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近红外检测系统的车辆玻璃窗和相关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62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玻璃窗(100),其具有超透明的第一玻璃片材(外部玻璃窗)和加热层,该加热层由基于具有钛或钼的氧化铟的透明的近红外导电氧化物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红外检测系统的这种玻璃窗。测系统的这种玻璃窗。测系统的这种玻璃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近红外检测系统的车辆玻璃窗和相关联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车辆(特别是公路车辆或火车)中的与近红外检测系统相关联的玻璃窗,特别是挡风玻璃。本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使所述玻璃窗和所述红外检测系统结合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特别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自动车辆的玻璃窗和相关技术不断发展。
[0003]激光遥感或LIDAR(英文表述“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或“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法文为“d
é
tection et estimation de la distance par la lumi
è
re”或“par laser”的缩写)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前灯中。
[0004]最近,专利申请WO20180153012建议将在750 nm和1050 nm之间的近红外线中工作的LIDAR放置在包括两个超透明玻璃片材和红外过滤器的层压挡风玻璃后面。
[0005]这种视觉装置(与LIDAR相关联的玻璃窗)的性能可以得到改善。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玻璃窗,特别是公路车辆(汽车、卡车、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汽车、长途汽车等)的玻璃窗或铁路车辆(特别是最大速度为至多90 km/h或至多70 km/h,特别是地铁、有轨电车)的玻璃窗,特别是弯曲的玻璃窗,特别是(层压的)挡风玻璃,或者甚至是(任选地回火的单片的或层压的)后窗玻璃,或者甚至是(任选地回火的单片的或层压的)侧玻璃窗,或甚至是车顶,其具有给定厚度E1(例如亚厘米),特别是对于公路车辆挡风玻璃为至多9 mm或7 mm或5 mm,特别为层压的玻璃窗包括:
‑ꢀ
第一玻璃片材,其特别是弯曲的,其旨在用作外部玻璃窗,其具有第一外部主面F1和朝向乘客舱定向的第二内部主面F2,如果是机动车辆,则具有的厚度优选不超过4 mm,甚至不超过3 mm或2.5 mm,——特别是2.1 mm、1.9 mm、1.8 mm、1.6 mm和1.4 mm——且优选至少为0.7 mm或1 mm,第二玻璃片材,特别是二氧化硅

基、钠钙

基、优选钠钙硅

基、或铝硅酸盐

基或硼硅酸盐

基的第二玻璃片材,第一玻璃片材优选具有按重量计的最多0.05%的总氧化铁含量(以Fe2O3形式表示),
‑ꢀ
优选地层压中间层(单层或多层片材),任选为中性、透明、超透明或着色的(特别是灰色或绿色),由优选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和更优选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优选包括增塑剂的PVB)制成,优选地如果是道路车辆,则具有的厚度为至多 1.8mm,更好地至多1.2mm,且甚至更好地至多0.9mm(且更好地至少0.3mm,且甚至至少0.6mm),层压中间层任选地是声学的和/或任选地具有用于平视显示器(HUD)的层压窗玻璃(特别是挡风玻璃)的从顶部到底部呈楔形减小的截面,层压中间层具有朝向F2的主面Fa和与Fa相对的主面Fb,
‑ꢀ
优选地旨在用作内部玻璃窗的第二玻璃片材,其优选是弯曲的,特别是着色的(如果具有通孔),在F2侧上有第三主面F3和朝向乘客舱定向的第四主面F4,如果道路车辆,厚度优选地小于第一玻璃的厚度,甚至至多3mm或2mm——特别是1.9mm、1.8mm、1.6mm和1.4mm——或甚至至多1.3mm,并且优选地至少0.7mm,第一和第二玻璃片材的厚度优选严格小于5或4mm,甚至小于3.7mm,第二玻璃片材特别是二氧化硅

