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75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滤芯净化装置及与所述滤芯净化装置电性连接的电源盒控制装置,所述滤芯净化装置包括过滤面板、放电电极、绝缘隔板、放电巢、净化壳体及橡胶套,所述电源盒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盒及设置于电源盒内的PCB放电控制电路板,所述过滤面板、放电电极、绝缘隔板及放电巢均由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净化壳体内,所述橡胶套套设于所述净化壳体的外侧,所述PCB放电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放电电极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或拆卸都很方便,成本较低;并且通过设置PCB放电控制电路板来统一控制电源开启或关闭,智能化程度较高,操作和使用起来都很方便。操作和使用起来都很方便。操作和使用起来都很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内空气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及,车内空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质量监测中心曾对一些车辆进行过测试,发现车内污染物浓度非常大,已经严重影响到司乘人员的身心健康,车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提高车内空气品质已经迫在眉睫。现有的汽车空气质量控制系统主要功能是PM2.5过滤和离子改善空气质量,通过空调系统的过滤器对车内空气中PM2.5等有害气体进行过滤,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PM2.5过滤网和活性炭滤芯后将各种污染物过滤或吸附,然后经过装在出风口的负离子发生器,工作时负离子发生器中的高压产生直流负高压,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汽车空气质量控制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且智能化程度较低,操作和使用起来不便,并且常常需要拆卸更换,拆卸不方便,后期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或拆卸都很方便,成本较低;并且通过设置PCB放电控制电路板来控制电源开启或关闭,智能化程度较高,操作和使用起来都很方便。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滤芯净化装置及与所述滤芯净化装置电性连接的电源盒控制装置,所述滤芯净化装置包括过滤面板、放电电极、绝缘隔板、放电巢、净化壳体及橡胶套,所述电源盒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盒及设置于电源盒内的PCB放电控制电路板,所述过滤面板、放电电极、绝缘隔板及放电巢均由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净化壳体内,所述橡胶套套设于所述净化壳体的外侧,所述PCB放电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放电电极电性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放电巢包括电巢固定板及若干个电巢筒,所述电巢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电巢通孔,所述电巢筒插入所述电巢通孔内,所述放电电极包括若干条竖向放电电极及与所述竖向放电电极垂直设置的横向放电电极,所述竖向放电电极及横向放电电极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放电片,所述放电片穿过所述绝缘隔板插入所述电巢筒内。
[0007]优选地,所述过滤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巢筒对应的前过滤通孔,所述前过滤通孔的内侧设置有前过滤网;所述过滤面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所述净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
[0008]优选地,所述净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巢筒对应的后过滤通孔,所述后过滤通孔的内侧设置有后过滤网;所述净化壳体内还设置有放电控制器,所述放电控制器通过电源线分别与所述放电电极及PCB放电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PCB放电控制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路、PM2.5检测电路、烧录电路、
语音控制电路、通讯电路、复位清零电路、掉电检测电路及电源管理电路,所述PM2.5检测电路、烧录电路、语音控制电路、通讯电路、复位清零电路、掉电检测电路及电源管理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电性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电路包括微控制器U1、电阻R11、电容C1及电容C11,所述电阻R11、电容C1及电容C11均与所述微控制器U1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语音控制电路包括攻放芯片U2、攻放芯片U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及麦克风接口CN2,所述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3、电容C4、电容C5及麦克风接口CN2均与所述攻放芯片U3连接,所述攻放芯片U3、电阻R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2、电容C6、电容C7、电容C8均与所述攻放芯片U2连接,所述攻放芯片U2及攻放芯片U3均与所述微控制器U1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PM2.5检测电路包括PM2.5检测器接口CN1、电阻R13、电容C9及三极管Q3,所述容C9及三极管Q3均与所述PM2.5检测器接口CN1连接,所述电阻R13与三极管Q3连接,所述电阻R13及PM2.5检测器接口CN1均与所述微控制器U1连接;所述烧录电路包括烧录接口H1,所述通讯电路包括通讯接口CN4,所述复位清零电路包括复位按键SW1,所述烧录接口H1、通讯接口CN4及复位按键SW1均与所述微控制器U1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电源接口CN3、保险丝F1、稳压管D2、稳压管D3、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2、三极管Q1及三极管Q2,所述保险丝F1的一端与电源接口的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连接,所述保险丝F1的另一端及稳压管D2的阳极均与稳压管D3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稳压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及电阻R9的一端均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及三极管Q2的基极均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与所述微控制器U1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电源接口CN3的第三引脚、电阻R9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及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
[0014]优选地,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5、稳压管D1、电容C13、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阻R16、电阻R60、电阻R61及电感L6,所述稳压管D1、电容C13、电容C16、电阻R16、电阻R60、电阻R61及电感L6均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5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5、电容C17、电容C18及电感L6均与所述微控制器U1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中的过滤面板、放电电极、绝缘隔板及放电巢均由上往下依次设置于净化壳体内,橡胶套套设于所述净化壳体的外侧,PCB放电控制电路板与放电电极电性连接,通过使用PCB放电控制电路板进行集中控制,更加灵敏,能够控制电源开启或关闭,智能化程度较高、功耗较低,通过在净化壳体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套,能够方便滤芯净化装置的安装或拆卸,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后期维护成本较低,用户体验效果好,并且该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滤芯净化装置的分解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滤芯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电源盒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电源盒控制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PCB放电控制电路板的电路原理图;
[0021]图中,1

滤芯净化装置、2

电源盒控制装置、3

过滤面板、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包括滤芯净化装置及与所述滤芯净化装置电性连接的电源盒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净化装置包括过滤面板、放电电极、绝缘隔板、放电巢、净化壳体及橡胶套,所述电源盒控制装置包括电源盒及设置于电源盒内的PCB放电控制电路板,所述过滤面板、放电电极、绝缘隔板及放电巢均由上往下依次设置于所述净化壳体内,所述橡胶套套设于所述净化壳体的外侧,所述PCB放电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放电电极电性连接;所述放电巢包括电巢固定板及若干个电巢筒,所述电巢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电巢通孔,所述电巢筒插入所述电巢通孔内,所述放电电极包括若干条竖向放电电极及与所述竖向放电电极垂直设置的横向放电电极,所述竖向放电电极及横向放电电极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放电片,所述放电片穿过所述绝缘隔板插入所述电巢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面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巢筒对应的前过滤通孔,所述前过滤通孔的内侧设置有前过滤网;所述过滤面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卡扣,所述净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电巢筒对应的后过滤通孔,所述后过滤通孔的内侧设置有后过滤网;所述净化壳体内还设置有放电控制器,所述放电控制器通过电源线分别与所述放电电极及PCB放电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放电控制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器电路、PM2.5检测电路、烧录电路、语音控制电路、通讯电路、复位清零电路、掉电检测电路及电源管理电路,所述PM2.5检测电路、烧录电路、语音控制电路、通讯电路、复位清零电路、掉电检测电路及电源管理电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电路包括微控制器U1、电阻R11、电容C1及电容C11,所述电阻R11、电容C1及电容C11均与所述微控制器U1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车载自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音控制电路包括攻放芯片U2、攻放芯片U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嘉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点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