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片以及车载传感器外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22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片(6),其构成为应用在车载传感器的外罩。加热片(6)具有安装在外罩的片式基材(7),以及沿片式基材(7)设置的至少一个发热带(8)。发热带(8)形成为由成线状的许多第一导电体(12)和许多第二导电体(13)交叉而成的网状。第一导电体(12)和第二导电体(13)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13)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13)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热片以及车载传感器外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片以及车载传感器外罩。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等车辆中设置有车载传感器。车载传感器构成为,收发用于检测车外物体的电磁波。为了使车载传感器难以从车外被看到,在这样的车辆中设置有能够使电磁波穿透的车载传感器外罩。车载传感器外罩配置在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发送方向的前方。在车载传感器外罩中,因附着的冰雪导致电磁波的穿透性降低。因此,在车载传感器外罩上安装用于融化上述附着的冰雪的加热片。
[0003]加热片具有安装在车载传感器外罩上的片式基材、以及沿该片式基材设置并通过通电发热的发热带。作为发热带,例如可以考虑采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热带。该发热带形成为,使线状导电体在水平方向和铅直方向上延伸并正交的格子状。然后,附着在车载传感器外罩上的冰雪通过加热片中的发热带的发热而融化。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608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然而,车载传感器以水平扩散的方式发送电磁波。因此,在发热带中的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导电体会阻碍该电磁波穿透发热带。具体而言,以在水平方向上扩散的方式从车载传感器发送的电磁波与在发热带中的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导电体产生干扰,从而难以穿透该发热带。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片以及车载传感器外罩,其能够抑制电磁波难以穿透发热带。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解决上述问题的加热片构成为应用在车载传感器的外罩,所述车载传感器进行用于检测车外物体的电磁波的收发,所述外罩构成为位于所述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方,所述加热片具有:安装在所述外罩的片式基材;以及沿所述片式基材设置的至少一个发热带。所述发热带形成为由成线状的许多第一导电体和许多第二导电体交叉而成的网状,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
[0012]解决上述问题的车载传感器外罩构成为位于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方,并且安装有上述加热片,该车载传感器进行用于检测车外物体的电磁波的收发。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车辆前部的车载传感器的周边的平面剖视图;
[0014]图2是表示从车辆的后方侧观察加热片的片式基材和发热带等的状态的后视图;
[0015]图3是表示加热片的发热带及其周边的放大图;
[0016]图4是表示发热带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图1~图4,对加热片以及车载传感器外罩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8]如图1所示,在汽车等车辆的前部搭载有毫米波雷达2作为车载传感器,其收发用于检测车外物体的电磁波。毫米波雷达2构成为,向车外(图1的上侧)发送电波(毫米波),并且,接收碰到车外物体而反射的毫米波,通过这样地收发毫米波来检测车外物体。
[0019]在车辆前部,即在毫米波雷达2的毫米波发送方向的前侧(图1的上侧),设置有用于使毫米波雷达2难以从车外被看到的车载传感器外罩1。车载传感器外罩1能够使上述毫米波穿透。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车载传感器外罩1,例如可以考虑采用车标等具有设计性的方式。
[0020]车载传感器外罩1具有安装在车辆上的基材3、具有设计性的装饰层4、以及覆盖且从车外能够看见该装饰层4的透明层5。这些基材3、装饰层4、以及透明层5从毫米波雷达2的毫米波发送方向的后侧(图1的下侧)向前侧(图1的上侧)依次设置。
[0021]基材3具有用于将车载传感器外罩1安装在车辆的钩子等安装部。基材3由能够确保可以实现经由安装部将车载传感器外罩1安装在车辆上的刚性且能够使毫米波穿透的材料形成。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举出丙烯腈
·
乙烯

丙烯

二烯
·
苯乙烯(AES)、丙烯腈
·
苯乙烯
·
丙烯酸橡胶(ASA)等。
[0022]装饰层4使用涂装、模内镶件注塑、溅射等方法形成为具有任意的设计性。该装饰层4也能够使毫米波穿透。透明层5由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且能够使毫米波穿透的树脂形成。作为这种树脂,例如举出聚碳酸酯。
[0023]为了不会因附着在车载传感器外罩1的冰雪导致毫米波的穿透性降低,在该车载传感器外罩1的车辆前侧的面安装有用于融化该冰雪的加热片6。加热片6具有安装在车载传感器外罩1(透明层5)上的片式基材7、以及沿该片式基材7设置且通过通电发热的多个发热带8。
[0024]接下来,对加热片6进行详细说明。
[0025]图2表示从车辆后方(图1的下侧)观察图1的加热片6中的片式基材7以及发热带8等的状态。从图2可以看出,在片式基材7的车辆后侧的面安装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上下一对汇流条9、10。即,加热片6除了具有片式基材7和发热带8之外,还具有汇流条9、10。上下一对汇流条9、10中的汇流条9的水平方向的两端部和汇流条10的水平方向的两端部在铅直方向的间隔,是与汇流条9、10的水平方向的中央部彼此在铅直方向的间隔不同的值。具体而言,汇流条9的水平方向的两端部和汇流条10的水平方向的两端部在铅直方向的间隔,是比汇流条9、10的水平方向的中央部彼此在铅直方向的间隔短的值。这是由于,为了匹配车载传感器外罩1(车标)的外边缘形状,而使汇流条9、10相对于长边方向弯曲。
[0026]多个发热带8以连接上下一对汇流条9、10的方式在铅直方向延伸且在水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经由上下一对汇流条9、10对各发热带8进行通电,通过这样的通电使各发热
带8发热。如图1所示,在片式基材7的车辆后侧的面形成有用于将汇流条9、10和发热带8安装在片式基材7的粘接层11。
[0027]加热片6的片式基材7和粘接层11由无色透明或有色透明且能够使毫米波穿透的树脂形成,例如聚碳酸酯。而且,这样形成的加热片6安装在车载传感器外罩1的车辆前侧的面。因此,通过对加热片6的发热带8通电使该发热带8发热,从而使附着在车载传感器外罩1的冰雪融化。
[0028]如图3所示,发热带8的水平方向的宽度A例如可以是50~300μm。多个发热带8的水平方向的间隔B例如可以是1~6mm。各发热带8形成为由成线状的许多第一导电体12和许多第二导电体13交叉而成的网状。如图4所示,第一导电体12和第二导电体13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第一导电体12和第二导电体13中的至少一者配置成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角大于0
°
且在15
°
以内。在该例中,第一导电体12的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角θ1为15
°
。此外,第二导电体13的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角θ2也为15
°

[0029]如图2所示,在上下一对汇流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应用在车载传感器的外罩,所述车载传感器进行用于检测车外物体的电磁波的收发,所述外罩构成为位于所述车载传感器的电磁波的发送方向的前方,所述加热片具有:安装在所述外罩的片式基材;以及沿所述片式基材设置的至少一个发热带,在所述加热片中,所述发热带形成为由成线状的许多第一导电体和许多第二导电体交叉而成的网状,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片,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和所述第二导电体中的至少一者配置成相对于铅直方向的倾斜角大于0
°
且在15
°
以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发热带包括在铅直方向延伸且在水平方向隔开1~6mm的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发热带。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谷幸藏青木高弘
申请(专利权)人:NISSHA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