[0033]图5化合物1的1H

NMR谱图(600MHz,CDCl3);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其结构通式为(I):其中: R1为β型苯甲酯时,R2为酮基氧;R1为酮基氧时、R2为α型苯甲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和2的结构式为式(1)和式(2):。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环杂萜结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元宝草100份,粉碎,采用95 %工业乙醇或甲醇400 份,在室温下浸提3

5次,每次3天,回收醇浓缩得浸膏7份;(2)将浸膏用200 份水混溶成浑浊物,经过乙酸乙酯等体积萃取3次、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得乙酸乙酯层浸膏4份;(3)乙酸乙酯层浸膏经过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60:1、20:1、10:1、8:2、7:3、1:1比例的洗脱剂梯度洗脱,每个梯度400份,运用硅胶薄层色谱技术对不同洗脱馏分进行检测,具有相同的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平苑春茂黄磊郝小江李艳梅李亚男张紫珍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