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控制电路、接触器控制装置及电池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20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器控制电路、接触器控制装置及电池控制装置。该接触器控制电路包括:定时器电路,自锁电路,解锁电路和接触器驱动电路,其中,定时器电路用于监控微控制单元的工作状态并生成监控信号,自锁电路用于将微控制单元的第一接口输出的第一信号传输至接触器驱动电路,以及在微控制单元故障时保持为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解锁电路用于接收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以及接收定时器电路输出的监控信号,还用于解除自锁电路为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接触器驱动电路用于向接触器输出电压以控制接触器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车辆内用于控制电池包接触器的单片机发生故障时车辆会失去动力的技术问题。障时车辆会失去动力的技术问题。障时车辆会失去动力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器控制电路、接触器控制装置及电池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触器控制电路、接触器控制装置及电池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主要依靠电池包提供的电能产生动力,而电池包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内单片机(MCU)控制的主正主负接触器电池包对外输出的开关与高压回路相连,给汽车提供能量。电动汽车依靠电能驱动的本质和复杂性,使得整车控制模块数量也会显著增多,控制和监测难度增加。若电动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电池管理系统内单片机(MCU)非预期复位(非高非低,高阻态),那么动力电池接触器将会突然断开,进而造成汽车动力中断,此时电动汽车会有失控或被追尾的风险,也会有接触器触点烧蚀或粘连的风险。一旦发生将是非常严重的事故,对于驾驶人员可能导致致命伤害。
[000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控制电路、接触器控制装置及电池控制装置,以至少解决车辆内用于控制电池包接触器的单片机发生故障时车辆会失去动力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器控制电路,包括:定时器电路,自锁电路,解锁电路和接触器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定时器电路,与所述解锁电路连接,用于在运行时生成监控信号;所述自锁电路,与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以及在未收到解锁信号时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控制所述接触器的通断;所述解锁电路,分别与所述定时器电路和所述自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第二信号以及接收所述定时器电路输出的监控信号,还用于向所述自锁电路输出所述解锁信号以停止所述自锁电路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自锁电路为其供电时向所述接触器输出电压以控制所述接触器的通断。
[0006]可选地,所述自锁电路包括:驱动电源、阻断组件和自锁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自锁组件连接;所述自锁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源、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电源引脚、所述阻断组件和所述解锁电路连接,所述自锁组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驱动电源向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所述自锁组件还用于在未收到所述解锁电路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保持所述驱动电源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所述阻断组件的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输入,另一端和所述自锁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指示所述接触器闭合时允许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自锁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指示所述接触器断开时阻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自锁组件。
[0007]可选地,所述自锁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
阻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驱动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输入引脚、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阻断组件和所述解锁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可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存在正向压差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阻断组件、所述解锁电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分别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以及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于所述阻断组件和所述解锁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另一端接地;所述阻断组件包括:第三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入所述第一信号,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自锁组件和所述解锁电路。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为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是MOS管的源极、栅极和漏极;所述第二开关为N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是NMOS管的漏极、栅极和源极。
[0009]可选地,所述自锁电路包括:驱动电源、阻断组件和自锁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自锁组件连接;所述自锁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源、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电源引脚、所述阻断组件和所述解锁电路连接,所述自锁组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驱动电源向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所述自锁组件还用于在未收到所述解锁电路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保持所述驱动电源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所述阻断组件的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输入,另一端和所述自锁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指示所述接触器闭合时允许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自锁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指示所述接触器断开时阻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自锁组件。
[0010]可选地,所述判断组件包括第三电阻和判断电路,其中,所述判断电路的第一输入接口和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二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输入接口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的节点输入所述判断电路,所述判断电路的第二输入接口与所述定时器电路连接以接收所述监控信号,所述判断电路的输出接口与所述解锁组件连接,所述判断电路用于判断所述监控信号指示监控状态正常且所述第二信号指示断开所述接触器是否为真,并在判断结果为真的情况下输出所述解锁信号;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和所述判断电路的第一输入接口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解锁组件包括第三开关,其中,所述第三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解锁电路,第二端连接所述判断组件,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用于在第二端和第三端之间存在正向压差的情况下导通第一端和第三端。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三开关为NMOS管,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分别是NMOS管的漏极、栅极和源极。
[00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触器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接口与所述自
锁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用于输出第一信号,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二接口与所述解锁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用于输出第二信号,所述微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的定时器电路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装置,所述电池控制装置包括接触器和上述的接触器控制装置。
[00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自锁电路和解锁电路,达到了当MCU故障时依然可以保持电池包接触器闭合使得电动汽车可以保持动力,当MCU正常时可以正常控制接触器断开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MCU故障导致车辆出现失控风险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车辆内用于控制电池包接触器的单片机发生故障时车辆会失去动力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时器电路,自锁电路,解锁电路和接触器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定时器电路,与所述解锁电路连接,用于在运行时生成监控信号;所述自锁电路,与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以及在未收到解锁信号时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控制所述接触器的通断;所述解锁电路,分别与所述定时器电路和所述自锁电路连接,用于接收第二信号以及接收所述定时器电路输出的监控信号,还用于向所述自锁电路输出所述解锁信号以停止所述自锁电路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用于在所述自锁电路为其供电时向所述接触器输出电压以控制所述接触器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电路包括:驱动电源、阻断组件和自锁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电源与所述自锁组件连接;所述自锁组件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源、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电源引脚、所述阻断组件和所述解锁电路连接,所述自锁组件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的情况下允许所述驱动电源向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所述自锁组件还用于在未收到所述解锁电路的解锁信号的情况下保持所述驱动电源为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供电;所述阻断组件的一端接收所述第一信号的输入,另一端和所述自锁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指示所述接触器闭合时允许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自锁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信号指示所述接触器断开时阻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至所述自锁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驱动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输入引脚、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阻断组件和所述解锁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可以在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端之间存在正向压差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阻断组件、所述解锁电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以及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于所述阻断组件和所述解锁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接触器驱动电路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甫杨亚坤张建彪杨红新
申请(专利权)人: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