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41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体化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属于环境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设置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右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絮凝池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上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相连接,所述壳体的上端纵向设置有纵向连接水管,所述纵向连接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喷水头,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纵向连接水管相连接,所述纵向连接水管下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搅拌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管水箱以及搅拌扇,以解决投放絮凝剂时絮凝剂与污水混合不充分的问题。混合不充分的问题。混合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体化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堆积体里渗出的高浓度高盐度的有机废水,垃圾渗滤液处理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有机质分解水、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垃圾渗滤液具有BOD5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氨氮含量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的特点,垃圾渗滤液还具有脏、臭,毒的特点,对环境危害非常大,絮凝剂是一种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广泛使用的药剂,主要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将污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0003]现有的大型垃圾处理场具有一体化垃圾处理工艺,垃圾处理场在垃圾集中堆积后会对固体垃圾和垃圾渗滤液分别做无公害处理,使固体垃圾和渗滤液达到市政要求,符合国家标准,但依然存在投放絮凝剂时絮凝剂与污水混合不充分,渗滤液絮凝池的角落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体化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体化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侧设置有絮凝池,所述絮凝池的右侧设置有清水池,所述絮凝池上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下端连通有两根进水管,一个进水管位于絮凝池内,另一个进水管位于清水池内,位于所述絮凝池内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位于所述清水池内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壳体的上端纵向设置有两个纵向连接水管,所述纵向连接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喷水头,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与纵向连接水管相连通,所述纵向连接水管上设置有两个电动机固定块,所述电动机固定块上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贯穿纵向连接水管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有搅拌扇,本技术通过在水管下端设置喷水头和搅拌扇,实现在搅拌的同时注入絮凝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清洗喷头,所述清洗喷头与第二水管相连接,本技术通过在壳体上端设置清洗喷头,实现装置的喷水以方便使用者对装置进行清洗。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倾斜的底座,本技术通过设置倾斜的底座,以实现凝固的絮状物向一边堆积,利于使用者清理絮状物。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左侧设置有絮凝物排出管,本
技术通过在壳体的左侧设置有絮凝物排出管,方便使用者将絮状物抽出。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右侧设置有渗滤液出水管。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在壳体上端设置有水管和搅拌扇,实现搅拌和絮凝剂投放的同步进行,使絮凝剂与污水混合更充分。
[0013]2.本技术在壳体的右侧设置絮凝池和清水池,并在絮凝池和清水池上设置有水管和阀门,实现水管对絮凝剂和清水投放的单独控制。
[0014]3.本技术在底部设置有倾斜的底座,有利于絮凝物向一边的堆积,方便使用者清理絮凝物。
[0015]4.本技术在壳体内设置有絮凝物排出管,有利于使用者将絮凝物排出。
[0016]5.本技术在壳体内设置有渗滤液出水管,有利于使用者将絮凝后的渗滤液排入其它反应池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絮凝池;3、清水池;4、第二水管;5、纵向连接水管;51、喷水头;6、电动机;61、电动机固定块;7、转动杆;8、搅拌扇;9、底座;10、絮凝物排出管;11、渗滤液出水管;12、抽水泵;13、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清洗喷头;16、第一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絮凝池2,所述絮凝池2的右侧设置有清水池3,所述絮凝池2上设置有抽水泵12,所述抽水泵12的进水端连通有第一水管16,所述第一水管16下端连通有两根进水管,一个进水管位于絮凝池2内,另一个进水管位于清水池3内,位于所述絮凝池2内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位于所述清水池3内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4,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水管4,所述第二水管4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12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上端纵向设置有两个纵向连接水管5,所述纵向连接水管5的下端设置有喷水头51,所述第二水管4的另一端与纵向连接水管5相连通,所述纵向连接水管5上设置有两个电动机固定块61,所述电动机固定块61上安装有电动机6,所述电动机6的输出端贯穿纵向连接水管5安装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底端固定有搅拌扇8,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打开电动机6,电动机6对壳体1内的渗滤液进行搅拌,在絮凝池2内放置絮凝剂,打开第一阀门13实现絮凝剂的投放,絮凝剂经过第一水管16和第二水管4并由喷水头51喷出,实现在搅拌的同时进行絮凝剂的投放。
[0023]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清洗喷头15,清洗喷头15与第
二水管4相连接,在清水池3内放入清水,打开第二阀门14实现清水的投放,清水通过第一水管16和第二水管4并经过清洗喷头15喷出,实现对装置的清洗。
[0024]请参阅图1,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置有倾斜的底座9,壳体1内的絮凝过程完成后,关闭电动机6,絮凝物向左侧沉积。
[0025]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絮凝物排出管10。
[0026]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渗滤液出水管11。
[0027]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中,使用者同时打开电动机6和抽水泵12,并打开第一阀门13,实现在搅拌的过程中,对壳体1内的渗滤液投放与搅拌,同时可通过第二阀门14实现清水的投放,同时在壳体1内设置有清洗喷头15,实现对壳体1内的清洗。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垃圾渗沥液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侧设置有絮凝池(2),所述絮凝池(2)的右侧设置有清水池(3),所述絮凝池(2)上设置有抽水泵(12),所述抽水泵(12)的进水端连通有第一水管(16),所述第一水管(16)下端连通有两根进水管,一个进水管位于絮凝池(2)内,另一个进水管位于清水池(3)内,位于所述絮凝池(2)内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位于所述清水池(3)内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4),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水管(4),所述第二水管(4)的一端与所述抽水泵(12)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壳体(1)的上端纵向设置有两个纵向连接水管(5),所述纵向连接水管(5)的下端设置有喷水头(51),所述第二水管(4)的另一端与纵向连接水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萍茂罗小勇罗温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国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