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52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试验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包括:高性能结构柱,所述高性能结构柱四周设置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所述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的顶端与水平横梁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水平横梁连接有可滑动支座,所述可滑动支座连接竖向加载作动器,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连接高性能结构柱,所述高性能结构柱与竖向加载作动器的接触面设有第一力传感器,所述水平横梁的一侧还连接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可分离式连接有固定铰支座,所述固定铰支座连接水平加载作动器,所述高性能结构柱与水平加载作动器的接触面设置第二力传感器,可以保证加载试验的模拟荷载的通用性、精确性和便捷性。精确性和便捷性。精确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结构工程的试验研究中通常进行静力试验,静力试验对是试验构件或结构直接施加荷载,采集相应的试验数据以掌握构件在模拟荷载工况作用下的结构性能和承载力问题、荷载与变形问题以及结构局部或整体失稳问题等。静态试验根据荷载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单调静力荷载试验、拟静力试验和拟动力试验。其中,拟静力试验是通过低周往复循环加载的方式对结构构件进行静力试验,控制结构的变形值或荷载量,使结构构件在正反两个方向反复加载和卸载,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千斤顶配合传感器进行手动加载,在试验的过程中,操作繁琐且不易控制,常会造成数据测量不精确,导致试验数据不能准确的分析,试验效率低,难以准确描述所试验模拟的真实荷载加载效应。此外,常规的加载装置通常为一体固定式,无法根据试验结构构件的型式进行双向变化组合调整,适用范围较窄。为此,亟需一种可组合操作便捷、可双向加载关联、测量精准且适用范围更广的拟静力试验的加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构建一种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进行关联的x、y向双向加载装置,用以保证高性能结构柱拟静力加载试验的模拟荷载的通用性,以及可适用于特殊模拟荷载的加载模式。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包括:高性能结构柱、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拟静力加载反力架、水平横梁、竖向加载作动器和水平加载作动器,所述高性能结构柱四周设置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所述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的顶端与水平横梁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水平横梁连接有可滑动支座,所述可滑动支座连接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连接所述高性能结构柱,所述高性能结构柱与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的接触面设有第一力传感器,所述水平横梁的一侧还连接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可分离式连接有固定铰支座,所述固定铰支座连接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在所述高性能结构柱与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的接触面设置第二力传感器。
[0006]优选地,所述第一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力传感器均连接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计算机的编程软件模块,所述计算机的编程软件模块连接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和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的伺服加载控制系统。
[0007]优选地,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靠近所述高性能结构柱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平衡件,所述平衡件与所述高性能结构柱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水平横梁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水平横梁,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五可移动组合螺栓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铰支座与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通过第二可移动组合螺栓可分离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靠近所述高性能结构柱的侧面预制有不同高度的多个螺栓孔,所述第二可移动组合螺栓通过所述螺栓孔连接至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
[0012]优选地,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型钢混凝土反力槽道,所述型钢混凝土反力槽道与所述高性能结构柱底部、所述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底部和拟静力加载反力架底部可分离式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包括四个可移动组合加载架,所述可移动组合加载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部连接固定部件,所述架体底部连接底座,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第一可移动组合螺栓连接所述水平横梁,所述底座通过第三可移动组合螺栓连接所述型钢混凝土反力槽道。
[0014]优选地,所述高性能结构柱通过第四可移动组合螺栓与所述型钢混凝土反力槽道连接,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通过可移动固定螺栓与所述型钢混凝土反力槽道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为组合式,加载装置中的各部件可以根据试验要求进行组合,并通过可移动组合螺栓进行组合连接,以实现不同尺寸结构构件的加载。
[0017](2)本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编程进行关联,通过竖直和水平双方向的加载力相互耦合的方式进行加载,即竖直力和水平力的加载过程,能够根据需要采用指定的函数关系进行,该函数关系采用软件编程控制,根据模拟的试验工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函数表达方式,可以满足加载试验对双向关联加载的模拟要求,和对数据采集精确性的要求,并且操作简便,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之竖向加载部分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之力传感器的局部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之水平加载部分的正视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之反力及内力自平衡部分的正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之连接件的局部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之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的正视图。
[0025]附图标记:1

高性能结构柱;10

第一力传感器;11

第二力传感器;21

竖向加载作动器;22

水平加载作动器;3

可滑动支座;4

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 41

架体;42

固定部件;43

底座;5

拟静力加载反力架;51

平衡件;52

连接件; 521

第一连接部;522

第二连接部;6

水平横梁;7

固定铰支座;801

第一可移动组合螺栓;802

第二可移动组合螺栓;
803

第三可移动组合螺栓;804

第四可移动组合螺栓;805

第五可移动组合螺栓;82

可移动固定螺栓;9

型钢混凝土反力槽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性能结构柱(1)、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4)、拟静力加载反力架(5)、水平横梁(6)、竖向加载作动器(21)和水平加载作动器(22),所述高性能结构柱(1)四周设置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4),所述可移动组合加载架组件(4)的顶端与水平横梁(6)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水平横梁(6)连接有可滑动支座(3),所述可滑动支座(3)连接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21),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21)连接所述高性能结构柱(1),所述高性能结构柱(1)与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21)的接触面设有第一力传感器(10),所述水平横梁(6)的一侧还连接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5),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5)可分离式连接有固定铰支座(7),所述固定铰支座(7)连接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22),在所述高性能结构柱(1)与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22)的接触面设置第二力传感器(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力传感器(10)与所述第二力传感器(11)均连接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连接计算机的编程软件模块,所述计算机的编程软件模块连接所述竖向加载作动器(21)和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22)的伺服加载控制系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5)靠近所述高性能结构柱(1)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平衡件(51),所述平衡件(51)与所述高性能结构柱(1)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横梁(6)连接有连接件(52),所述连接件(52)与所述拟静力加载反力架(5)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结构柱的组合式双向关联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2)包括第一连接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煌斌曾琦芳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