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圆形开口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01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旋转圆形开口盒,涉及幼儿玩具技术领域,包括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所述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包括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部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旋转盘、隔板、转动柱、转动圈、固定圈、固定槽、支撑架、弹力环和压轮之间的配合,转动盘和固定盘通过转动柱在转动圈的内部利用固定圈进行转动,带动支撑架在转动圈的内部转动,利用弹力环的弹力对压轮进行挤压,使得压轮对转动圈的内壁进行挤压转动,通过弹力环的弹力对压轮挤压,使得压轮对转动圈内壁的固定槽进行挤压固定,带动软胶指针在转动盘的顶部转动,转动到指定位置后,利用转动盘一侧的出料口使得隔板内部的糖果通过出料口掉出,开发小朋友的大脑。朋友的大脑。朋友的大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圆形开口盒


[0001]本技术涉及幼儿玩具
,具体涉及旋转圆形开口盒。

技术介绍

[0002]益智玩具,顾名思义是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增长智慧的玩具,除了开发智力外,益智玩具还有功能,比如刺激功能发展,设计的颜色鲜艳,线条吸引人的益智玩具可以刺激孩子的视觉;而一握就响的“响环”、按键就发出各种动物声音的“小钢琴”等能刺激孩子的听觉;滚动的彩色球能培养孩子的触觉。因此,不同的益智玩具是辅助孩子认识世界的有效工具,帮助他们配合身上各种感官的反应,来接触和认知新奇的万事万物。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但是现有的益智玩具缺少奖励措施,使得儿童难以对其浓厚兴趣,并不能有效的锻炼儿童的益智;
[0004]2、现有的益智玩具的外表面大多都是硬塑料制成,但也有的玩具表面会粘黏一些海绵进行防护,但很容易被儿童损毁,外层的硬塑料容易导致儿童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旋转圆形开口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旋转圆形开口盒,包括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所述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包括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顶部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内部设置有弹力固定机构,所述固定盘、转动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层,所述弹力固定机构包括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的外壁一侧与转动盘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圈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弹力环,所述防护外层包括有橡胶皮,所述橡胶皮的内部设置有圆槽、固定柱。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圈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外壁与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圈的内壁开设有固定槽。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环,所述弹力环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轮,所述压轮的外壁与固定槽的内壁活动连接。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皮的外壁一侧与固定盘、转动盘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皮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棉,所述填充棉的内部与固定柱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橡胶皮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架,所述弹力架的外壁与填充棉的内部固定连接。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盘包括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内壁与固定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胶指针,所述软胶指针的外壁与转动盘的外壁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转
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转动盘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口。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1、本技术提供旋转圆形开口盒,采用旋转盘、隔板、转动柱、转动圈、固定圈、固定槽、支撑架、弹力环和压轮之间的配合,通过转动盘和固定盘通过转动柱在转动圈的内部利用固定圈进行转动,利用弹力环的弹力对压轮进行挤压,通过弹力环的弹力对压轮挤压,使得对固定圈转动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转动盘和固定盘之间的转动,带动软胶指针在转动盘的顶部转动,转动到指定位置后,利用转动盘一侧的出料口使得隔板内部的糖果通过出料口掉出,开发小朋友的大脑。
[0015]2、本技术提供旋转圆形开口盒,采用橡胶皮、填充棉、固定柱、圆槽和弹力架之间的配合,利用橡胶皮对小朋友的手进行防护,通过填充棉提高橡胶皮的柔软性,利用固定柱通过弹力架对橡胶皮和填充棉之间进行固定,通过内部开设的圆槽提升固定柱的弹力,利用固定柱和弹力架的弹力对填充棉和橡胶皮进行支撑,提高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外围的柔软度,防止较硬的物品对小朋友的手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固定盘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弹力固定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防护外层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中:1、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2、弹力固定机构;3、防护外层;4、转动盘;5、固定盘;6、软胶指针;51、旋转盘;52、隔板;53、转动柱;21、转动圈;22、固定圈;23、固定槽;24、支撑架;25、弹力环;26、压轮;31、橡胶皮;32、填充棉;33、固定柱;34、圆槽;35、弹力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旋转圆形开口盒,包括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1,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1包括有固定盘5,固定盘5的顶部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盘4,转动盘4的内部设置有弹力固定机构2,固定盘5、转动盘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层3,弹力固定机构2包括有转动圈21,转动圈21的外壁一侧与转动盘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转动圈2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24、弹力环25,防护外层3包括有橡胶皮31,橡胶皮31的内部设置有圆槽34、固定柱33,转动圈2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圈22,固定圈22的外壁与支撑架24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圈21的内壁开设有固定槽23,支撑架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环25,弹力环2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轮26,压轮26的外壁与固定槽23的内壁活动连接,通过按压固定盘5转动转动盘4,使得转动盘4和固定盘5通过转动柱53在转动圈21的内部利用固定圈22进行转动,带动支撑架24在转动圈21的内部转动,利用弹力环25的弹力对压轮26进行挤压,使得压轮26对转动圈21的内壁进行挤压转动,通过弹力环25的弹力对压轮26挤压,使得压轮26对转动圈21内壁的固定槽23进行挤压固定,使得对固定圈22转动的位置进行固定。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橡胶皮31的外壁一侧与固定盘5、转动盘4的外壁固定连接,橡胶皮31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棉32,填充棉32的内部与固定柱33的外壁固定连接,固定柱33的一端与橡胶皮3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柱33的内部开设有圆槽34,固定柱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架35,弹力架35的外壁与填充棉32的内部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盘4和固定盘5之间的转动,带动软胶指针6在转动盘4的顶部转动,转动到指定位置后,利用转动盘4一侧的出料口使得隔板52内部的糖果通过出料口掉出。
[0026]实施例3
[0027]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固定盘5包括有旋转盘51,旋转盘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53,转动柱53的一端内壁与固定圈22的一侧固定连接,转动柱5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软胶指针6,软胶指针6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圆形开口盒,包括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1),所述旋转开口盒装置主体(1)包括有固定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5)的顶部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盘(4),所述转动盘(4)的内部设置有弹力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盘(5)、转动盘(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外层(3),所述弹力固定机构(2)包括有转动圈(21),所述转动圈(21)的外壁一侧与转动盘(4)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圈(2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24)、弹力环(25),所述防护外层(3)包括有橡胶皮(31),所述橡胶皮(31)的内部设置有圆槽(34)、固定柱(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圆形开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圈(2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圈(22),所述固定圈(22)的外壁与支撑架(2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圈(21)的内壁开设有固定槽(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圆形开口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环(25),所述弹力环(2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压轮(26),所述压轮(26)的外壁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梅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坤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