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及其应用的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61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管路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及其应用的管路,包括通过连接螺栓、螺母组件固定连接的下半卡箍和上半卡箍,螺母组件通过冷挤压方式固定在下半卡箍的安装孔内,螺母组件在朝向上半卡箍的一端设置有可供连接螺栓穿过的定距套,用于对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的间距进行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卡箍组件的螺母组件通过冷挤压的方式安装固定在下半卡箍上,不仅结构简单可靠,同时拆装方便,大大简化了结构,并增加了结构的维护性和装配性;此外安装有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的管路是通过在管路上预先固定衬垫,能够解决卡箍悬空安装在管路上时的准确原位复装问题,避免卡箍的漏装、错装,保证了装配的准确性和安装的可靠性。安装的可靠性。安装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及其应用的管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管路固定
,具体涉及一种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及其应用的管路。

技术介绍

[0002]航空管路系统主要作用是输送燃油、滑油、气体等工作介质,实现各系统的正常工作,是保证航空飞行器或航空发动机可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路系统不仅承受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来自转动件不平衡力、流体脉动压力、气体激振力等方面造成的振动问题。卡箍结构是航空管路系统用于安装固定、调频减振的常用结构,是影响航空管路系统可靠性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单台航空飞行器或航空发动机装配了数百甚至数千根航空管路组件,因而装配的卡箍数量庞大,在考虑可靠性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其装配性和维修性。
[0003]传统的航空管路通过卡箍结构安装固定在一起,对于悬空卡箍而言,由于卡箍结构只安装在管路上,与机匣、支架等其他固定结构不存在连接关系,因此在安装管路上,沿管路的轴线在未安装到位情况下是可以移动的,尤其是在卡箍从管路上分解下后,难以准确原位复装,卡箍结构装配位置变化造成偏离设计状态,将直接影响管路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应力,进而影响管路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卡箍结构采用的是螺栓与螺母的连接方式,螺纹在反复拆装的情况下易发生损伤,在考虑其装配性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维护性。
[0004]申请号为CN211320809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双联卡箍组件,其结构包括上骨架和下骨架,在上骨架和下骨架之间通过橡胶衬垫对零件进行固定,衬垫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够有效抵消振动力,提高固定位置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零件与零件的摩擦力,在其中一个骨架上通过铆钉将托板自锁螺母安装在骨架上,从而降低固定成本。
[0005]申请号为CN207421536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快卸自锁双联卡箍,用于固定两个选悬空的管路,包括上半卡箍、下半卡箍、自锁螺母、安装螺栓和系留绳,上半卡箍开有位于两个弧形段之间的旁开豁孔,下半卡箍设有位于两个弧段之间的多边形限位槽,多边形限位槽内开有自锁螺母安装孔,自锁螺母顶部设有安装轴,安装轴外壁上装有具有开口的弹性挡圈,上下卡箍均设置有系留环,通过系留绳将两部分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快卸功能,提高维护性和装配性。
[0006]申请号为CN114135719A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生根自锁双联卡箍,该结构包括上半卡箍组件、下半卡箍组件、螺栓和托板自锁螺母,托板自锁螺母包括自锁结构以及跑道形凸台,跑道形凸台安装在下半卡箍组件的安装段通孔内,且与下半卡箍的安装段通孔内壁的跑道形限位孔配合,从而实现卡箍结构的自锁连接,提高了卡箍结构的装配性和维护性。
[0007]以上卡箍结构虽能实现卡箍的安装固定,但是仍未解决卡箍悬空安装在管路上时的准确原位复装问题,另一方面为实现自锁螺母与卡箍结构的连接,采用了铆钉铆接、卡圈限位连接等结构,增加了零件数量和结构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及其应用的管路,卡箍组件的螺母组件通过冷挤压的方式安装固定在下半卡箍上,不仅结构简单可靠,同时拆装方便,大大简化了结构,并增加了结构的维护性和装配性;此外安装有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的管路是通过在管路上预先固定衬垫,能够解决卡箍悬空安装在管路上时的准确原位复装问题,避免卡箍的漏装、错装,保证了装配的准确性和安装的可靠性。
