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078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间充质干细胞包括:基体;间充质干细胞薄膜,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形成在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包括层叠的多个单层间充质干细胞薄膜。该间充质干细胞面膜中,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分化作用、旁分泌作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抗炎作用等机制起到抗衰老作用,并实现面部整体修复、消除面部色斑、面部美白等方面效果;而且,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与皮肤表皮细胞之间形成细胞间隙连接,从而被皮肤吸收。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中的间充质干细胞薄膜为多个单层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叠加,由此,可以有效提高间充质干细胞薄膜的韧性和坚固性,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其效果的发挥。发挥。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护肤品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许多抗衰老药物和化妆品的作用是加快细胞分裂和增殖、加快表皮细胞脱落速度,刺激基底细胞分裂,在短期内改善皮肤的外观,但由于细胞有一定寿命和分裂次数,加速细胞分裂使每次细胞周期变短,结果使细胞寿命变短,反而加速衰老。更有些不良商家为了让面膜看起来效果好,添加了汞、荧光增白剂等不安全成分。而且,面部表皮细胞表面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严格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离子和蛋白等大分子无法自由通过。目前市场宣称干细胞外泌体面膜,其主要成分外泌体大部分都无法自由通过表皮细胞的表面脂质双分子层,无法进入表皮细胞内。
[0003]另一方面,关于制备细胞薄膜的方法,目前制备细胞薄膜的技术主要基于Teruo Okano等人研制的温感高聚物非粘附细胞培养器皿。然而,这种制备方法具有显著的缺点:如温度改变引起培养皿表面化学性质变化不均一、制备细胞薄膜耗时长、制备方法困难等;而其他制备方法如超声刺激法、电刺激法、紫外照射法等均存在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面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包括:基体;间充质干细胞薄膜,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形成在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包括层叠的多个单层间充质干细胞薄膜。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中,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分化作用、旁分泌作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抗炎作用等机制起到抗衰老作用,并实现面部整体修复、消除面部色斑、面部美白等方面效果;而且,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与皮肤表皮细胞之间形成细胞间隙连接,从而被皮肤吸收。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中的间充质干细胞薄膜为多个单层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叠加,由此,可以有效提高间充质干细胞薄膜的韧性和坚固性,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其效果的发挥。
[000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包括层叠的2~3个单层间充质干细胞薄膜。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细胞薄膜的韧性和坚固性。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覆盖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不低于70%的面积。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由选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
胞、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至少之一形成。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间充质干细胞面膜的抗衰老效果。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实施例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0012](a)提供基体;
[0013](b)制备间充质干细胞薄膜:
[0014]利用液体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以便形成单层细胞薄膜;所述培养皿包括本体和涂层,所述本体内限定有培养空间,所述涂层设置在所述培养空间的底部,其中,所述涂层的表面自由能不超过90mJ/m2;
[0015]使所述单层细胞薄膜处于剥离液中,所述剥离液中阳离子浓度低于所述液态培养基,所述阳离子包括钙离子和/或镁离子的至少之一;
[0016]从所述剥离液中,收集所述单层细胞薄膜;和
[0017]将多个所述单层细胞薄膜进行叠加,得到复合细胞薄膜;
[0018](c)将所述复合细胞薄膜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得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面膜。
[0019]采用上述培养皿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时,尤其是采用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时,细胞在扩增过程中能够贴附在培养空间底部的涂层上,并且能够在该涂层上进行贴壁增殖。另外,鉴于该涂层的表面自由能不超过90mJ/m2,通过调整细胞液体培养基中的钙离子和/或镁离子浓度,可以使涂层与细胞之间的结合力降低,从而使贴壁培养的细胞能够从培养皿底部的涂层上以细胞薄膜的形式脱落,有效地获得单层细胞薄膜。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采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地完成细胞薄膜与培养皿底部的脱离,通常在改变离子浓度后不超过1小时,例如不超过30分钟,诸如不超过20分钟,例如15分钟,就能够使得细胞薄膜与培养皿底部脱离。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离子浓度例如钙离子和/或镁离子的浓度,细胞黏着斑复合物跨膜受体的构型会随之改变,涂层与细胞之间的结合力会降低,从而可以实现在不经胰蛋白酶水解细胞间蛋白的情况下,就能够促使细胞从培养皿的底部表面脱离,得到完整的单层细胞薄膜。
[0020]进一步地,通过将多个单层细胞薄膜叠加得到复合细胞薄膜,并将其设置在基体的一侧表面,即可获得上述实施例间充质干细胞面膜。
[0021]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制备间充质干细胞面膜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层的表面自由能不超过60mJ/m2。由此,细胞薄膜从培养皿脱离的效果更佳。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层的厚度不低于2nm,但不超过100nm,优选不超过50nm,更优选不超过30nm,最优选不超过10nm。由此,细胞薄膜从培养皿脱离的效果更佳。另外,专利技术人发现,如果涂层的厚度超过300nm,细胞的生长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层是由聚(2

乙烯吡啶

co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形成的。由此,细胞薄膜从培养皿脱离的效果更佳。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涂层是通过对2

乙烯吡啶和苯乙烯进行固相沉积而形成的。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离液为不含钙离子和镁离子的缓冲液。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剥离液为DPBS。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PVDF膜进行收集所述单层细胞薄膜。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PVDF膜为星形

聚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聚合物亲水改性的PVDF膜。
[003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2]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实施例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星形

聚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间充质干细胞薄膜,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形成在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包括层叠的多个单层间充质干细胞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包括层叠的2~3个单层间充质干细胞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覆盖所述基体的一侧表面不低于70%的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充质干细胞薄膜由选自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至少之一形成。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提供基体;(b)制备间充质干细胞薄膜:利用液体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对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以便形成单层细胞薄膜;所述培养皿包括本体和涂层,所述本体内限定有培养空间,所述涂层设置在所述培养空间的底部,其中,所述涂层的表面自由能不超过90mJ/m2;使所述单层细胞薄膜处于剥离液中,所述剥离液中阳离子浓度低于所述液态培养基,所述阳离子包括钙离子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