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道染色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92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28
本申请提出一种瘘道染色针头,其包括针座和硬管;针座用于与注射器的乳头连接;硬管与针座连接,用于插入瘘道中;在所述硬管的外周上能够滑动地安装有挡座;挡座的中心形成通孔;所述硬管穿过所述通孔,由此所述挡座结合在所述硬管上;所述挡座包括喇叭口状的幅边;喇叭口状的幅边的前端的直径大于后端的直径;喇叭口状的幅边的前端朝向瘘道的外口。通过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幅边可以阻挡自瘘道喷出的染色剂,使其免于喷向术者;锥台可以尽可能地封堵针头的硬管与瘘道的外口之间的缝隙,尽量减少自瘘道外口喷出的染色剂。量减少自瘘道外口喷出的染色剂。量减少自瘘道外口喷出的染色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瘘道染色针头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瘘道染色针头。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瘘道染色时,需要将针头自瘘道的外口插入,然后推动注射器,将注射器中的染色剂自硬管针中推入瘘道中。但是,由于染色剂在瘘道中受到的阻力较大,染色剂经常会自硬管针与瘘道之间的缝隙喷出,喷到术者身上。现有技术的针头如图1所述,包括用于与注射器的乳头连接的针座2和与针座2连接用于插入瘘道中的硬管1。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瘘道染色针头,其能够防止染色剂在瘘道染色过程中喷溅到术者身上。
[0004]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其包括针座和硬管;针座用于与注射器的乳头连接;硬管与针座连接,用于插入瘘道中;
[0005]在所述硬管的外周上能够滑动地安装有挡座;挡座的中心形成通孔;所述硬管穿过所述通孔,由此所述挡座结合在所述硬管上;
[0006]所述挡座包括喇叭口状的幅边;喇叭口状的幅边的前端的直径大于后端的直径;喇叭口状的幅边的前端朝向瘘道的外口。
[0007]优选地,所述挡座的中心形成锥台;所述通孔形成在该锥台的中心位置;所述锥台的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所述锥台的上端用于塞入瘘道的外口中;所述幅边形成在所述锥台的外周上。
[0008]优选地,所述幅边形成在所述锥台的底端。
[0009]优选地,所述幅边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
[0010]通过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幅边可以阻挡自瘘道喷出的染色剂,使其免于喷向术者;锥台可以尽可能地封堵针头的硬管与瘘道的外口之间的缝隙,尽量减少自瘘道外口喷出的染色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现有技术的针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的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的挡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进行详细说明。
[0017]本申请的瘘道染色针头,其包括针座2和硬管1;针座2用于与注射器的乳头连接;硬管1与针座2连接,用于插入瘘道中;
[0018]在硬管1的外周上能够滑动地安装有挡座3;挡座3的中心形成通孔33;硬管1穿过通孔33,由此挡座3结合在硬管1。挡座3由医用硅胶制成。
[0019]挡座3包括喇叭口状的幅边32;喇叭口状的幅边32的前端的直径大于后端的直径;喇叭口状的幅边32的前端朝向瘘道的外口。
[0020]挡座3的中心形成锥台31;通孔33形成在该锥台31的中心位置;锥台31的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锥台31的上端用于塞入瘘道的外口中;幅边32形成在锥台31的外周上。
[0021]一种实施方式中,幅边32形成在锥台31的底端。
[0022]幅边32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加。
[0023]使用时,将硬管插入瘘道的外口中,推动挡座,使得幅边围绕在瘘道的外口的四周,且使得锥台尽量地堵在硬管与瘘道的外口之间的缝隙上,这样尽可能地使染色剂流向瘘道中,自内口流出;外口中流出的染色剂较少,且该较少的染色剂被幅边阻挡,不会喷溅到术者身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瘘道染色针头,其包括针座和硬管;针座用于与注射器的乳头连接;硬管与针座连接,用于插入瘘道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硬管的外周上能够滑动地安装有挡座;挡座的中心形成通孔;所述硬管穿过所述通孔,由此所述挡座结合在所述硬管上;所述挡座包括喇叭口状的幅边;喇叭口状的幅边的前端的直径大于后端的直径;喇叭口状的幅边的前端朝向瘘道的外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瘘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