基、钠钙

基,优选钠钙硅

基、
铝硅酸盐

基或硼硅酸盐

基的。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玻璃窗的例如最小尺寸为至少3 cm且最大尺寸为至少70 cm的(特别是厘米级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称为红外透射区域)对于在从800 nm至1800 nm,特别是905nm
±
30nm和/或1550nm
±
30nm(对于LIDAR)或者甚至特别是800 nm至1700 nm或1200 nm(对于近红外相机)范围中的红外线中的所谓工作波长是透明的。例如,红外透射区域可以达到30 cm(且至少是厘米级的,且甚至至少3或5 cm)高并且达到70 cm或50 cm长(且至少是厘米级的,且甚至至少3 cm或5 cm或10 cm)。
[0008]在所述红外透射区域中,与面F1相对地(因此在面F2侧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玻璃窗包括加热涂层,该加热涂层包括由在所述所谓的工作波长下的透明导电材料(换言之,用于透明导电氧化物的TCO)制成的加热层(因此形成至少局部加热区域),该加热层优选地设有至少两个电流引线,特别是(多个)扁平连接器或两个(局部)母线,其特别地布置在涂层的两个相对侧上,优选地布置在最靠近该层的两侧上(例如加热层的高度),优选地从外部对其进行遮蔽(通过不透明层进行遮蔽,可能用于隐蔽)。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导电材料是包括氧化铟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和选自钼和钛中的(至少值得注意的一种)其它金属,该其它金属可能处于氧化态(特别是氧化钛)。氧化铟钼可称为IMO,且氧化铟钛可称为ITiO。
[0010]在具有加热涂层的红外透射区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玻璃窗具有:
‑ꢀ
在特别是905
±
30nm和/或1550
±
30nm(对于LIDAR)的工作波长处、特别是在入射角为0
°
(换言之,相对于玻璃窗的局部平面成90
°
)下测量的至少70%或75%、80%或85%的红外透射,或者甚至优选地具有在入射角为60
°
下测量的至少70%或75%或80%的总透射,
‑ꢀ
且甚至具有不超过2%或1%的雾度。
[0011]加热层保护该透射区域免受霜和/或雾的影响。
[0012]在车辆玻璃窗,特别是挡风玻璃的情况下,已知在覆盖整个玻璃窗的层压玻璃窗内使用银层叠层为在可见光中的透明加热层。
[0013]此外,作为低辐射层,特别是在乘客舱的自由侧的车顶中,有时使用具有氧化铟锡(ITO)的叠层。
[0014]然而,用银或甚至ITO的叠层不能充分透射近红外。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IMO和ITiO是超透明的材料,并且对于加热功能具有足够的传导性。
[0016]加热层(且甚至加热涂层)可以是实心的,或者具有一个或多个不连续部分,例如(亚毫米宽度的)(多个)线,特别地,加热区域可以由几个子区域组成(每个子区域在层的两个相对侧上具有两个母线,特别是两个最靠近的侧)。
[0017]在一种构造中,加热层(且甚至加热涂层)是局部的,并且至少在工作波长下不会明显突出超过红外透射区域。加热层优选从红外透射区域突出至少5 mm,例如最多50 mm或20 mm,使得两个母线从红外透射区域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玻璃窗(100至700),所述玻璃窗尤其用于公路或铁路车辆,所述玻璃窗特别是挡风玻璃、后窗玻璃,所述玻璃窗特别是弯曲的,具有给定的厚度,所述玻璃窗包括第一玻璃片材(1),所述第一玻璃片材(1)旨在作为外部玻璃窗,其具有第一外部主面F1(11)和朝向乘客舱定向的第二内部主面F2(12),所述玻璃窗的至少一个第一区域被称为红外透射区域,该红外透射区域对于在从800 nm至1800 nm范围中的红外线中的被称为工作波长的波长是透明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红外透射区域中,与面F1相对地,所述玻璃窗包括加热涂层,所述加热涂层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加热层(64),所述导电材料对于所述所谓的工作波长是透明的,并且所述导电材料是包括氧化铟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和选自钼和钛中的另一种金属,该另一种金属可选地处于氧化态中,并且其中,在具有所述加热层的所述红外透射区域中,所述玻璃窗在工作波长处具有至少70%的总红外透射率。2.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玻璃窗(100至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64)的厚度至多为150 nm,并且电阻率至多为500
ꢀµ
ohm.cm。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玻璃窗(100至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64)由至少100 W/m2且甚至至多2000或1000 W/m2、优选在200至700 W/m的范围内的功率密度限定,特别地具有至多400V甚至至多120V或50V的所施加的电压。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玻璃窗(100至700),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加热层,氧化铟的重量百分比为总重量的至少90%,且优选至多98%,钼和/或氧化钼、钛和/或氧化钛的重量百分比为优选至少2%且优选至多10%或5%。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玻璃窗(100至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涂层(64)位于选自以下各者的基底上:
‑ꢀ
所述第一玻璃片材,在面F2上,所述玻璃窗是单片的,
‑ꢀ
或者所述玻璃窗是层压的并且在面F2上包括层压中间层和第二玻璃片材;
‑ꢀ
所述第二玻璃片材,优选地位于面向面F2的主面F3上,其对于所述工作波长是透明的;
‑ꢀ
所述层压中间层内的膜(60),特别是亚毫米膜,所述膜对于所述工作波长是透明的,并且可以在所述红外透射区域的全部或部分上延伸,
‑ꢀ
部件(9),所述部件(9)对于所述工作波长是透明的,在优选地面向面F2的主面上,其在所述红外透射区域中的所述第二玻璃片材的通孔中,特别是在所述层压中间层上或粘合到面F2的部件,所述层压中间层被与所述通孔对齐的中间层通孔穿孔,
‑ꢀ
第一玻璃片材,在面F2上,所述层压中间层被与所述第二玻璃片材的通孔对齐的中间层通孔穿孔。6.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玻璃窗(100至700),其特征在于,所述膜(60)由玻璃制成,特别是超透明的和/或回火的或退火的玻璃,特别地具有不超过0.3 mm的厚度,或者所述部件(9)是玻璃,特别地具有不超过2.2 mm、且甚至不超过1.1 mm、且甚至不小于0.1 mm或0.3 mm的厚度,特别是超透明的和/或回火的或退火的玻璃,特别地所述加热层也是回火的或退火的。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玻璃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涂层包括
如下的层的叠层:所述加热层下的至少一层氧和/或金属或氮化硅的底层,和/或所述加热层上的至少一层氧和/或金属或氮化硅的覆盖层。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玻璃窗(100至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64)具有至少两个母线(65,66),这些母线优选地在所述加热层的两个相对侧上,并且通过以下各者而自外部遮蔽:
‑ꢀ
在可见光谱中以及在所述工作波长处不透明的遮蔽层,该遮蔽层至少在所述红外透射区域的中心区域中从所述红外透射区域偏离,
‑ꢀ
和/或通过选择性隐蔽过滤器,该过滤器在可见光谱中不透明并且对所述工作波长透明,该过滤器存在于所述红外透射区域中并且可能地从所述红外透射区域突出,其特别是面F2上的隐蔽涂层,比者两个母线更向外,两个母线优选地至少在中心区域中从所述红外透射区域偏离。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玻璃窗(100至7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64)具有至少两个母线(65,66),这些母线优选在所述加热层的两个相对侧上,从所述红外透射区域偏离,特别是当所述玻璃窗是层压的并且在面F2侧上包括层压中间层和可能地在红外透射区域中被穿孔的第二玻璃片材时,所述母线在所述第二玻璃片材下方,特别是从所述通孔偏离。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