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26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包括至少两段爬梯本体首尾连接而成,每个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两个竖向延伸的梯梁,两个所述梯梁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踏棍,每个所述爬梯本体的梯梁的上下两端均伸到踏棍外,且梯梁的顶端向背面弯折,形成用于挂在上一节爬梯本体踏棍上的挂钩,两侧的所述挂钩均朝内侧弯折错位,相邻的两个爬梯本体通过钢管扣件将重叠部分的梯梁固定在一起;所述梯梁的背面左右间隔设置有两列植筋,所述植筋为L型,所述植筋的横向部分插入到岩壁上,竖向部分向上延伸且通过钢管扣件固定在对应的梯梁上。结构稳定,便于携带,能够施工现场快速装配。配。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


[0001]本技术涉及攀爬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

技术介绍

[0002]峡谷是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也是V形谷的一种。由于峡谷岸坡特殊的地质条件、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该区域内地质灾害频发,且灾害存在难调查、难发现的特点。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可以依靠无人机贴近飞行及建模等技术进行勘察,但该技术依靠的是光学影像,无法屏蔽植被遮挡的问题,无法较好地反馈地质迹象。对于这类区域,只有通过人工在其岩壁上攀爬,进行勘察。
[0003]常见的户外爬梯均为绳梯,虽然满足攀爬距离长、便于携带等需求,但是,由于绳梯是以绳索作为主要支撑载体,其形态容易受到攀爬人员施力和外部风力的影响,而产生弯曲、晃动的情况,导致实际攀爬时并不稳定,影响攀爬效率,同时由于容易晃动,导致存在安全隐患。
[0004]除此之外,还有野外救援梯,能够满足攀爬距离长、支撑稳定的需求,但是由于其常常安装在救援车上,作为车的一部分,同时通过救援车一体的电控设备控制器伸长的长度。但由于峡谷岸坡道路狭窄,救援车无法驶入,无法使用。因此,急需一种既便于携带,又能快速装配、组合长度的户外爬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为分段式爬梯,结构稳定,便于携带,能够施工现场快速装配、搭建在岩壁上。
[0006]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包括至少两段爬梯本体首尾连接而成,每个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两个竖向延伸的梯梁,两个所述梯梁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踏棍,每个所述爬梯本体的梯梁的上下两端均伸到踏棍外,且梯梁的顶端向背面弯折,形成用于挂在上一节爬梯本体踏棍上的挂钩,两侧的所述挂钩均朝内侧弯折错位,相邻的两个爬梯本体通过钢管扣件将重叠部分的梯梁固定在一起;
[0007]所述梯梁的背面左右间隔设置有两列植筋,所述植筋为L型,所述植筋的横向部分插入到岩壁上,竖向部分通过钢管扣件固定在对应的梯梁上。
[0008]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用于将所有爬梯本体串联在一起的安全绳,所述安全绳间隔缠绕在爬梯本体上,所述安全绳顶端固定有铆钉,通过铆钉将安全绳顶端固定在岩壁上。能够通过安全绳形成安全保障,避免爬梯本体之间脱离,同时,也能保障爬梯本体不向下滑动。
[0009]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爬梯本体的长度为2m~3m,且相邻的爬梯本体重叠的长度为40~60cm。便于携带,重叠的长度也能保障相邻爬梯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梯梁正面除了用于下一节爬梯本体搭靠重叠的部位上均设有扶手。能够通过扶手进行扶持,提高攀爬稳定性。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植筋包括长植筋和短植筋,所述长植筋的横向部分长于短植筋的横向部分,且长植筋和短植筋交替布设。能够形成两种插入规格的植筋,交替布设的稳定性更好,不会轻易脱出。
[0012]上述方案中:所有植筋的横向部分均斜向下插入到岩壁上,且植筋的横向部分倾斜的角度为10~20
°
之间,倾斜插入,能够分解一部分竖直向上的力,能够更好支撑爬梯本体。
[0013]上述方案中:所有植筋的竖向部分均向上延伸,且钢管扣件固定在植筋L型转角内。能够通过植筋L型转角形成一定的承托力和防脱作用,能够更好的承托爬梯本体,同时,防止钢管扣件脱出。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踏棍的间距为20~40cm,设计合理,便于攀爬。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植筋和拼接式爬梯本体,均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在运输时,能够将植筋、爬梯本体拆下,节省运输空间,便于携带、搬运。装配时,安装迅速、方便简单,只需要先将下一段爬梯本体顶部的挂钩钩在上一节的爬梯本体的踏辊上,防止两爬梯本体上下滑动,能够快速定位,再通过钢管扣件将重叠的梯梁固定在一起,以此完成对爬梯本体之间的安装。再将梯梁与两侧的植筋通过钢管扣件固定在一起,满足爬梯本体与岩壁之间的连接需求,使装配好的户外爬梯稳定搭建在岩壁上。安装快速,装配效率高,装配好的户外爬梯,连接稳定,不易晃动,提高安全性,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本技术搭建在岩体上的示意图;
[0018]图2是爬梯本体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3是挂钩与踏棍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

