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12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包括烟弹主体,所述烟弹主体具有用于储烟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用于吸收烟油的储油棉,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顶壁形成有可通气的通气部,所述通气部一端与所述储油腔相通,所述通气部远离所述储油腔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通过设计通气部,外界空气可通过通气部进入储油腔内补充空气,防止烟弹抽真空测试后,储油腔内空气被抽出,使储油棉发生皱缩,使储油腔内烟油不能完全被储油棉吸收,烟油沉积在储油腔内会缓慢的渗出储油腔导致漏油。渗出储油腔导致漏油。渗出储油腔导致漏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烟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的烟弹为了检测储油腔的密封性,需要做抽真空测试,抽真空测试后,由于储油腔内的空气被抽出,储油腔内会形成真空,使储油腔内的储油棉产生皱缩,若储油腔内没有空气补充使储油棉恢复初形,储油腔内烟油就不会被储油棉完全吸收,若烟油沉积在储油腔内会缓慢的渗出储油腔导致漏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烟弹抽真空测试后,储油棉发生皱缩,导致烟油沉积在储油腔内然后渗出储油腔造成烟弹漏油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包括烟弹主体,所述烟弹主体具有用于储烟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用于吸收烟油的储油棉,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顶壁形成有可通气的通气部,所述通气部一端与所述储油腔相通,所述通气部远离所述储油腔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
[000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气部是由间隙空间或贯穿通道形成。
[000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油腔内还设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的进油孔,所述雾化管内形成有雾气通道,所述雾气通道内设有发热芯,所述发热芯与每一所述进油孔相对应。
[000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底壁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
[000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烟弹主体包括储油管,所述储油管内形成了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棉设在所述储油管内,所述储油棉开设有内部中空的通道,所述雾化管插入所述通道内。
[000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储油管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储油腔的第一封油件,所述第一封油件作为所述储油腔的腔顶壁,所述储油管远离所述第一封油件一端设有用于密封所述储油腔的第二封油件,所述第二封油件作为所述储油腔的腔底壁。
[00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封油件上开设有所述进气通道,所述雾化管一端插入所述进气通道内,且所述雾化管一端外壁与所述进气通道内壁抵接。
[001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油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封油件的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且相通,所述排烟通道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雾化管另一端插入所述排烟通道内,且所述雾化管另一端外壁与所述排烟通道内壁抵接,所述雾化管另一端外壁与所述凹槽之间的间隙空间作为所述通气部;
[00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呈线性,且所述凹槽两端分别沿所述排烟通道内壁延伸至所述排烟通道两端端部。
[00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mm~0.2mm,所述凹槽的宽度≦2mm。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封油件一端端部设有与所述发热芯电连接的第一导电连接件和第二导电连接件。
[0015]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记载了大量的技术特征,分布在各个技术方案中,如果要罗列出本申请所有可能的技术特征的组合(即技术方案)的话,会使得说明书过于冗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本申请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因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0016]实施本技术的可防漏油的烟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可防漏油的烟弹,通过设计通气部,外界空气可通过通气部进入储油腔内补充空气,防止烟弹抽真空测试后,储油腔内空气被抽出,使储油棉发生皱缩,使储油腔内烟油不能完全被储油棉吸收,烟油沉积在储油腔内会缓慢的渗出储油腔导致漏油。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技术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可防漏油的烟弹的爆炸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可防漏油的烟弹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可防漏油的烟弹的剖视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可防漏油的烟弹的第一封油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可防漏油的烟弹的雾化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可防漏油的烟弹的空气进入储油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包括烟弹主体,烟弹主体具有用于储烟油的储油腔201,储油腔201内设有用于吸收烟油的储油棉3,储油腔201对应的腔顶壁形成有可通气的通气部103,通气部103一端与储油腔201相通,通气部103远离储油腔201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计通气部103,外界空气可通过通气部103进入储油腔201内补充空气,防止烟弹抽真空测试后,储油腔201内空气被抽出,使储油棉3发生皱缩,使储油腔201内烟油不能完全被储油棉3吸收,烟油沉积在储油腔201内会缓慢的渗出储油腔201导致漏油。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气部103是由间隙空间或贯穿通道形成。需要说明的是,通气部103可以为形成在储油腔201的腔顶壁上的间隙空间,只要一端与储油腔201相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即可,通气部103可以为开设在储油腔201的腔顶壁上的贯穿通道,只要一端与储油腔201相通,另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即可。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油腔201内还设有雾化管4,雾化管4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储油腔201相对应的进油孔401,雾化管4内形成有雾气通道403,雾气通道403内设有发热芯402,发热芯402与每一进油孔401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进油孔401用于将储油腔201内储油棉3吸收的烟油导入发热芯402内,发热芯402可将烟油加热雾化至产生烟雾,雾气通道403用于通气流和排烟雾。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油腔201对应的腔底壁开设有进气通道501,进气通道501与雾气通道403相对应且相通。需要说明的是,抽烟时,外界气流可从进气通道501进入雾气通道403内,然后带动发热芯402加热烟油产生的烟雾从雾气通道4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漏油的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弹主体,所述烟弹主体具有用于储烟油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内设有用于吸收烟油的储油棉,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顶壁形成有可通气的通气部,所述通气部一端与所述储油腔相通,所述通气部远离所述储油腔一端与外界大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部是由间隙空间或贯穿通道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内还设有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外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储油腔相对应的进油孔,所述雾化管内形成有雾气通道,所述雾气通道内设有发热芯,所述发热芯与每一所述进油孔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对应的腔底壁开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气通道相对应且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弹主体包括储油管,所述储油管内形成了所述储油腔,所述储油棉设在所述储油管内,所述储油棉开设有内部中空的通道,所述雾化管插入所述通道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烟弹,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管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储油腔的第一封油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彧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劳斯韦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