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使用多环芳族衍生物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其中的有机层中使用多环芳族衍生物化合物而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发光效率的高效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器件是当从通过由电子注入电极(阴极)注入的电子和由空穴注入电极(阳极)注入的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而形成的激子中释放能量时发光的自发光器件。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由于基于其诸如低驱动电压、高亮度、宽视角、和快速响应速度的优点适用于全色平板发光显示器而作为下一代光源受到了大量的关注。
[0003]为了使有机发光器件表现出该特性,应优化有机发光器件中的有机层的结构,并且构成各有机层的材料即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发光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或电子阻挡材料应当基于稳定且有效的成分。然而,对于稳定且有效的有机发光器件,持续需要开发有机层结构及其相应的材料。
[0004]因此,持续需要开发能够改善其发光特性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以及开发支持该结构的新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问题
[0006]因此,鉴于以上问题做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基于用于发光层的化合物和用于空穴传输层或空穴注入层的化合物而可以在低电压下运行并表现出优异的外量子效率的高效有机发光器件。
[0007]技术方案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以上和其他目的可以通过提供包括以下的有机发光器件来实现:第一电极;面对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介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和发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面对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介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其中(i)所述空穴注入层或所述空穴传输层包含至少一种由以下[式A]表示的化合物,以及(ii)所述发光层包含由以下[式B]或[式C]表示的化合物:[式A]其中L为单键、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族C6
‑
C50烃环、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
C50芳族杂环;n为1至3的整数,条件是当n为2或更大时,L彼此相同或不同;Ar选自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C50芳基和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
C50杂芳基;R
a
至R
c
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
C5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
‑
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
C50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
C30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C30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C30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C30芳基甲硅烷基、硝基、氰基、和卤素基团,条件是R
b
和R
c
彼此键合以进一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其中Q1至Q3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族C6
‑
C50烃环、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
C50芳族杂环基;Y1至Y3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N
‑
R1、CR2R3、O、S、Se和SiR4R5;
X选自B、P和P=O;以及R1至R5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
C5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
‑
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
C50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
C30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C30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C30芳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甲硅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C30芳基甲硅烷基、硝基、氰基、和卤素基团,条件是R1至R5各自与环Q1至Q3键合以进一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以及R2和R3以及R4和R5彼此键合以进一步形成脂环族或芳族单环或多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式B]或[式C]由以下[式B
‑
1]或[式C
‑
1]表示:表示:其中Z为CR或N,条件是Z彼此相同或不同,以及R彼此相同或不同,其中R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
C50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3
‑
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2
‑
C50杂芳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
C30芳氧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C30芳基硫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1
‑
C30烷基胺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5
‑
技术研发人员:沈昭英,柳世真,赵镇辉,梁龙云,
申请(专利权)人:SF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