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116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3
车辆空调系统(1)具备具备:多个空调机(10),该多个空调机对应于多个空调区域的每一个而设置;以及冷却机(30),该冷却机冷却被搭载于车辆的目标设备(BT)。多个空调机的每一个包含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且通过制冷剂的蒸发所致的吸热作用来冷却对多个空调区域吹出的空气。冷却机包含供与目标设备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流动的冷却回路(31),且利用多个空调机中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吸热作用来冷却热介质,从而调整目标设备的温度。在多个空调机中,将对于门侧区域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机作为门侧空调机(10),将对于板件侧区域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机作为板件侧空调机(20)。此时,通过多个空调机分别进行室内的制冷及目标设备的调温的设备调温时的来自热介质的吸热量为板件侧空调机比门侧空调机小。调机比门侧空调机小。调机比门侧空调机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基于2020年6月1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20

102380号,通过参照将其记载内容援引于此。


[0002]本专利技术关于对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车辆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3]过去已知有利用空调机所含的制冷循环的吸热作用等进行车辆的室内的空气调节以及蓄电池的调温的空调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186989号公报
[0007]然而,本专利技术人们探讨在通过空调机进行车载设备的冷却的车辆空调系统中,将室内分成多个空调区域,并且,通过对应该多个空调区域的每一个而设得多个空调机来进行多个空调区域的空气调节。
[0008]然而,利用多个空调机的每一个进行车载设备的冷却时,因为来自车载设备的吸热而限制了利用多个空调机从室内的吸热量,而无法随着想法来确保室内的舒适性。例如,从车辆的门远离的空调区域与车辆的门附近的空调区域比较,难以换气、湿度容易变高。因此,若由于车载设备的冷却而限制了利用多个空调机从室内的吸热量,则从车辆的门远离的空调区域成为高湿度,而使室内的舒适性降低。这些是在本专利技术人们认真研究后所发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具备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的多个空调机的车辆空调系统中,即便在进行目标设备的冷却时,也能确保从车辆的门远离的空调区域中的舒适性。r/>[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观点,
[0011]车辆空调系统,具备:
[0012]多个空调机,该多个空调机对应于多个空调区域的每一个而设置;以及
[0013]冷却机,该冷却机冷却被搭载于车辆的目标设备,
[0014]多个空调机的每一个包含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且通过制冷剂的蒸发所致的吸热作用来冷却对多个空调区域吹出的空气,
[0015]冷却机包含供与目标设备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流动的冷却回路,且利用多个空调机中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吸热作用来冷却热介质,从而调整目标设备的温度,
[0016]在多个空调机中,将对于通过车辆的门与室外分隔的门侧区域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机作为门侧空调机,将对于通过车辆的侧板件与室外分隔的板件侧区域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机作为板件侧空调机时,通过多个空调机分别进行室内的制冷及目标设备的调温的设
备调温时的来自热介质的吸热量为板件侧空调机比门侧空调机小。
[0017]据此,板件侧空调机在设备调温时,由于能抑制来自热介质的吸热量,所以来自吹出到板件侧区域的空气的吸热量变大,容易得到基于空气冷却得到的除湿效果。因此,即便在进行目标设备的冷却时,也能确保从车辆的门远离的空调区域中的舒适性。
[0018]于此,侧板件为构成车辆的侧面的板件。此外,根据车辆会设置在紧急时为了使乘客从车辆逃出用的紧急出口及开闭紧急出口的开闭构件。该紧急出口的开闭构件除了紧急时为始终闭锁状态,实质上构成车辆的侧面。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紧急出口及开闭构件为构成侧板件的一部分。亦即,在设有紧急出口及开闭构件的车辆的侧板件包含有紧急出口及开闭构件。
[0019]另外,各结构要素等所标注的带括号的参照符号表示该结构要素等与后述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具体的结构要素等的对应关系的一例。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示意图。
[0021]图2是说明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用的说明图。
[0022]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0023]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门侧空调机及板件侧空调机的不同的说明图。
[0024]图5是说明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一变形例用的说明图。
[0025]图6是说明适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二变形例用的示意图。
[0026]图7是说明适用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用的说明图。
[0027]图8是说明适用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一变形例用的说明图。
[0028]图9是说明适用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二变形例用的说明图。
[0029]图10是用于说明适用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三变形例的说明图。
[0030]图11是用于说明适用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说明图。
[0031]图12是用于说明适用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一变形例的说明图。
[0032]图13是用于说明适用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二变形例的说明图。
[0033]图14是用于说明适用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三变形例的说明图。
