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应用于碾压土石坝,包括拼宽坝体,所述拼宽坝体设置在所述碾压土石坝的背水坡,所述碾压土石坝与所述拼宽坝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碾压土石坝的填料流失的坝坡反滤层,所述碾压土石坝的背水坡坡脚上设置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水库大坝工程整体安全问题得到大幅度改善,有效降低大坝出险可能性以及出险后的严重性,可显著降低水库定期除险加固与日常管护成本,可不改变原有坝后土地类型甚至新增耕地指标或提升耕地质量,可为库区及库周的综合开发利用创造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典范,也是为乡村振兴提供安全保障和致富增收渠道的重要载体。供安全保障和致富增收渠道的重要载体。供安全保障和致富增收渠道的重要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碾压土石坝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大部分水库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限于当时经济和建设条件,水库大坝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原则进行设计和建设,较少考虑生态安全性和空间开放共享性需求,断面多采用“窄坝陡坡”单一功能类型的传统碾压土石坝结构。经过几十年运行,大多数工程已进入“老年期”,工程老龄化伴随病害多发,传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整治或加固理念,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坝的安全隐患,也不能适应新时代生态环境和空间开放共享的社会效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通过对坝体拼宽、坝坡放缓、坝体与坝后一定范围内土地资源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将坝顶高于地面、具有明显挡水建筑物特性的水库大坝转变为坝后一定范围内与地面持平、集多功能于一体、类似湖泊岸坡的水库“护岸”,实现“变坝为岸”。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水库拼宽坝体空间复合利用结构,应用于碾压土石坝,包括拼宽坝体和复合利用空间,所述拼宽坝体设置在所述碾压土石坝的背水坡,所述碾压土石坝与所述拼宽坝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碾压土石坝的填料流失的坝坡反滤层,所述碾压土石坝的背水坡坡脚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复合利用空间由根据所述拼宽坝体后方地形进行改造得到。
[0005]进一步地,所述碾压土石坝的坝高小于15米,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10米。
[0006]进一步地,所述拼宽坝体的宽度/高度不小于2.5。
[0007]进一步地,所述拼宽坝体的背水坡坡比缓于1:3。
[0008]进一步地,所述拼宽坝体的填筑料采用石渣、块石混合料、砾石土、城市弃土中的一个或多个。
[0009]进一步地,所述坝坡反滤层为无纺布+统砂+无纺布的双保险反滤体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出口与城市排水网或地表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利用空间为景观缓坡或高标准农田。
[0012]进一步地,所述景观缓坡的填筑料采用砾石土、城市弃土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景观缓坡与拼宽坝体之间设置隔离绿化带、游步道、绿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高标准农田表层为农田耕作土,填筑土方采用砾石土、城市弃土中的一个或多个,高标准农田两侧布置排灌设施。
[001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5]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1)提标大坝安全,相较于传统碾压土石坝,拼宽坝体
安全系数更高,解决了大坝普遍存在的渗漏和稳定问题,大大降低了溃坝的可能性,也显著降低了大坝溃坝后的灾害程度,从根本上解决或降低了大坝的溃坝风险;(2)提升区块品质,生态化的拼宽坝体降低了人工建筑物对生态系统的隔断,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生态系统的自修复性,进而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达到提升区块整体生态景观品质的目的;(3)开放共享空间,对拼宽坝体及其周边土地进行的功能融合的集约节约用地综合利用开发,可充分营造开放共享式的滨水景观空间,实现水岸与城乡空间的交相融合,将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资源优势。
[00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7]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18]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水库拼宽坝体空间复合利用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水库拼宽坝体空间复合利用结构(拼宽坝体+景观缓坡)的效果示意图。
[0020]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拼宽坝体+高标准农田)的效果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碾压土石坝;2、拼宽坝体;3、坝坡反滤层;4、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
[0024]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25]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
[0026]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水库拼宽坝体2空间复合利用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水库拼宽坝体2空间复合利用结构应用于碾压土石坝1,包括拼宽坝体2和复合利用空间,所述拼宽坝体2设置在所述碾压土石坝1的背水坡,所述碾压土石坝 1与所述拼宽坝体2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碾压土石坝1的填料流失的坝坡反滤层3,
所述碾压土石坝1的背水坡坡脚上设置有排水管4,所述复合利用空间由根据所述拼宽坝体2后方地形进行改造得到。
[0027]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1)提标大坝安全,相较于传统碾压土石坝1,拼宽坝体2 安全系数更高,解决了大坝普遍存在的渗漏和稳定问题,大大降低了溃坝的可能性,也显著降低了大坝溃坝后的灾害程度,从根本上解决或降低了大坝的溃坝风险;(2)提升区块品质,生态化的拼宽坝体2降低了人工建筑物对生态系统的隔断,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生态系统的自修复性,进而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环境,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达到提升区块整体生态景观品质的目的;(3)开放共享空间,对拼宽坝体2及其周边土地进行的功能融合的集约节约用地综合利用开发,可充分营造开放共享式的滨水景观空间,实现水岸与城乡空间的交相融合,将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资源优势。
[0028]具体地,《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
‑
2017)明确“当山区、丘陵区水库工程永久性挡水建筑物的挡水高度低于15米,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10米时,其洪水标准宜按平原、滨海区标准确定”的建议,表明这些水库安全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所述碾压土石坝1的坝高小于15米,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10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碾压土石坝,包括拼宽坝体和复合利用空间,所述拼宽坝体设置在所述碾压土石坝的背水坡,所述碾压土石坝与所述拼宽坝体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碾压土石坝的填料流失的坝坡反滤层,所述碾压土石坝的背水坡坡脚上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复合利用空间由根据所述拼宽坝体后方地形进行改造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土石坝的坝高小于15米,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10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宽坝体的宽度/高度不小于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库拼宽坝体与空间复合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宽坝体的背水坡坡比缓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金倩楠,胡国建,穆锦斌,刘立军,顾希俊,徐思雨,童旭,杨洁,周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