[0009]一种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包括下半卡箍、上半卡箍,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下半卡箍的安装孔内通过冷挤压方式固定有螺母组件;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通过连接螺栓、螺母组件固定连接;螺母组件在朝向上半卡箍的一端设置有可供连接螺栓穿过的定距套,用于对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的间距进行限位。
[0010]进一步地,螺母组件采用自锁螺母与连接螺栓固定,定距套设置于自锁螺母上靠近上半卡箍的一端,且自锁螺母与定距套同轴设置。
[0011]进一步地,螺母组件为自锁螺母与定距套一体式同轴设置。
[0012]进一步地,螺母组件为自锁螺母与定距套可拆卸同轴连接,定距套朝向自锁螺母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与定距套轴向垂直的凹形槽,凹形槽的开口朝向自锁螺母,且凹形槽的开口边缘对向设置有收口卡条;自锁螺母朝向定距套的一端设置有可插入凹形槽内的矩形片,矩形片宽度小于凹形槽宽度,且大于两个收口卡条的间距;矩形片与收口卡条之间设置有弹性卡圈。
[0013]进一步地,螺母组件外壁设置有凸台结构,凸台结构位于下半卡箍外缘一侧。
[0014]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路,该管路上安装有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管路包括导管、下半衬垫和上半衬垫;下半衬垫和上半衬垫通过粘结剂或点焊的方式固定在导管上的设计安装位置;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的上半卡箍和下半卡箍分别安装在上半衬垫、下半衬垫上,并通过连接螺栓和自锁螺母固定。
[0015]进一步地,下半衬垫和上半衬垫固定位置是通过频率、振动应力计算和试验确定的设计安装位置,通过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将衬垫固定在管路上对应位置。
[0016]进一步地,下半衬垫和上半衬垫由橡胶或者金属丝成型。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螺母组件与上半卡箍可通过专用挤压工具伸入螺母组件孔内的冷挤压部,对冷挤压部进行扩径,实现冷态状态的挤压塑性变形,从而将螺母组件的冷挤压部固定在下半卡箍的安装孔内,塑性变形引起的紧固力大于螺栓拧紧的力矩,可保证在连接螺栓反复拆装下不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当自锁螺母的螺纹结构出现损伤时,需要进行螺母组件拆卸,此时采用专用拆卸工具即可快速更换损坏的自锁螺母。
[0018]2、本专利技术的定距套的长度可根据卡箍组件所要固定的管路尺寸确定,可以起到对上半卡箍与下半卡箍之间的间距进行定位和限位,规避卡箍因拧紧力矩过大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3、螺母组件可以为自锁螺母与定距套一体式同轴设置,通过将传统的定距套和自锁螺母结构设计为一体,并通过冷挤压的方式安装固定在卡箍上,不仅结构简单可靠,同时拆装方便,大大简化了结构,并增加了结构的维护性和装配性;此外螺母组件还可以采用自锁螺母与定距套分体式设计,采用卡入凹形槽内的矩形片和弹性卡圈实现自锁螺母与具有
凹形槽的定距套可拆卸连接,拆装更换速度更快;4、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与管路的连接时,上半衬垫和下半衬垫是预先固定在管路上,能够起到标识卡箍组件在管路上的安装位置的作用。尤其是可以使悬空卡箍组件的安装位置通过衬垫的位置准确定位出来,从而解决了卡箍组件悬空安装在管路上时不容易准确原位复装问题,避免卡箍组件的漏装、错装,保证了装配的准确性和安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为实施例1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半卡箍(1)、上半卡箍(2),所述上半卡箍(2)和下半卡箍(1)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3),所述下半卡箍(1)的安装孔(3)内通过冷挤压方式固定有螺母组件;所述上半卡箍(2)和下半卡箍(1)通过连接螺栓(5)、螺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螺母组件在朝向上半卡箍(2)的一端设置有可供连接螺栓(5)穿过的定距套(4),用于对上半卡箍(2)和下半卡箍(1)的间距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件采用自锁螺母(6)与连接螺栓(5)固定,所述定距套(4)设置于自锁螺母(6)上靠近上半卡箍(2)的一端,且自锁螺母(6)与定距套(4)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件为自锁螺母(6)与定距套(4)一体式同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挤压连接卡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组件为自锁螺母(6)与定距套(4)可拆卸同轴连接,所述定距套(4)朝向自锁螺母(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上开设有与定距套(4)轴向垂直的凹形槽(8),所述凹形槽(8)的开口朝向自锁螺母(6),且凹形槽(8)的开口边缘对向设置有收口卡条(9);所述自锁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荣辉黄发潘冬郭垒李琦兰梅酉福飞刘洋薛艳杨海涛刘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