[0034]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0035]图1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开始设备调温时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0036]图17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停止设备调温时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0037]图18是用于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门侧空调机及板件侧空调机的不同的说明图。
[0038]图19是用于说明适用第四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一变形例的说明图。
[0039]图20是用于说明适用第四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二变形例的说明图。
[0040]图21是用于说明适用第四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第三变形例的说明图。
[0041]图2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0042]图23是用于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第一冷却管及第二冷却管的不同的说明图。
[0043]图24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第一变形例,表示能用于冷却回路的第一冷却管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0044]图25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第一变形例,表示能用于冷却回路的第二冷却管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0045]图26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第一变形例,是用于说明第一冷却管及第二冷却管的不同的说明图。
[0046]图27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第二变形例,表示能用于冷却回路部的第一冷却管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0047]图28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第二变形例,表示能用于冷却回路部的第二冷却管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0048]图29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第三变形例,表示能用于冷却回路的冷却管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0049]图30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第三变形例,是用于说明第一冷却管及第二冷却管的不同的说明图。
[0050]图31是适用第六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公交车车辆的示意图。
[0051]图32是第六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对设定于车辆的室内的多个空调区域(Z)进行空气调节,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空调机(10、10A、10B、10X、20、20A、20B、20C、20D、20X),该多个空调机对应于所述多个空调区域的每一个而设置;以及冷却机(30),该冷却机冷却被搭载于所述车辆的目标设备(BT),所述多个空调机的每一个包含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RC1、RC2),且通过制冷剂的蒸发所致的吸热作用来冷却对所述多个空调区域吹出的空气,所述冷却机包含供与所述目标设备进行热交换的热介质流动的冷却回路(31、31A、31B、31C),且利用所述多个空调机中的至少一部分中的所述吸热作用来冷却热介质,从而调整所述目标设备的温度,在所述多个空调机中,将对于通过所述车辆的门(D1、D2、D3)与室外分隔的门侧区域(Zd、Zd1、Zd2、Zd3)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机作为门侧空调机(10、10A、10B、10X),将对于通过所述车辆的侧板件(SP)与所述室外分隔的板件侧区域(Zp、Zp1、Zp2、Zp3、Zp4)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机作为板件侧空调机(20、20A、20B、20C、20D、20X)时,通过所述多个空调机分别进行所述室内的制冷及所述目标设备的调温的设备调温时的来自热介质的吸热量为所述板件侧空调机比所述门侧空调机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空调机(10)包含第一室内蒸发器(14)和设备用蒸发器(16),该第一室内蒸发器从吹出到所述门侧区域前的空气吸热来使制冷剂蒸发,该设备用蒸发器相对于制冷剂流与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并联设置,并且从热介质吸热来使制冷剂蒸发,所述板件侧空调机(20)包含从吹出到所述板件侧区域前的空气吸热来使制冷剂蒸发的第二室内蒸发器(24),不包含从热介质吸热的吸热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侧空调机(10X)包含第一室内蒸发器(14)和第一设备用蒸发器(16),该第一室内蒸发器从吹出到所述门侧区域前的空气吸热来使制冷剂蒸发,该第一设备用蒸发器相对于制冷剂流与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并联设置,并且从热介质吸热来使制冷剂蒸发,所述板件侧空调机(20X)包含第二室内蒸发器(24)和第二设备用蒸发器(26),该第二室内蒸发器从吹出到所述板件侧区域前的空气吸热来使制冷剂蒸发,该第二设备用蒸发器相对于制冷剂流与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并联设置,并且从热介质吸热来使制冷剂蒸发,所述设备调温时的来自热介质的吸热量为所述第二设备用蒸发器比所述第一设备用蒸发器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用蒸发器及所述第二设备用蒸发器在所述冷却回路(31A)中相对于热介质流串联配置,所述第二设备用蒸发器在所述冷却回路中被配置在所述第一设备用蒸发器的热介质流的下游侧,以使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用蒸发器后的热介质流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用蒸发器及所述第二设备用蒸发器在所述冷却回路(31B)中相对于热介质流并联配置,
所述冷却回路具有第一冷却管(311)和第二冷却管(312),该第一冷却管使热介质流向所述第一设备用蒸发器侧,该第二冷却管使热介质流向所述第二设备用蒸发器侧,所述第一冷却管及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一端侧连接于被设在所述第一设备用蒸发器及所述第二设备用蒸发器的热介质流的上游侧的分支部(313),并且另一端侧连接于被设在所述第一设备用蒸发器及所述第二设备用蒸发器的热介质流的下游侧的合流部(314),所述第二冷却管构成为,与所述第一冷却管相比,热介质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变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田骏三浦功嗣谷口雅巳太田大辅兼浦信也白井宏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