图3所示,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包括至少两段爬梯本体首尾连接而成,每个爬梯本体包括两个竖向延伸的梯梁1,两个梯梁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踏棍2。其中,最好是,踏棍2采用直径为32mm的圆钢,其间距为30cm,设计合理,便于攀爬。每个爬梯本体的梯梁1的上下两端均伸到踏棍2外,且梯梁1的顶端向背面弯折,形成用于挂在上一节爬梯本体踏棍2上的挂钩1a。两侧的挂钩1a均朝内侧弯折错位,以能够挂在上一节爬梯本体的踏棍2上。相邻的两个爬梯本体通过钢管扣件3将重叠部分的梯梁1固定在一起。
[0022]爬梯本体的背面左右间隔设置有两列植筋4,植筋4为L型,植筋4的横向部分插入到岩壁上,竖向部分向上延伸且通过钢管扣件3固定在对应的梯梁1上,即钢管扣件3固定在植筋4的L型转角内,能够通过植筋4的L型转角形成一定的承托力和防脱作用,能够更好的承托爬梯本体,同时,防止钢管扣件3脱出。
[0023]还包括用于将所有爬梯本体串联在一起的安全绳5,安全绳5间隔缠绕在爬梯本体上,安全绳5顶端固定有铆钉6,通过铆钉6将安全绳5顶端固定在岩壁较为水平的平面上。能够通过安全绳形成安全保障,避免爬梯本体之间脱离,同时,也能避免爬梯本体向下滑动。其中,铆钉6插入到岩壁内的深度大于1m。
[0024]最好是,每个爬梯本体的长度为2.5m,且相邻的爬梯本体重叠的长度为50cm,便于携带,重叠的长度也能保障相邻爬梯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梯梁1正面除了用于下一节爬梯本体搭靠重叠的部位上均设有扶手7。能够通过扶手7进行扶持,提高攀爬稳定性。
[0025]其中,植筋4包括长植筋和短植筋,长植筋的横向部分长于短植筋的横向部分,且长植筋和短植筋交替布设。能够形成两种插入规格的植筋4,交替布设的稳定性更好,不会轻易脱出。
[0026]最好是,所有植筋4的横向部分均斜向下插入到岩壁上,且植筋4的横向部分倾斜的角度为10
°
。倾斜插入,能够分解一部分竖直向上的力,能够更好支撑爬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段爬梯本体首尾连接而成,每个所述爬梯本体包括两个竖向延伸的梯梁(1),两个所述梯梁(1)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踏棍(2),每个所述爬梯本体的梯梁(1)的上下两端均伸到踏棍(2)外,且梯梁(1)的顶端向背面弯折,形成用于挂在上一节爬梯本体踏棍(2)上的挂钩(1a),两侧的所述挂钩(1a)均朝内侧弯折错位,相邻的两个爬梯本体通过钢管扣件(3)将重叠部分的梯梁(1)固定在一起;所述梯梁(1)的背面左右间隔设置有两列植筋(4),所述植筋(4)为L型,所述植筋(4)的横向部分插入到岩壁上,竖向部分通过钢管扣件(3)固定在对应的梯梁(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便携快速装配式爬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有爬梯本体串联在一起的安全绳(5),所述安全绳(5)间隔缠绕在爬梯本体上,所述安全绳(5)顶端固定有铆钉(6),通过铆钉(6)将安全绳(5)顶端固定在岩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户外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王槐陈赐金毛博吴坤达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二零八地质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